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传承:着眼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语文学科在“传统”中的地位、使命(二)

2015-02-14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张一山特级教师

语文知识 2015年3期
关键词:爱国精神柳宗元朱自清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张一山(特级教师)

语文传承:着眼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语文学科在“传统”中的地位、使命(二)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张一山(特级教师)

从语文学科层面看,当代中学生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浸润中华传统智慧?如何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作用?如何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

笔者认为在激荡的世界文化交流中,在变革的社会改革进程中,做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不二选择。这要求语文学科要以课程标准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规定”为起点,结合中学教材的编写以及课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着眼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选择、确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堂内容,创造性地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的浸润传承,让语文学科的传承焕发应有的生机。

一、着眼“时代所需”,挖掘传统因子

语文学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从课文文本的学习出发,努力挖掘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因子,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在课堂上的相遇,通过课堂促进,从而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

传统文化每每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潜存于课文之中。语文学科传承传统文化,要立足于课堂阅读,要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首先要让学生感觉到有益于文本阅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觉得有趣味、有意义。在此基础上,审视传统在现代的存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忽然由眼前的荷塘想起六朝时江南采莲以及采莲曲的文化来。他写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话;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对于这个时期的朱自清,吴晗先生认为:“自清先生是旧时代知识分子中的典型人物,他曾经是自由主义者,他不大喜欢参加政治活动,特别是比较激烈、斗争性较强的政治活动。但是,他具有正义感,随着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奴役、压迫的加强,和向中国人民的武装挑衅、屠杀、镇压,他毕竟忍受不住了。他说话了,行动了……”而如果从《荷塘月色》中流露的情感看朱自清后期表现出来的骨气,对课文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理解就会有质的不同。毛泽东先生这样评价朱自清:“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1](P.1499)毛泽东同志赞扬了闻一多、朱自清的骨气,说“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这是我们未死者,特别是一多先生和自清先生生前战友的责任。这种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颂歌,还有待于未来。”但是朱自清的民族责任与骨气是一天之中发展起来的么?显然,《荷塘月色》中的这一段,就是理解朱自清的关键。

朱自清为什么会忽然由眼前的荷塘想到南朝的荷塘,想起采莲的事情来?如果我们不从传统文化层面,不从江南文化的层面来认知,就不会读懂朱自清内心的南朝情结。历史上,南朝本是自由开放的历史阶段,曾出现“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的生活场面。在朱自清心中,南朝文化是生命自由和生命活力的象征。生活在南朝,知识分子个性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而千年过去了,朱自清所处的1927年的民国社会,生活依然充满压抑,到处是社会动荡,到处是屠杀,这是怎样的社会黑暗和社会恐怖啊!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他到荷塘去排遣压抑与孤独,他看到了荷塘,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由此便想到南朝的荷塘自由与南朝的文化精神,这是作者生命意识的文化苏醒,是内心对生命自由的文化渴望。这段引用的《西洲曲》里的句子,多么美妙啊!“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几句诗,把南朝人的自由相爱、温情脉脉,把南朝人的高雅情愫,鲜活地表现了出来。而一代知识分子要靠行走在古代文化氛围中,才能排遣内心的文化苦闷,这是多大的悲哀啊!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腐朽与古老,它还有典范与示范的意义。即使从现代爱情生活的层面来看,“莲子清如水”一语道破恋爱中的少女那颗深情而甜蜜的心,那“情”是“如水”洁清,那“情”是“如水”深深。这首《西洲曲》又何尝不是一首现代恋爱曲?诗中的少女难道不是现代情境中男孩们所心仪的爱人吗?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有什么差异?从《西洲曲》看,殊途同归。

就阅读《荷塘月色》来说,如果缺少南朝文化素养,缺少从南朝文化层面的审视,这一段的大量引用,这一段的文化情结,可能学生根本读不懂。因此,基于课文阅读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看得到”传统文化对阅读的促进作用,这样,学生才能看到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生活的指导性和启示性。

如果把朱自清的文化苦闷放在传统文化层面来解读,就更能理解朱自清所处的那个时代,更能关照当代的自由精神生活,更能接近《荷塘月色》的旨趣。当然,如果我们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当作一个历史结点,来审视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苦旅,来思考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方式,也未尝不可。柳宗元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精神压抑与苦楚吗?苏东坡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精神孤独与苦闷吗?关键是当他们遇到精神苦闷与压抑时,痛苦内心释放的方式不同。这样思考,现代人如何生活在“压力山大”的社会各个领域,答案就清清楚楚了。

