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正反两用,训练辩证思维
2015-02-13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朱华华
☉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朱华华
一例正反两用,训练辩证思维
☉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朱华华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辩证思维是思维能力中的高级形式。近来对高中生理性辩证思维能力的要求可谓年盛一年,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其中不少题目包含有二元对立的矛盾辩证关系。如2013年的湖北卷“方与圆”,全国新课标卷“经验与勇气”;2014年的上海卷“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福建卷“提到空谷时的悲观与乐观”,浙江卷“门与路蕴含的起点与终点关系”,广东卷“黑白胶片时代与数码科技时代的优与劣”,江苏卷“青春的朽与不朽”;2015年的全国一卷“女儿举报老爸赢得点赞也引发质疑”,上海卷“内心的坚硬与柔软”,浙江卷“人品与文品是一致还是背离”,湖北卷“地下的泉水与地上的喷泉”,广东卷“亲身感知自然与借助科技感知自然”,四川卷“老实与聪明”等。这些都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都蕴含着矛盾辩证思维。
高考作文试题对高中作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思维能力不强是影响学生高考议论文品质的主要障碍,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的缺乏,则会直接导致学生认识事物滞于表面,思考问题流于肤浅,分析问题过于绝对。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尝试运用“一例正反两用”的短平快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同一素材,先后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写作片段训练,让学生从截然相反的角度质疑,在自我辩驳中深入思考。假以时日,学生不仅能有效地积累素材,而且会逐渐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愤,从而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一、名言名句正反两用
引用名言名句不仅能美化语言,而且能借名人为自己的议论助力,所以备受考生的青睐。但不少学生只是人云亦云地引用,并未将名言背后的哲理吃透。我们在引导学生积累名言名句的同时,还应尝试着多角度地解读名言,在自我驳难中吃透名言。如在一篇“是否赞成游学低龄化”的材料作文中,有同学引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两个论证片段:
【赞成游学低龄化】
游学是对古代传统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行。平时在学校,学生们一直在“读万卷书”;到了寒暑假,正是孩子们通过游学的方式在“行万里路”的实践中积累人生经验的绝佳机会。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就可以参与游学,何须在乎年龄的高低,因为“行路”就是将在“读书”中收获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由课堂书本向活生生的世界延伸的机会。
【反对游学低龄化】
古语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得“读万卷书”,从书中获取足够的常识和阅历,然后才能“行万里路”。没有“万卷书”的知识储备,盲目地让孩子过早地涉足万里路,只恐怕是非观尚未形成的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正能量,反而是负面信息,而对于自我保护意识还没有建立的孩子,则更有人身财产的安全之虞。心急的家长们,请先让您的孩子读够了“万卷书”,再自信从容地去“行万里路”吧,何必贪一时之早,让低龄的孩子去游学中冒险呢?
同样是在“是否赞成游学低龄化”的作文中,另一位同学引用“百闻不如一见”的两个论证片段:
【赞成游学低龄化】
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课堂上,孩子们接触知识的主要方式是被动的“闻”,老师讲,学生听。纸上得来终觉浅,而游学则是放手让孩子们主动到世界各地亲“见”亲“历”的好机会,从亲身体验中学到的既有知识,更有能让自己终身受益的能力。有条件让孩子早一点出去游学,早一点储备人生经验,何乐而不为呢?即使几十天的假期游学所学有限,但这些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眼来见识世界,感受全新的国外环境、风土人惰、文化建筑……这一次次“所见”就是一颗颗种子,当这一颗颗种子发芽成长后,人的心灵才会丰盈,才会有更广阔的选择视野。年龄小,可塑性强,没有成见,在一片洁净的心田播撒的希望的种子,发芽开花结硕果的几率才会更大。年龄大了反而受定势思维的禁锢影响种子的播种与成长。
【反对游学低龄化】
有人说“百闻不如一见”,于是支持孩子们早早地出去游学,误以为在“游”中“见”了,就一定能“学”到。此观点中有两点误解,一是“见”到不等于“学”到,不到一定年龄,不具备内化知识的能力,走马观花地见一见,不过是像看了一部逼真的4D外国游览纪录片,游学效果会大打折扣;二是对于不具备独立思考和理性甄剔能力的低龄游学者,有些亲“见”亲“历”甚至会有负面影响,未成形的雏鸟过早振翅,带来的极有可能是意想不到的跌撞与阴影。可见“低龄游学”不仅效果欠佳,甚至非常冒险,实在是弊大于利。
二、人物素材正反两用
议论文写作中,能够充当作文论据的人物素材是莘莘学子的必备之物。然而学生大多数是按照定式思维,角度单一地引用人物素材,只看到了常见的角度,看不到人物精神更深处的亮点,导致素材撞车或是缺乏思维力度。如在2014年深圳一模“很穷很快乐”的作文中,有同学引用“陶渊明”作为人物素材的两个论证片段:
【赞同作家的抒情】
快乐幸福和物质无关,远离欲望和物质追求,给生活做减法,去掉生活中的虚名浮利,回归本真,简单而自然的生活中恰恰蕴含着快乐的真谛。陷渊明辞去彭泽县令,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快乐不减,对于他来说,能宁静地生活,悠然于山水,躬耕于田间,便是幸福。自然一点,不必那么驳杂,不必那么铺张。人,立足不过方寸之地,活不过百年,为什么整日里栖栖惶惶,蝇营狗苟?
