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2015-02-14太一梅何绍华李秀芝陈云珠

植物保护 2015年1期
关键词:糖醋落果果蝇

太一梅, 朱 斌, 何绍华, 李秀芝, 陈云珠

(1.云南省昆明市植保植检站,昆明 650034;2.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茶桑果站,昆明 650400)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太一梅1*, 朱 斌2, 何绍华2, 李秀芝2, 陈云珠2

(1.云南省昆明市植保植检站,昆明 650034;2.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茶桑果站,昆明 650400)

从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对昆明地区为害杨梅的果蝇进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果蝇对颜色无明显趋性,对气味较敏感,对水、糖、醋、酒比例为10∶6∶3∶1的糖醋液趋性最强;生物源杀虫剂0.3%印楝素乳油300倍液、600倍液,2.5%多杀菌素悬浮剂600倍液对为害杨梅的果蝇均具有较好防效,且对果品安全;及时清除地上落果并运出果园集中处理,也是较好的农业防治措施。

果蝇; 杨梅; 综合防治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Meigen)是为害杨梅的主要害虫,其以幼虫蛀食成熟的杨梅果实,致使果面凸凹不平,果汁外溢。杨梅成熟后期虫果率可达80%以上,平均每百果有虫量可达615.7头,致使果实品质变劣,同时使消费者形成消费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大树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2]。由于杨梅是鲜食水果,且持续采收,其安全性最为重要,作者于2009年开始从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探索果蝇的综合防治技术,为生产优质、安全的杨梅果品提供科学依据[3-5]。

1 材料和方法

1.1 不同诱剂配比及诱捕器诱杀试验

试验设在富民县罗免镇小甸村委会,海拔2 100 m,试验地土质为红壤土,杨梅树龄为9年,种植品种为‘荸荠’和‘东魁’,以‘东魁’为主。果园管理中等水平。

试验共设5个处理,包括诱捕器为红色塑料桶,自配糖醋液,水∶糖∶醋∶酒分别为10∶6∶3∶1、10∶6∶2∶1、10∶6∶1.5∶1;诱捕器为绿色塑料桶,自配糖醋液,水∶糖∶醋∶酒=10∶6∶3∶1;诱捕器为透明塑料瓶,自配糖醋液,水∶糖∶醋∶酒=10∶6∶3∶1。3次重复,共15个小区。于2009年6月25日配制诱剂,挂于杨梅园内‘东魁’品种上,于4 d后(6月29日)调查诱集的果蝇成虫数量。

红、绿塑料桶的规格为直径20 cm,高18 cm;透明塑料瓶为1 000 mL的矿泉水瓶,在瓶两侧各开出5 cm×5 cm的洞,用于果蝇飞入。

1.2 生物源农药防治试验

试验地点、树龄同1.1,试验品种‘东魁’。行距5 m,株距4 m。果园管理中等水平。试验时杨梅处于成熟中期。试验前至试验期间未施用其他任何药剂。

试验药剂为2.5%多杀菌素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有限公司生产;0.3%印楝素乳油,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设5个处理,包括2.5%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和6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600倍液和300倍液;清水对照。3次重复,共15个小区。每小区5株树。于2009年6月18日下午16:00以后用卫士16型喷雾器对试验树均匀喷施。每株树用药液量1.5 kg。共施药1次。

于施药前(6月18日)调查药前基数,施药后1 d(6月19日)、4 d(6月22日)、7 d(6月25日)、11 d(6月29日)、14 d(7月2日)进行防效调查。每小区随机采集成熟度一致的杨梅果实30个,带回室内,分别用5%的盐水浸泡2 h,记录幼虫数量,计算防效。

1.3 色板诱杀试验

选择蓝、淡蓝、绿、淡绿、黄绿、黄、橙红、红8种色板,在色板上涂上黏虫胶,2009年6月7日果蝇盛发期,悬挂于富民县茶桑果站杨梅科技示范园内的杨梅树上,以糖醋液(水∶糖∶醋∶酒=10∶6∶3∶1)作为对照,设置后7 d调查诱集到的果蝇数。

1.4 落果危害调查

果蝇幼虫发生期,在昆明市富民县茶桑果站杨梅科技示范园内,按大五点取样法选取10株杨梅树进行定株调查,每株树分东、南、西、北外围和内膛5个方位,每个方位在树冠的上、下2层取样调查,每树共调查10个位点,每点随机采摘成熟的杨梅果实5粒,同时,捡拾定点树下落果100粒,带回室内用5%的盐水浸泡2 h,记录幼虫数量,进行比较。调查株不进行任何防治,采用常规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诱剂配比及诱捕器诱杀试验

试验结果(表1)表明,不同比例的自制糖醋液对果蝇的诱杀效果不一样,其中水∶糖∶醋∶酒=10∶6∶3∶1的诱杀效果最好,与比例为10∶6∶1.5∶1的糖醋液差异显著。

在相同配比的糖醋液,红色塑料桶的诱集效果最好,其次是透明塑料瓶,最后是绿色塑料桶,且红色塑料桶的诱集效果较后两者差异显著,表明果蝇对红色诱捕器比对透明和绿色的更为敏感。