二、突出“爱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

爱国精神有着丰富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历史上中华民族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如不畏强暴的墨子、晏子,为国而死的楚大夫屈原,英勇抗击匈奴的汉将李广、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南宋英雄岳飞、文天祥,“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辛弃疾、于谦,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横戈戍边抗清的袁崇焕、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他们身上的爱国献身精神至今仍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是开展爱国精神教育的好素材。而当这些爱国者的思想、事迹成为文字,变为《非功》《公输》《涉江》《晏子使楚》《李广列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石灰吟》等进入教材,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说,如何发掘这些篇章反映的不同时期的爱国精神,并使之化育为学生的爱国精神,这就是一项非常严肃的课题了。

屈原的《涉江》是放逐生活的真实写照,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徘徊江之上,叹小人在位,而君子遇害也。”明代汪瑗《楚辞集解》:“此篇言己行义之高洁,哀浊世而莫我知也。欲将渡湘沅,入林之密,入山之深,宁甘愁苦以终身,而终不能变心以从俗,故以‘涉江’名之,盖谓将涉江而远去耳。”从爱国精神层面看,是王逸《楚辞章句》理解得深刻,还是汪瑗《楚辞集解》理解得深刻?《涉江》仅仅是感叹“叹小人在位,而君子遇害”吗?能只从怀才不遇这个层面理解吗?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献身精神是屈原精神的核心。不从屈原的爱国精神出发,不从爱国精神的传承出发,对《涉江》的理解,可能只能停留在“叹小人在位,而君子遇害”上。因此,正确解读课文中的爱国精神,教学过程中努力使之突显出来,才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选择。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是要从学科知识层面来建构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但传承爱国精神,完成爱国精神的化育,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部分。如果过度重视学科内的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建构,就会使得课堂教学湮没在学科知识与能力中,使立德树人口头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虚无化。以教学《诗经·秦风·无衣》为例,教学内容定位,不仅仅是要积累《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认识传统文化丰富的表现形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中间表达的更多的是秦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兄弟之情。也就是说,教学《无衣》还要更多地从爱国精神层面,引导学生感受与体验。这样,才能把传承的事情落实好。

当下,对于中学生来说,爱国精神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这些基本的爱国要求,应该渗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中,渗入到课堂教学的互动中,引导学生从时代价值层面来感受与分析。这样,爱国精神才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才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和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其实,爱国精神,就蕴藏在这一首首诗篇中。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发展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伟大的民族精神。语文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篇篇课文,只要努力探究,深刻感受,反复“浸润”,就能做到真正的传承。

当然,中学语文学科传承传统文化,也表现为继承和弘扬近现代革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近现代历史上,当中国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而要亡国灭种时,中华儿女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可动摇的,每每显示出强烈的战斗锋芒和巨大的精神力量。从孙中山、黄兴、何子渊、邹容、秋瑾等资产阶级革命家到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董必武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都继承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优良传统,将“振兴中华”的责任置于肩上。对于当代的中学生来说,更要传承革命传统,更要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梦就是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梦想,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耻辱。而建构中国梦,也要从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开始。

继承和弘扬近现代革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也还要从有益课堂阅读出发,从有益学生的爱国人格的建构出发。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荷花淀》选取了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我国农村妇女的家国梦想,她们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教学时,我们怎样理解水生嫂们具有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又如何理解她们身上那种深沉真挚的夫妻情感?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这群在抗日烽火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妇女,她们明明对丈夫都惦念得不行,但谁也不肯直说,分外深沉含蓄。到具体找理由去探看丈夫时,有的说“忘下了一件衣裳”,有的说“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有的说“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忸怩羞涩之态可掬,缠绵悱恻之情可鉴,丰盛的情感蕴含在对话之中。“拴马桩也不顶事了”“不行了,脱了缰了”,把丈夫比拟为拴不住的脱缰的野马,其中蕴含着说不尽的复杂情感:寻夫未遇的恼恨,柔情蜜意的爱恋,淡淡的自豪,轻轻的责怪……这种含而不露、情味隽永、耐人寻味的含蓄美,正是学生应该感受与体验的中华民族识大体、顾大局的爱国精神,也是明礼有爱、真挚含蓄的传统审美标准的典范。如果不从传统文化的层面引导学生品味,如果不从继承革命光荣传统的层面品味,如果不给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的时间,而只是设计几道题目让学生做做,对革命传统中的爱国情怀、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的体味就要大打折扣。

三、基于“现代审视”,焕发生机与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基于语文学科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目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构基于课文的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使广大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理想人格和文化素养不断得到提升。要实现这样的教学取向,就要基于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立足教材,开展“现代审视”,让传统文化真正在课堂上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样,传承教育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

