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课堂探微
2015-02-14江媛玲
江媛玲
生本教育课堂探微
江媛玲
“没有人能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智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看到郭教授《谛听教育的春天》这些诗一般的哲理时,领悟到需要通过生本的方式加强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成长,切实提升语文素养。
一、鼓励探究式学习,以应用为目的,变传授为共赢
不要轻率地把教书当成“授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天赋,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生本使语文课“学以致用”,有效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举如下例子:
1、让机械记忆变成“一咏三叹”,注重个性表达。
在高中阶段,因为《论语》不是必修篇目,所以学生的机械性背诵忽视了背后的文化。必须让简单记忆延伸至听说读写的应用程序上来。
步骤如下:
⑴让学生阅读并翻译《论语》十一则。
⑵小组交流翻译,抓住句子深层含义,鼓励自主提问,第一小组提出:仁和礼乐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三小组提出:孔子在当时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
⑶课后答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解决提出的问题。
⑷课堂争鸣,尊重个性表达,交流结果,小组讨论解决班级提出问题。当时班级提出:《论语》十一则中的“仁”的思想对当代君子有什么指导作用?
⑸行之成文,制定评价标准,科代表负责班级总结。第2小组小作文题目是《仁义孔子在21世纪的遭遇》,比较有个性,展现了想象力。第5组题目是《从“仁与礼乐的内外关系”说开去》,此题的立论依据是:一个人在内心里没有仁德,怎么会在行为上表现出礼节呢?怎么会理解并运用音乐呢?
⑹作文展示,精彩篇目张贴,老师总评。第6组有篇文章为:《美国的“不仁”之我见》,从孔子仁义讲到当前美国“内外不修”,缺“仁义”,从两次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利比亚战争,对台军售,接见达赖,解剖美国“人权”下的虚伪“仁义”。在验收课上,老师赞扬他们通过由独立学习和合作共享等方式,在听说读写基础上使应用能力得以提高。笔者引导学生理清学习逻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概括,就仁德本质是爱人的话题,结合于丹教授对“仁义君子”的论述,要求当代学生也做“谦谦君子”。
⑺研读文化专著,比如《论语选读》《孟子选读》《庄子选读》等,交流读后感受并行之成文,添加在自己的习作集中。
在生本课上,学生备受鼓舞,不仅在学习过程中汲取知识,找寻了方法,提升了分析综合能力,并且有了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老师变传授为共赢。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上升了一个台阶。
2、在语境中进行语言实践,让语文鲜活有长久生命力。
生本教育除对课堂文本深挖,笔者还引导学生进行大量课外实践,鼓励学生在校内外各种媒介上进行各种宣传活动。细节激发兴趣,实践出真知。
生本不能局限于校园,那种后果就是“孔夫子搬书——净是书(输)”,学生终归走向社会,要拓展语文视野,用语言表达身份认同,让学生拥有文化归宿感。由于开平是侨乡,是碉楼之乡,开平碉楼与村落还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学生多次走向碉楼,先天优势加上学生对家乡碉楼和侨乡文化的探究,他们对侨乡文化有了非常深刻的体悟。将大家口中的“金山阿伯”等空洞的形象和开平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紧密结合起来。他们在青砖中见证了西方建筑艺术和中国乡村建筑文化的融合,目光在祖先一次次迁徙中凝聚下来的华侨文化和移民文化中久久停留,他们为中国这个小乡村能主动接受外国文化而自豪,这么鲜活而有永久生命力的文化语言让学生激动不已。学生用调查宣传、演讲、随笔、专题作文、论文等形式来表达对文化的思考。这一次次“文化寻根之旅”将语文科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会贯通。
二、从感性到理性,尊重认知规律,提升审美能力
语文课除了工具性,还有人文性,人文性须提高审美能力。审美性就是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及在过程中体现出的品质。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要应用于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和学生做了尝试,举如下例子:
1、重内容,理线索,获意象,感性上升为理性。