2.2 生物源农药防治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表2),2.5%多杀菌素悬浮剂6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600倍液和300倍液对果蝇幼虫均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 d,各处理防效均偏低,最高防效是0.3%印楝素乳油600倍液,达58.95%;药后4 d,各处理防效达到最高,0.3%印楝素乳油300倍液防效达到80.11%,600倍液防效达到71.95%;2.5%多杀菌素悬浮剂600倍液防效是72.6%,3个处理间防效无差异,2.5%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的防效偏低,仅达到49.45%,与前三者差异显著;药后7 d,各处理药效均开始下降,0.3%印楝素300倍液和600倍液防效分别降为69.78%和61.59%,2.5%多杀菌素悬浮剂600倍液防效是62.02%,3个处理间防效无差异,而2.5%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的防效与前三者差异显著,为37.97%;药后11 d,药效继续下降,仅0.3%印楝素乳油300倍液防效为66.08%,其他处理药效已降至50%以下。药后14 d,0.3%印楝素乳油300倍液防效降为52.43%,其他处理均低于35%。

表1 不同诱剂配比及诱捕器诱杀果蝇试验1)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ratio liquids and traps onDrosophila melanogasterin waxberry

表2 生物源农药防治杨梅果蝇田间药效试验结果Table 2 Control efficacy of biological pesticides onD.melanogasteron waxberry in the fields

2.3 色板诱杀试验

色板诱杀试验结果(表3)表明,为害杨梅的果蝇对8种主要颜色均无明显的趋向性,仅在黄板和淡蓝板上调查到数量极少的果蝇。与糖醋液诱杀相比较,色板对果蝇的诱杀效果较差,诱集量仅为糖醋液诱集量的1.41%。

表3 不同颜色黏虫板对果蝇的诱杀效果Table 3 Effect of sticky boards with different colors onD.melanogasteron waxberry

2.4 落果危害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图1),果蝇幼虫发生为害期,落果内幼虫的数量较鲜果内高,是树上果实虫量的2~4倍,且幼虫随果实落到地面,在落果和土表化蛹。因此,及时清除地上落果,可大大降低果园内果蝇虫源。

图1 树上鲜果和地上落果内果蝇幼虫比较Fig.1 Comparison of quantity ofD.melanogasterlarvae in fresh fruit and fallen fruit

3 结论与讨论

果蝇对颜色无明显的趋向性,对气味较敏感,进行诱集时以食饵诱杀为首选。盛有相同配制比例糖醋液的红桶的诱虫量较绿桶和透明瓶的诱虫量高,且差异显著,因此,在进行食饵诱杀时,可选择红色诱捕器,以提高诱虫量。

果蝇成虫对糖醋液具有较强的趋性,在采用红色诱捕器时,当水、糖、醋、酒比例为10∶6∶3∶1的诱虫效果最好,其次是10∶6∶2∶1糖醋液,10∶6∶3∶1的糖醋液与10∶6∶1.5∶1糖醋液差异显著。

田间植物源杀虫剂0.3%印楝素乳油300倍液和600倍液,仿生杀虫剂2.5%多杀菌素悬浮剂600倍液对为害杨梅的果蝇均具有较好防效,药后4 d防效最高,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与2.5%多杀菌素1 000倍液相比防效差异显著。7 d以后防效开始下降,持效期为7~10 d。

0.3 %印楝素乳油已经获得国家颁发的有机农业认证证书,在杨梅上建议于果蝇幼虫发生前或初期使用,在杀灭果蝇幼虫的同时,利用其对昆虫的拒食驱避作用,降低果蝇对杨梅的危害。多杀菌素毒性较低,在环境中可降解,无富集作用,不污染环境,安全间隔期较短,为1~3 d,适用于杨梅即时采摘的特性,生产上建议于果蝇幼虫发生期进行喷雾防治。

落到地上的杨梅果实中果蝇虫量较树上果实中多,及时清除地上落果并运出果园集中处理,可大大减少果园内虫源,是较好的农业防治措施。

[1] 太一梅,朱斌,吴俊涛,等.昆明地区杨梅果蝇发生规律研究[J].动物学研究,2011,32(S1):41 44.

[2] 李德友,左锐,袁洁,等.杨梅果蝇发生危害与食源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2):77 78.

[3] 梁家尧,李凯声.果蝇诱捕器诱捕杨桃桔小实蝇的效果观察[J].广西植保,2007,20(1):12 14.

[4] 左锐,李德友,熊元,等.杨梅果蝇防治新技术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6):61 62.

[5] 孙道旺,曹继芬,杨明英,等.0.3%印楝素乳油防治杨梅果蝇药效试验及持效期评价[J].农药,2005,44(11):525 526.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ques of fruit fly(Drosophila melanogasterMeigen)in waxberry

Tai Yimei1, Zhu Bin2, He Shaohua2, Li Xiuzhi2, Chen Yunzhu2
(1.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Kunming City,Kunming650034,China;
2.The Extension Station for Fruit Culture of Fumin County,Kunming650400,China)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ques ofDrosophila melanogasterMeigen in waxberry was conducted in Fumin County,Kunming District,Yunna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axis of the fruit fly to color wasn’t obvious,but it is sensitive to smell.D.melanogasterhad the strongest response to the solution of water,sugar,vinegar and liquor with the proportion of 10∶6∶3∶1.Azadirachtin EC and spinosad SC had high control efficacy onD.melanogasterin waxberry in field trails,and also was safe to the fruit.Timely removal of the fruit drops on the ground can reduce the harm ofD.melanogaster.

fruit fly; waxberry; integrated control

S 667.6

B

10.3969/j.issn.0529 1542.2015.01.040

2014 01 28

2014 05 27

*通信作者E-mail:taiym@sina.com

猜你喜欢

糖醋落果果蝇
无花果落果是怎么回事
醋糖张
糖醋张
果蝇遇到危险时会心跳加速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佟云霞
2021年大樱桃园果蝇的发生与防控
营养物质不足是麻核桃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
桃子如何防范采摘前落果
失踪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