《楚辞·渔父》中,屈原救国无门,满腔悲愤,他的投江实是用纯洁的忠诚向世人作最后的表白。而渔父其实代表着屈原心中的另一个声音,在他的心中,纠结着执着与遁世的痛苦,是爱国到底还是退缩苟同?尽管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是静态的存在于课文中,要做到有益于时代精神的形成,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推动,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生活的意义,还要开展基于课堂的文化审视与生成活动,这样,课堂的传承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屈原面对爱国、理想与国家现实存在的矛盾与困惑,何去何从?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以现代人的角色进行思考:“假如我是屈原”,生活中我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我怎么办?在投江的那一刻,如果是你,你会想到了什么才决定不死?或想到了哪些可以应对渔父的建言?事实上,阅读《楚辞·渔父》只有从时代精神与社会进步层面进行教学设计,才可以发挥现代人的智慧,才可以在解读屈原的同时,用屈原的品质与精神关照当代人的生活状态。我这样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楚辞·渔父》,让自己参与到课文情境的讨论中,目的是着眼于时代精神的形成,着眼于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同样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也是寻找现代人面对生存困惑时的出路。课文中“自余为僇人”明着就是一缕魂魄的幽幽叹息!柳宗元在革新活动中得罪了皇帝成为朝廷的罪人,被贬官到永州,所以自称为“僇人”。“僇人”二字表明了自己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但这又是一种特殊的身份和特殊的处境。“僇人”就表明作者是与时代不合,是与皇权势力不合。柳宗元生活在永州这个地方,政治前景暗淡,与自己的好友音信皆无,心情常常恐惧不安。教学时,我让学生将此句改为“自余为‘路’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路人?所谓路人是指没戏份的人,管你甲乙丙丁,没人管你灵魂深处的悲与喜。柳宗元初贬到永州就是个“带罪的人”,演的就是大唐天下戏里的一个小角色。但面对这样的生存危机,柳宗元连“路人”身份恐怕都达不到。

教学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我跟学生说:“今天来学一招‘魂魄回归’的秘技,读好了这篇课文,遇到挫折,你就不再想着去死的事情了!”学生们非常兴奋,《始得西山宴游记》还有这样的现代价值啊!事实上,基于现代生活审视《始得西山宴游记》,其意义不仅仅是积累文言词语。当年,柳宗元受挫于大唐“革新”这出大剧,但柳宗元毕竟是优秀的诗人、杰出的进士,而冠盖如云的权贵们并没给柳宗元留个潇洒的脚色,而是冷冷地送他去永州等地,这“僇人”的身份一演就是十四年。试想,堂堂进士在那穷乡僻壤作啥?堂堂大唐竟容不得一个文人进士?而柳宗元陷在永州等地,演无足轻重的“路人甲”,又要到何年何月?他是如何走过人生的黑洞呢?我想,从这个层面阅读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才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样式。

教学时,我并没有让学生沉浸在不满与哀怨里,我引导学生思考柳宗元这十多年是怎样善待自己的。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多间,留下了许多清丽隽秀的游记作品。他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就记录了他的“奋斗”式生存方式。他写道:“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慢慢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这说明,当柳宗元政务之余,偶有空闲的时候,他在寻访自然的山水。柳宗元为什么乐于“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他为什么“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这里面就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生存绝招。其实,柳宗元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间,以幽泉怪石为伴,根本无意于留恋山水景色。他寻访山水是为了远离现实世界的喧嚣,暂时忘却自己所处的险恶处境。这其实也是面对困境挫折的一种方式。

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还是要学习柳宗元的生存秘技,还是要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在未来现代生活境遇中更好地让自己“魂魄回归”。只有这样立足时代精神、立足时代生存去阅读,将来学生才能演好自己的人生大戏,让自己的人生有真正的“宴游”之乐可“记”!因此,“浸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存样式的积累,学生才有良好的生存样式的丰富选择。这样,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才能以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生存风姿,站立在时代与社会的潮头。

综上所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语文学科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主动从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圈子里走出来,要着眼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层面,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着眼“时代所需”挖掘传统因子,要突出爱国精神,特别是弘扬近现代革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充满生机与活力,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解决未来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的文化自信与精神温暖,是在世界文化激荡和社会发展变革中站稳脚跟的最重要的文化根基。

注释: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爱国精神柳宗元朱自清
柳宗元
弘扬爱国精神
清芬正气朱自清
弘扬爱国精神
江雪
浅谈陆游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精神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电视媒体实证“国家记忆”的价值功能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