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学术研讨会中有关乐律学论文的综述
2015-02-14姜文婷
姜文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学术研讨会中有关乐律学论文的综述
姜文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2014年11月14日至17日,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大学艺术学院顺利召开。本届年会中的古代音乐史方向论文共48篇,关于乐律学方面的论文共9篇,这些论文从选题上都具有丰富的创新性与突破性。本文将针对此次大会的中国古代音乐史专场(第二会场)中的所有乐律学论文加以综述。
中国音乐史学会;年会;论文综述
第十三届年会乐律学九篇研究论文简明列表见下表:
在本次会议中,杨善武教授提出了《从郑译乐议等三段文献的内在联系看史料的系统解读》(1号论文)这一论题,这篇论文是建立在另一篇名为《我国音乐史上的两种音阶观念——理论与实践的相异》的论文研究基础之上。在《我国音乐史上的两种音阶观念——理论与实践的相异》一文中杨善武教授指出从先秦直至近代,清乐与雅乐这两种音阶一直并肩存在且有着冲突矛盾。1号论文的题目中所指的三段文献的出处分别是郑译乐议、荀勖笛上三调以及蔡元定燕乐调。关于古代音阶类的文章还有2号论文,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的荆建华所写的《“和”“穆”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一文,是围绕《淮南子·天文训》中“和、穆”二阶名的争论,但前者属于归类整理前人学者的观点,后者则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前者中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和”为Fa,“穆”为bSi;有的认为“和”为Si,“穆”为#Fa;还有的认为“和”非为某一阶名,而是代指二变Si、#Fa,“穆”则为#Do;后者中作者王德埙指出“和”为Fa,“穆”为bSi乃是唯一结论。
在一些音乐考古类文章中也蕴含着乐律学的成分,如3号论文《古埙简史述论》,作者王清雷在文章中指出了一篇名为《上古陶埙研究三题》的硕士毕业论文中的一些计算差错,并关于埙的乐律学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关于埙的乐律学方面,王清雷先生指出,由于埙受人的气息强度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音高的埙,人是无法控制用相同气息强度去演奏的,就算是用同一气息吹不同的埙这一条件被人为控制实现,埙还受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早在明清时期,朱载堉就已经发现并在《乐律全书》中记载了有关埙的音高特性:“唇有俯仰抑扬,气有嘘提轻重,一孔可具数音”,也就是说由于用埙来测音律的变量条件太多。
4号论文《唐代雅乐新观念探索》将唐代雅乐的改革创新、中西结合的雅乐乐调理论以及雅乐乐曲在演奏中大胆的运用旋宫转调等手法并置探讨,总结出了唐代雅乐当时的进步与发展。关于旋宫术及律制规定方面的文章还有5号论文武汉音乐学院谷杰的《刘濂〈乐经元义〉中的“六调旋宫术”与“十二律四清声说”》,其中的精髓是:明代刘濂《乐经元义》中的“四清声说”,本于他提出的六调旋宫术,刘濂将唐宋以来“子声”或“清声”解为“变律”,刘濂称之为“四清声”的四变律实际上是宋代蔡元定十八律的第十三律到第十六律的四个变律。6号论文,石林昆的《〈乐律表微〉的理论律学初探》是一篇对乾嘉学派之浙东学派的重要学者胡彦昇的律学论著《乐律表微》进行解读和分析的著述。
关于十二平均律的中西方比较研究类别中,有宁波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喻辉的《朱载堉与西蒙·斯蒂芬十二平均律理论文化视角比较研究》一文(7号论文),该论文理性地将朱载堉对十二平均律计算方法的阐述与西蒙·斯蒂芬在“论歌唱艺术的理论”一书中对十二平均律的解决方案进行详尽的对比,喻辉认为二者在计算方法的实际出发点、理论依据、计算途径、数学概念和音乐理论视角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在《中原文物》2010年第4期中有一篇名为《浅论朱载堉十二平均律与西方十二平均律的关系》一文,其中是将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与欧洲音乐家麦森的理论成果做比较,该文章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阴阳乐律、古人求律方面的论文有《“葭灰占律”只是迷信吗?》(8号论文)以及《换个角度看“黄钟”和“大吕”——〈周礼〉中两段文献的非乐学解读》(9号论文)这两篇。前一篇是对古人通过候气之法来获得求标准音高一事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是:作者意图使读者重新认识“葭灰占律”在历史中的真实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后一篇则着眼于十二律的“阴阳”对应关系,以及这种对应关系与周代的六部乐舞相配合使用在祭祀活动中这两个方面,选题新颖,以非乐学解读的方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参加本次年会让笔者受益匪浅,自身的一些学习感想望与各位学者分享,对于像我一样刚刚起步学术的研究生来讲,我们目前除了要密切关注前沿的学术内容以外,更应深入研究的是权威专家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他们面对新论题时搜集资料的方向和方法。
I609
A
1005-5312(2015)08-02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