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徜徉:语文学科应有的状态
——以《马》的教学为例
2015-02-13广西岑溪市梨木中学赖炳涛
☉广西岑溪市梨木中学 赖炳涛
圣地徜徉:语文学科应有的状态
——以《马》的教学为例
☉广西岑溪市梨木中学赖炳涛
布封的《马》是一篇精美的散文。《马》美在文本语言的生动活泼,美在语言外渗出哲理的深思;更美在文本所独具的观察视角与人性的美。
字斟句酌的“读”才是鉴赏。布封笔下的《马》是一篇美文。课堂之上,学生阅读鉴赏美文《马》,要理解语言之妙,要感悟作者哲思,要体味人文之美,——教师只有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字斟句酌地读,才能触摸文本的精神圣地,在文本圣地中自由徜徉。
一、懂得“出”“入”,触及布封情怀
鉴赏美文《马》时,其重要目标是“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我以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做好教学铺垫工作,让学生自由地在文本中“出”“入”。
我在教学《马》时,在导入新课时,先展示马的不同风格图片,让学生明白马的历史演变。接着,请学生来谈谈和马有关的成语或诗句。学生提到的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之后,我才说:“今天我们走近布封笔下的马。”——这样的导入看起来朴素无华,实则是从诸多层面对马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化“领略”。鉴赏美文《马》,作者布封是一定要介绍的。一般情况下,作家作品的介绍是在课堂导入时进行的,而我教学时却一反常态,先是让学生来说“马”文化,先来说文本中马的类别和作者喜好。是我忘记作者布封了吗?不是!没有生动活泼的马,哪来的布封美文?因此,在学生鉴赏了、领略了布封的美文之后,我才把作者生平和教学环节自然地衔接起来。
布封认为,驯马是忠勇屈从的形象,而野马则是自由的象征。在课文中,与马的品质关系密切者作者放开细描,与马的品质小有关系者一笔带过。所以,美文《马》,细而不繁,实而不赘,丰而不杂。这中间就有布封的情怀。美文《马》风貌秀丽舒展,整体感知课文的这种内容,是教学必须开展的活动,但这种活动必须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布封在《马》中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学生阅读过程中要面对最基本的问题探讨:课文写了哪两种马的生存状态?为什么要写这两种马?这两个问题,是探究布封情怀绕不过的。自由朗读之后,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认知,便让学生思考、回答。
从教学生成的角度看,鉴赏美文《马》,回答这两个问题只是极其简单的生成。怎样让作者笔下饱含情怀思绪的马融入学生的情感与爱好中呢?学生通过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我对学生说:“作者写了马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各有特色,各有情怀。那么,你欣赏哪一种呢?请用‘我欣赏或我喜欢________(家马/野马)因为________’句式表达你自己的选择。”这时,学生们再次深入到文本中,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依托文本自由“出”“入”布封的情怀之中。
其实,家马/野马这两种马各有特点。学生们会喜欢哪种呢?我们看——
男生:我欣赏野马,因为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拘束;因不受羁勒而感到自豪;不屑于受人照顾。
男生:我欣赏野马,因为它们有自由之美、奔放之美、团结之美、协调之美……
师:这些美都是野马所固有的,所以,这是一种天性之美,自由之美。
女生:我喜欢家马,因为它们温驯、勤劳、朴实而又听话。
女生:我喜欢家马,因为它们温和,老实听话,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组讨论后是自由发言的环节,学生们非常积极,非常活跃。好的教学设计最利于激发学生讨论的悠情。从学生的自由发言看,男生普遍喜欢野马,而女生多喜欢家马。通过“我欣赏或我喜欢”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对于布封情怀的鉴赏逐步深入,由浅入深,学生也真正地进入了读书的“出”与“入”两种状态之中。
当学生能自由地“出”与“入”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马写得这么生动活泼,这么充满人性之美?因为“布封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博物学家。他观察研究动物、植物、大地、山脉、河川和海洋,寻找地面变迁的根源,开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成果显著。所以,达尔文称他为‘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学生这才明白为什么布封能写出这样富于神采的文章来。这样,我由文章的鉴赏,自然过渡到布封的生平简介上。通过介绍布封,学生们发现,布封一直有着难以割舍的人文情怀。
