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课文新教,走出“教教材”的魔影

2015-02-14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东陈初级中学佘勇

语文知识 2015年3期
关键词:老山界理念课文

☉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东陈初级中学佘勇

老课文新教,走出“教教材”的魔影

☉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东陈初级中学佘勇

从教多年,经常遭遇老课文,有些课文已经教过好几个版本了,比如《老山界》《背影》。这些课文,有的语段都能够背下来了。在要求学生背诵重要语段的时候,自己先背诵给学生们听,让学生惊讶赞叹一番,自己也沾沾自喜。

然而,静下心来,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观照自己的教学活动,对照《语文课程标准》,我不禁问自己:在新课程环境下,我教这些老课文时又该有怎样的改进?怎样落实“过程和方法”?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回想起以前的教学过程,我尽管数次教学都采用了新的方法,注意了教法的更新,但始终在“教教材”。

第一次教《老山界》,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讲解字词、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并在课堂上当场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那次课受到学校领导、前辈、同行的充分肯定,认为我基础抓得扎实。学生掌握了作者选用的词语,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以及写作章法,对有些句子还能当场背诵,但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否提高无法知道,因为教材上的选文都是我讲完的。

换教学大纲的第二年,我又教了一次《老山界》。这一回正是提倡改进教学方法的时侯,我给这篇文章设计了十多个问题,让学生先练习,再讲解。这一回,我又得到了肯定,说是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技能,并且还被选拔去区里参加比武。让学生先练习,再讲解,确实是个好办法:我从学生的练习中,发现了学生思维中的亮点,同时也发现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种种不足,比如用语不够精当,比如回答问题的条理不清等。但是,事后发现,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仅仅注重老师设计的问题,至于其他,无所涉及。

九年制义务教育开始了,洪氏苏教版实验教材以全新的理念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欢迎。我们拿到教材的时候,教研室张启忠老师专门召集初中教师举办了一个教法讲座。“扶放”的理念让我的眼界又开阔了一些。《老山界》作为“扶读”课文,让我作了“扶放”的教学尝试。我在组织教学的时候,精心研究教读重点,精心设计“扶手”式的助读问题,安排一些难度较低的开放性问题,当时的效果很让我激动。后来,以此为支撑的教学论文《探索扶读技法,重视扶读课的教学》获如皋市一等奖。“扶读”方式的使用,让我开始关注如何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因为我不可能给学生讲很多文章,学生跟我的时间仅一到三年而已,就算我有一桶水,全部倒给学生,也只是一桶水而已。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授之以渔”,才会让他们终身受益啊!

但是,毕竟自诩的“一桶水”存放久了,学习不够,“授之以渔”的实践不是很理想,教学中偶有心得,终因缺乏理论的因素而不能成篇。

新课程理念中关于教师应如一枚火箭的比喻让我铭刻于心:当今的教师不只是传递文化,不只是训练学生今后人生路上所需的各种技能,更是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不只是传承过去,更重要的是开创未来,像火箭一样把希望送上天空,同时提升自己人生的价值。至此,我才理解了“教学相长”的真正内涵。

教学不仅是一个流程,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都需要解决方法问题,教师更需要解决理念问题。在教学理念上,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还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完成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历练?怎样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收获?魏书生的实践是,把时间交给学生,把学习的内容布置给学生,教师仅用一点点时间与学生作必要的学习交流。从整个流程看,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魏书生占用的教学时间最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学生自主地解决了相当多的学习任务,其过程中有自主探究,有合作学习。魏书生用有限的几节课讲完了一册教材,当然称得上“高效低耗”。反观我们平时诸多的教学行为,有些课堂教学,不能说无效,但“收效甚微”的评价还是恰如其分的。观念陈旧,教学手段陈旧,以不变的心态应对新的形势、新的教学对象。“教书匠”说得多么形象啊。像许多的手艺人一样,几十年如一日,不管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工艺材料甚至手艺的水准都不会发生变化。就像泥瓦匠,泥砖换成预制块,砌墙的手段还是一样的。为了解决“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加班加点,加大作业量,效果却不明显。

检讨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我们需要“有效教学”的理念,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地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行为转变。与老课文相遇,需要经常反思,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改变了吗?与以前的教学行为相比对,我在处理教材上有了怎样的更新?在设计师生活动时有了怎样的新的构想?我的课堂教学“有效”吗?学生得到了什么?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有效教学”理念首先需要我们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我们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有效教学”理念还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新课程的要求。“有效教学”理念更需要我们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更有效的教学?”只有确立了正确的理念,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解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原则。我们要布置那么多的作业干什么?我们的教师又何须担心学生理解不深,“吃得不透”?

与老课文相遇,我们要极力避开老观念、老教法,要教出新意,教出新的效果,虽是旧瓶,但要装上新酒。“百年树人”,关键在“树”字。譬如编筐的,要编出新意,才能走进国际市场,如果编出来的还是二十年前的筐,能够卖给谁呢?教师的工作是人才培养,需要关注未来的人才走向,如果还用陈旧的教学理念、教法指导今天的教学活动,培养未来的人才,那可真的是误人子弟了。

猜你喜欢

老山界理念课文
春走老山界
登临老山界
红色史迹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背课文
老山界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