整个高中教学,诗歌无处不在,选修教材就有《诗歌与散文》。虽然阅读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但这类课基本是“你讲我听,听懂也不会”的状态。长期以来对诗歌的浅层背诵和被动理解,歪曲了诗歌的本来意义,更谈不上审美。我们做了如下步骤:
⑴追寻儿时诗歌记忆。从《锄禾》《咏鹅》《咏柳》到《春晓》《静夜思》《悯农》等,儿时读诗歌,通常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这也是人一生的诗歌沉淀。小组通过引导,心生诗意。
⑵学生选读。中国诗丰富且经典,学生最好由简入难,选取某个作家的单一代表作。王维《山居秋暝》、杜甫《登高》、李清照《声声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都是名家名作。小组自主选择,方式灵活。
⑶粗读,翻译内容,找词眼诗眼,找意象。
翻译是学习的基础。以杜甫《登高》为例,学生粗读,自主翻译,在翻译中学生感受到了一种“悲壮美”,进而找到了诗眼,“悲秋”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本诗由“悲”而起,字字皆悲。本诗的意象丰富,意境凄清。学生也找到了猿啸、鸟飞、落木、长江等不少中国传统意象。斟酌意象,加以对每个字反复研磨,学生扩大了诗歌的内容,丰富了意境。这一步从字到句到篇,完成“写了什么”的任务。
⑷细读,看结构,找线索,回答“怎么写”的问题。这一首七言律诗以“悲”为线索,学生要深入探讨诗歌所用的艺术技巧,以实写虚,从远及近,从上到下,所见所感,由昔到今,一个漂泊他乡、老弱多病但始终忧国忧民的形象跃然纸上。写景高度形象化,如“无边”、“不尽”、“萧萧”、“滚滚”等将看不见的悲形象化,使人联想到窸窸窣窣的落木,汹涌的长江,也让人在岁月流逝中感叹壮志难酬。学生在这一阶段完成了“怎么写”的任务。
⑸点读,即画龙点睛。为什么要怎样写?把知人论世延迟到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透过历史背景更完整地理解作品。学生从“安史之乱”和杜甫“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中,由盛转衰的唐代末期体会一个爱国诗人的绝世悲鸣。社会矛盾使杜甫身上的才气、理想、道德等美感凸显。
⑹自主疑难解答,举一反三。如化虚为实,学生提出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蓝本,提出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意象可以作为理解基础。
学生从表到里,每周积累至少3首诗歌,并将阅读体会形成文字,在小组分享。学生在诗歌中意识到了什么是美,怎样表达美,怎样鉴赏美。
2.比较阅读,训练发散性思维。
李泽厚认为美感必须由沉淀而来。学生在长期的积淀中,沉醉于诗的深厚宽大、词的精工细巧、曲的酣畅达明、直率痛快三种境界中,而比较阅读使沉淀发酵,使素养发生质变。
学生将比较阅读分为:
⑴同一作家的纵向阅读。比如杜甫《望岳》《石壕吏》等,比较杜甫早晚期风格的不同。结合国家浮沉和个人际遇,展示诗圣的心路历程。(第一组)
⑵同一作家的横向阅读。比如杜甫晚年作品《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于风雨飘摇的政权,作者“沉郁顿挫”的风格在痛心与讽喻中呈现。(第二组)
⑶不同作家的同一题材阅读。关于春天,第三小组找了耳熟能详的《春晓》、贺知章《咏柳》、杜甫《春夜喜雨》、白居易《忆江南》等,在春天中或悲或喜,或书个人情思,如《春夜喜雨》,深沉的作者居然能写出缠绵充满春意的作品,连雨都俏皮起来,学生感受到了杜甫的轻盈与灵动。
⑷不同作家的同一主题阅读。在厌战的主题下,高适《燕歌行》中“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陈陶《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让学生感受到了战争血淋淋的残酷。
⑸同一朝代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品读。如浪漫诗人李白与现实诗人杜甫,第四组在对时代进行划分以后,能解读盛唐气象和晚唐靡靡之音。
⑹同一风格的不同作家作品品读。第5组对同为豪放派的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作品进行了梳理。学生总结出苏轼胸襟旷达,在平静中坐观世间万物,通常都有哲学体悟,而辛弃疾更为感性更为热烈,表现为一种乐观式的激情。
在学习方法上,我们通过生本教育,收获颇多;在学习思维上,我们从感性到理性,着实提高了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尊重个性表达。语文学习,在快乐中前行。
参考书目:
1.《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陈建伟。
2.《谛听教育的春天》安徽教育出版社郭思乐。
3.《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郭思乐。
4.《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和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
6《美的历程》第1版,李泽厚,文物出版社。
江媛玲,教师,现居广东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