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模式”更重要的……
2015-02-14安徽六安市叶集中学陈永睿特级教师
☉安徽六安市叶集中学陈永睿(特级教师)
比“模式”更重要的……
☉安徽六安市叶集中学陈永睿(特级教师)
长期以来,不少地方的教学教研出现了唯模式是瞻的倾向,“新”“奇”的模式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面目“各领风骚三五年”。不可否认,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极大地推进了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开掘与拓展,但是,比模式更重要的,是“灵动”。吕叔湘先生曾撰写了大量的语文教育论著,其精髓便是“灵动”的思想。他说:“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如果不会活用,任何教学法都会变成一堆公式。”还说:“成功的教师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他的名字叫做‘活’。”这种“灵动”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对现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现实呼唤“灵动”——乱云飞渡需从容
(一)全盘西化,凌虚高蹈
一些教师思想开放,善于学习,对西方的教学模式烂熟于心,却又没有很好地结合校情、学情,以至于凌虚高蹈,不接“地气”。“以教师为中心”的赫尔巴特教学模式过时了,就大力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杜威教学模式,杜威教学模式不新鲜了,就引进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谢夫特的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范例教学理论及其建构教学模式等,或自弹自唱,或一“问”到底,或“练”“练”不休,或虚假“合作”,不一而足,这些模式,固然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最忌死搬硬套。一些教师矫枉过正的做法,貌似“新、活”,实则造成了学生智能大面积的退化和停滞。
(二)迷信权威,亦步亦趋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些优秀的专家学者根据其教学实际,创造了一个个新模式,摸索了一条条新路子,于是乎,一线的部分教师马上去“采经”“学习”,于漪的情感教学理论、钱梦龙的“三三式导读法”、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宁鸿彬的“三环一体教学法”、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主张、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查有梁的“启发——创新”模式、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模式、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在九州课堂上“千树万树梨花开”,热闹非凡。可惜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说,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较少见到大面积丰收的“红富士”,一些已推行得热热闹闹的教学模式无疾而终。究其因,迷信权威,机械套用,造成了一些先进的模式日渐式微。
(三)急功近利,盲目跟风
时至现代,一些有思想的专家学者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立足本地实际,又创造了一些崭新的模式,提出了一些陌生的概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于是,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则借“培训”之机,强行推行某一“时髦”模式,依靠行政力量“一刀切”,大跃进式地进行“政治运动”,粗暴地剥夺教师们在教学思想和模式方面的选择权。一时间,在常态课中,在竞赛课上,洋思模式、东庐模式、杜郎口模式……大行其道,更有甚者,一些教研部门只拿这些模式去评价教师讲课的优劣,迫得教师“跟着流行风”而迅速改变了自己已驾轻就熟的教学习惯。从教师的角度看,也有部分教师未能结合国情、教情、学情,对一些模式生吞活剥,死搬硬套,徒得其形而无其神,陷入了僵死呆板的泥淖。
造成这种教学模式程式化、套路化的主要原因,便是缺乏“灵动”的教育思想,为此,我们仍要重温吕叔湘先生的教育思想,将众多模式法则融会贯通,娴熟运用,并自创一格,“把课教活”,标本兼治。
二、教学需要“灵动”——天机云锦用在我
(一)综合是本,系统为基
所谓“灵动”,是指一种生气、动力,就是和谐、节奏,就是古人所谓的“慷慨以任气”“气扬采飞”(刘勰《文心雕龙》),“生气远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司空图《诗品·精神》)。“灵动”的前提是系统。亚里斯多德认为,系统的特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贝塔朗菲也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由此可见,没有“系统”,任何模式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教学模式的运用,首先必须建构一个完善的系统,将各种模式兼收并蓄,进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促使学生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全频道”接收,“多功能”协议,“立体式”渗透,大脑皮层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全神贯注地完成学习任务。诚如此,教师才能面对不同的教学文本和教学对象,做到“一课一模”,甚至“一课多模”,腾挪跌宕,变化多端,规避“吊死在一棵树上”的窘态,呈现出多种教法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活而不乱的大家风范。
