课堂上学生应这样记生物笔记
2015-02-15黄娅金
黄娅金
(云南省富源县第三中学)
尽管新课改要求我们在生物教学中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的记忆和灌输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我认为无论教育怎么改,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理科中的“文科”,里面有很多的概念、定理、生物学现象等都是必须记住的,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所以,教师该讲的还得讲,学生该记的必须记。因此生物课上笔记是一定要有的。下面以必修三中的“免疫调节”这一节的免疫系统的防伪功能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学习了这一知识点后我们就会发现要记的内容很多且易混淆,很难记住。如果笔记做好了复习起来就简单多了,而且很容易记住,还可节约很多时间。这一知识点就包括免疫的两种类型:
当然以上总结课本上都有但是很散,我们总结在课本上复习时翻到这里一看就知道这一知识点要我们掌握的是什么了。
(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比较简单,课本上讲得很清楚。但是这里第二道防线的体液不包括胃液和唾液,我们就要记下胃液和唾液里也有杀菌物质,但与外界相通所以属于第一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提到的两词“抗体”“抗原”教材上相关解释可能不是很完整,需要做一定的补充。比如说抗原除了课本上讲的我们还要补充自生病变、衰老、死亡等的细胞都可以是抗原。“抗体”的解释只要把教材上“这种病原体”改为相应抗原即可,当然还要记下它的分布和化学本质。
“体液免疫”的过程又要记些什么呢?关于“体液免疫”的过程教材上有一大段的解释我们不可能把它全部记下,在记笔记时只要在“图2-15 体液免疫示意图”上做一定补充就行。如抗原到吞噬细胞之间写上摄取、处理:暴露出特有抗原;吞噬细胞到T 细胞之间写上传递抗原并刺激T 细胞,抗原到B 细胞和T 细胞到B 之间都写上刺激;B 细胞到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之间都写上增值、分化;浆细胞旁边写上“产生抗体”,记忆细胞旁边写上“增值、分化成浆细胞并进行二次免疫”。当然,笔记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千篇一律的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特点,觉得怎样记好就怎样记。
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上课是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理解思维是上课的关键所在。如果思考与记笔记发生矛盾,要先跟随老师思路思考,避免因记笔记而使后继内容无法理解,对于笔记可写标题留空课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