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让“思”成为习惯
2015-02-14刘凤芝
刘凤芝
(河北省易县梁格庄镇中心学校,河北 易县 074200)
语文课上让“思”成为习惯
刘凤芝
(河北省易县梁格庄镇中心学校,河北 易县 07420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的确,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开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金钥匙,加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主要责任,从思、想开始,抓住语言的转换点、文章的自相矛盾点、空白艺术点等,让学生学会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为会学习打下基础,为会学习提供保障。
思考;创新;习惯;提高
语文教学中满堂提问,虽然能给课堂制造一点热闹的气氛,但对学生来说,这是短暂的“外在热闹”,并不是真正的“内驱动力”。这是无思考价值的提问,把学生思维禁锢在教师的圆圈内,剥夺了学生真正的思考和阅读的权利。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无声”的内化过程,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达到内化呢?这就要求老师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伏”下来思、想,闭上眼睛思、想,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一、在转换点思考
语言转换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课文中语言进行转换,在理解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要求进行重新构思、组织、融洽、润色,并进行新的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要抓住语言转折点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转换中创新。转换的方式有换地点、换人物、换时间、换顺序、换思考、换语境等。教学中,讲到《草地夜行》一文,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一段“小红军艰难的行军”和最后一段“小红军是在老红军的革命精神鼓励下迈开大步向前走动”的文字后,要求学生读课文主体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老红军夜行的始末和遭遇,让学生将课文中最关键的、更精彩的语言、文字努力转换为自己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二、在矛盾中思考
很多课文在内容文字上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作者独具匠心的“点睛之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矛盾上思考,培养学生思考的深刻性。讲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文中鲁迅先生救了车夫并不感到欣慰,后而变得严肃,甚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为什么,让学深思矛盾、想原因、找答案、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三、在求异点思考
求异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田忌赛马》中孙膑之所以能帮田忌在弱势中反败为胜,正是由于他的思维有异于普通人。因此,教师一定要抓住求异点,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求异中感受、体会、总结、创新。
四、在空白点思考
大多文质兼备的文章留下许多空白之处,这在创作方法上称作“空白艺术”。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新,如《狼和小羊》的课文结尾处并未直接告诉我们小羊怎样了,故意留下一个空白,给读者以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教师可让学生先思考,后讨论,最后小羊怎样了,在思考讨论中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就会得到充分发展。
五、在疑难点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教师要让学生抓疑难点进行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学生能在疑难处自己思考,发现问
题,提出自己不懂、疑惑之处,本身就是一种好学、乐学、主动学习的体现,是开启创新的钥匙,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质疑问题,一是要加大力度鼓励,二是要妥善处理,巧妙引导,使学生质疑问难的质量越来越高,更具有创新性。
六、在反复中思考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一点,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或描写某种现象和情况,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思考,把握文章的根脉对课文的理解掌握也就容易很多了。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三次写到小庙周围的环境和气氛,目的是体现白求恩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学生在思考中会感悟到环境越是危险、气氛越是紧张,就越能体现出白求恩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文章中的“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放开手脚,给学生充分时间去思、想,学生就一定能真正解放头脑、实现思维的飞跃,从而养成“思”的习惯,促进创造力的深层次发展。
[1]《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刊社,余慧娟等,2014、2015全年.
[2]《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冯恩洪,2011年.
[3]《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天津教育出版社,孟宪凯,2010年.
[4]《中国名师教育经典》,大众文艺出版社,肖川,2010年.
G632.0
A
1671-864X(2015)11-0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