【不赞同作家的抒情】
因物质匮乏而被动的安详是“伪无忧”,他们的快乐,不因为“无挂”,而是源于“无知”;他们的安详,非由于“超然”,而属于“茫然”。这种高幸福感,不在于创造幸福,而在于降低需求。只有面对物欲不被羁绊才是真幸福。陷渊明在历经浮华与功名后毅然辞官归隐,在南山静享悠然,他远望南山的目光一定是温和的,他欣然采菊时一定是万事不挂心的,这才是从心灵深处散发的真快乐。而不是如西海固的村民般无物可享、无事可为,只得吃饭、睡觉、晒太阳。
三、热点事件正反两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新闻悠点、时事焦点一旦写入文中,不仅能使文章内容富有时代气息,而且能彰显考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因而常常受到阅卷老师的好评。但不少学生对悠点事件的分析常常流于主观、片面、表面化,而一例正反两用的片段训练,则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如2013年广东高考“慈善”作文之后,我校学生引用“冰桶挑战”悠点事件的两个论证片段:
【支持娱乐式的慈善】
曾几何时,“慈善”“捐款”已成为尴尬的字眼。捐助者顾虑重重,受助者忧心忡忡,围观者口诛笔伐。君不见陈光标的例子就摆在面前!值得庆幸的是一场“冰桶挑战”的热潮席卷欧亚,为慈善事业开拓了新的天地。“冰桶挑战”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帮助“渐冻人”群体,仅仅两天时间,国内捐款数额就累计超过150万元。同时“冰桶挑战”还让人们一下子意识到慈善未必要靠刻板的说教或刻意的煽惰,以欢笑贯穿始终,有时更具感染力。
【不支持娱乐式的慈善】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神圣的慈善事业也被拉下了水。一场席卷欧亚的“冰桶挑战”活动,让国人的目光迅速聚焦到慈善领域,但又以更快的速度偏离了活动的初哀。“冰桶挑战”活动到底是慈善,还是作秀?是真正的公益,还是全民的娱乐?慈善本应肩负着引导社会价值观的责任。一项慈善公益活动如果重“热点”而不是重“内涵”,重“钱”而不是重“人”,如果公众关注的视线远离了罕见病本身,如果网民的眼球都聚焦到每个名人捐了多少钱以及女明星的湿身照等八卦信息上,那么无论有多少名人参与,无论媒体投入多大的力量来推广,最终的生命力都难以持久!
同一素材,正反两用,让学生不断地尝试着以其为矛,进攻对方观点,又以其为盾,抵御对方的攻击,在一次次思想的交锋中开阔思维。当学生习愤了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眼光来解读名言、看待人物、评价时事,当学生不再满足于片面孤立、静止绝对地分析问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辩证思维能力就必然会提高。
当然在训练初期,不少学生容易受制于自己最初选择的角度,难以在短时间内“自我反戈”,教师可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以同桌为单位,选择同一素材相互驳难。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后,再进行独立的“一例正反两用”的训练。
[1]孙绍振.理性思维导向及其对抒情性思维的超越——2014年高考作文题纵评[J].语文学习,2014,(7-8).
[2]孙绍振.高考作文命题呼唤理性思维[J].语文建设,2013,(9).
[3]刘桂梅.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J].作文教学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