至此,学生对布封的情怀形成了较为深刻的认知。而学生是否已经感受到文章的行文之美了呢?我想,布封情怀是品出来的,“品”是体味,是感悟;布封情怀也是读出来的,“读”是品读,是精读,是字斟句酌的读。
二、字斟句酌,训练课堂“鉴赏家”
语文学科教学,开展语言训练,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具有初步的鉴赏水平,当我们的课堂上出现一大批小鉴赏家时,我们的语言训练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有凭借足够的鉴赏水平,学生才能发现作者(或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观点、价值观。而要练出“鉴赏家”,唯一的途径就是要仔仔细细地、字斟句酌地“读”。
对于《马》来说,课文中的好语段,真的需要字斟句酌地细读,其味道才能感受得到,学生才能真正进入文本情境的圣地——
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剔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
作者用排比的句式、拟人化的语言,描写了自然状态下马的生活场景。文字之中,饱蘸着作者充沛的情感,作者笔下马的形象是自由自在的,这里面洋溢着作者的情怀。这样的语段,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一字一句地品读,引导学生鉴赏修辞、语言、情感等,鼓励学生开展积极的鉴赏训练,以发现文字之美、情味之美。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一部分的品读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学生们也真的进入了文本情境之中,仿佛一匹匹骏马在课堂上奔驰……
鉴赏美文《马》,我在此时并未停下脚步。我适时投影了几个关键句,要求学生反复品读、鉴赏。如第二节中:“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他们脚下的铁蹄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段文字?这是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句子。“这一切”指的是马的特性丧失殆尽。试想,当马成为了人类的玩物,马的精神便泯灭了,这才是马最大的悲哀。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收获了语文学习乐趣之时,提升了认知深度与层次。
鉴赏美文《马》之后,我插入了梁晓声《如果我为马》的美文。梁晓声的文章显然受到布封影响。梁晓声的作品可以看作是对布封作品的一个长长的注释——
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我知道是野马就难免会被狮子捕食了。
在我享受了野马那一种自由之后,我认野马不幸落入狮口的那一种命……
做不成野马,做战马也行。
不能如野马般自由地生,何妨像战马似的豪迈地死。——梁晓声《如果我为马》
课堂上,我让学生开展中西作品的比较。学生们发现了布封对马的描写多是生活化、场景化的,生动活泼,文字优美,情味十足。而梁晓声的议论多是抽象的,生命追求的愿望强烈,特别是“做不成野马,做战马也行”,充满了强烈的自信和深切的呼唤。而怎样读出梁晓声与布封笔下马的不同情味呢?怎样读出他们不同的文字风格呢?课堂上,我让学生体验感受,让学生字斟句酌地细读。写出优美的文字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因为每一个文字都流动着作者的血液,都彰显着作者的伟大情怀与伟大人格。学生不字斟句酌地读,怎么能洞悉文字背后蕴藏着的丰富的情感信息呢?怎么能鉴别不同风格的作家的文字风采呢?阅读,本是鉴赏的过程;而鉴赏,就是字斟句酌地读。
“读”是语文学习的开山石,是语文教学走上正道的试金石。而字斟句酌地读就意味着阅读应该成为学生在课堂上扩展知识领域,丰富学习内涵,提升思辨能力的重要武器。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耐读耐看的,是经得起推敲的,字斟句酌的“读”才能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愤,在语文综合能力培养中做到事半功倍。同时字斟句酌地读还是一件值得不断完善的教学工作: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读”,学生如何通过“读”举一反三,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在“读”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差别。一言以蔽之,教师应该在字斟句酌的“读”中展示出语文味。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应该引导学生在文本情境的圣地中徜徉。而要这样,就得字斟句酌地“读”,让学生进入语言的情感层面与风格层面。教学《马》,我先用朗读来做整体把握,接着用跳读来关注情感,最后以字斟句酌的“读”来欣赏美点。这样字斟句酌地“读”,读出了原汁原味的“语文味儿”来,学生也才能够真正徜徉于文本情境的圣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