(二)相机变通,因时而化
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结构与人类生命结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生命结构是艺术形式的范本。她提出:“要想使一种形式成为一种生命的形式,它就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它必须是一种动力形式。……第二,它的结合必须是一种有机的结构。……第三,整个结合都是由有节奏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第四,生命的形式所具有的特殊规律,应该是那种随着它自身每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生长活动和消亡活动辩证发展的规律。”语文的教学也同样要与人的生命发展同步,符合生命形式的规律,正因为此,吕叔湘先生说:“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机勃勃的。”于漪先生也说:“追求教学风格的多样性,不因袭一种教学模式,教学就会有活力。”可见,不恪守模式,不按部就班,是“灵动”的灵魂,教师宜借鉴适合自己教学个性的方法模式,加以取舍、变通和发展,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理解课文的难易程度,因文制宜,因人制宜,正确处理课内外各环节、课型、活动的关系,做到常中不变,变中守常,于套路中呈现出波澜起伏、于严谨中呈现出灵活变化。
(三)适时选择,灵动整合
卢棱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吕淑湘先生说:“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了很好的教学法,如果不会运用,也是白搭。把教学法运用得很好,取得很理想的效果,需要有很好的技巧,也就是要掌握教学的艺术。”语文教学既要有严密的科学性,更要有灵活的艺术性,面对众多模式,教师切记“一个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明确“教亦多术矣,运乎在于人”的道理,根据自身条件、校情学情,相机选择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模式法则,在动态中追求教学的乐、情、美、智,注重教学构思新颖,教学手段灵巧,教学气氛活泼,或倒嚼甘蔗,或中间开花,或美读涵泳,或巧设磁场,或先学后教,设法占制高点,找诱发点,抓发散点,这就一扫过于强调科学性的严肃沉闷的局面,把课上得出神入化、妙趣横生,“使学生在知识的氛围中啜饮知识的甘露,在美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席勒《教育书简》)。
(四)发展创造,自成一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创造都容不得死板公式,新事物只能创造性地去借鉴。”吕志范先生也说:“教师的教学要立足于创造。因为教师所传播的不单单是知识,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智慧。”“灵动”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教师鲜明的教学个性,教师应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思维,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研其理论,得其精髓,借鉴自己最感兴趣最适合自己实际的模式,善于调度教学课型,变换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在实践中发展、变化、创造、完美,派生出若干“变式”,孕育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构建成自己擅长的“拿手绝招”,这样,脱胎换骨的创造性教学,既行云流水,又匠心独运,令学生耳目一新,思维活跃;具有个性色彩的创造性教学,既使教师教学显得灵气洒脱,充满智慧,又使学生学习显得轻灵自在,充满情趣。
自然,“灵动”还须重视综合与个别、变通与稳定、艺术与科学、创造与继承的统一,一言以蔽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三、课堂展现“灵动”——谁持彩练当空舞
(一)以教学对象为中心,启活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心理学表明,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它能激起学习的信心和获得内心的满足,实践也证明,对文本的灵活处理,教起来、学起来就容易。因此,要大力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或披文入情,情动辞发,教师以饱满的感情吟咏玩味课文,身心投入,且通过朗读、描述、抒情等行为和表情、手势等教态,开其情感闸门,以感染学生;或剖文理情,创设情境,教师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佐以现代教育手段,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品语言,赏意境,剖文脉,析义理,从而心动情悦;或联想移情,引发共鸣,教师督促学生读、想、练,使其感受课文的语趣、知趣、情趣、理趣,掌握真谛,产生共鸣,形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唤醒文本的趣味功能,也是激活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或目标导向,以“乐”激活。教师通过大量事例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触发其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唤起其学语文的原动力,促其欣然而学;或教法多变,以“趣”导学,灵活运用直观演示、音乐戏剧、欲擒故纵、激将悬念等教法,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引领学生品尝探求知识的乐趣;或活动多样,以“味”促学,教师运用现代视听手段组织学生活动,扩大语文课的天地,带领学生开展办报、采风、主持、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趣味中,使学生融入蓝天,体验生活,以形成课堂与社会的合力效应。诚如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思想、教师教法、课堂活动活了,学生便在活泼愉悦的情绪支配下自觉自愿地接受新知,发展能力。
(二)以教学文本为根基,促活立体交流
教学的“灵动”,是教师与教学文本、教学对象的多重对话。刘国正先生曾说:“怎样才算得活呢?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可以说,“灵动”就是一种“对话”:与自我对话,引导学生从“我”这个视角,关照文本中一个个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这一个”,形成自己的理解、判断、迁移能力;与自然对话,通过对文本中有关自然的描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及时“补白”,能动“创造”,达到了解自然、走进自然、愉悦身心的境界;与社会对话,引导学生在“半亩方塘”里或鸟瞰、或俯视烟波浩渺的大千世界,唤起学生的生命自觉,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学会珍视生命、爱护自己、关爱他人;与大师对话,倡导学生多读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多接触人类智慧宝库中最鲜活的东西,树立大师形象,参悟大师思想,化用大师智慧……
当然,这一切“对话”,源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感悟能力。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语感是构筑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基础,所以,若想“灵动”,还得强化变化多端的语感教学。或倡学生大量阅读,“一学期读它80万到100万字不为多”(吕叔湘语),放手实践,独立实践,多中求熟,熟中求巧;或导学生吟诵揣摩,心领神会,“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义”(朱自清语),调动学生吟诵体会、揣摩比较、品味辨析、联想想象,将死板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活泼、色彩纷呈的生活画图;或率学生理性探索,活学活用,在动态中分析语境,推断语义,尝试替换,比照参读,探本溯源。语感的教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需要的是随机应变的“悟性”,“若将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灵动的语文教学便能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能力。
(三)以教学方式为手段,激活学生思维
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文本,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模式不是公式,其关键在于操作者的活用,教师要研究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运用,适时操作。要大力探寻师生关注点,营造最佳教学情境。课堂教学,实则是师生对教学文本的“二次创作”,教师应预测教学对象的“期待视野”,真正地了解教学对象的文化基础、兴趣爱好、欣赏水平、解读能力,适时调整各种教学手段,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借以调节教学对象的期待视野,让教学对象在适度的距离间产生求知的欲望和阅读的兴趣,从而进入最佳情绪状态,激活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此外,改变教学侧重点,取舍教学内容,是“灵动”的重要表现方式。马卡连柯说:“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从教育的“本真”上来讲,每个人、每节课、每个班级、每所学校都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意义上的理想课堂,应该是一师一模、一课一模,而绝不是某种模式的永久使用,只要在大方向、大原则不变的基础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教师都可以“自行其是”,教师不仅要把不同类型的教学文本教出不同的特色,还要把相同类型的教学文本教出不同的风格。换言之,既可多课多教,也可一课多教,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情、学情,学会选择取舍,学会变换角度,研究不同的课型且灵活地运用,要么进行大语文教学,要么进行远程教育,要么进行小班教学,要么进行常规教学,教学目标可集中展示、分散展示、明示、暗示,教学环节可增加、减少、合并、倒置,教学内容可强化、延长、增加或简化、缩短、舍去……抓住基本、稳中求变,突出“活”字,未雨绸缪,精心设计,体现“活”字,因材施教、相机诱导,落实“活”字……如此,才会真正出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动人局面。
英国思想家怀特海说:“教育培养人是个极其复杂的题目……对这个问题只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绝没有普遍适用而简单易行的办法。”但方法是有的,那就是“灵动”,只要我们舞起“灵动”这面旗帜,就能真正地实现教坛兼容并包,走向百花齐放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