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分析——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同情说
2015-02-13张颖娟
张颖娟,张 忠
(1.延川县第二中学,陕西延川717200;2.延安市委党校,陕西延安716000)
《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分析——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同情说
张颖娟,张忠
(1.延川县第二中学,陕西延川717200;2.延安市委党校,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应是表现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作品中的“我”对父母的态度更多的是同情,而非指责。
[关键词]辛酸;同情;主题
大多资料都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归结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笔者认为此种说法政治色彩过浓,阶级思想过重,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分析,没有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笔者暂且认为《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应是表现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作品中的“我”对父母的态度更多的是同情,而非指责。
首先达佛朗司家的生活状况,小说一开头便写道: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
(一)
“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能力有限,没有后台,没有关系,家境贫穷,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他有责任、有义务,并迫切想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想使家人过上好点的生活,他别无他法,更无捷径可走,只能踏踏实实的工作,本本分分地生活。只要单位有加班,他一定抢着加班,只是为多赚点加班费,补贴家用,即使如此,家里的生活依然十分拮据,样样都要节省,无一例外。“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此种情况我们不能理解为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而是应该看到他们身上值得我们尊重同情的地方,他们知道礼尚往来,更不愿厚着脸皮白吃白喝别人的,因此无奈之下,只有拒绝别人的好意。生活中连必不可少的日用品都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可见生活拮据至极。可想而知,其他的奢侈品、贵重物品,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有人理解为好面子,不是这样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一名适婚女子,再说她并没有买什么高档的奢侈品,也没有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只是在裙子上镶一圈花边,镶花边的布也不过是十五个铜子一米的布,并且在价钱上计较了半天。“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一家人穿戴整齐出去,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好面子,理解为想摆点“上流人”的一套虚假的空架子。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做法,出去拜访亲戚,参加聚会,不也是穿的漂漂亮亮吗?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再看父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作为一个能力平庸的普通人,他多么希望家里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希望家人过上体面的生活。可是除了勤勤恳恳上班之外,他毫无办法,只能寄希望于一个想象出来,并不真实的于勒。如同当代社会中盛行的彩票业,有那么多的人热衷于买彩票,不也像菲利普一样希望一夜暴富吗?其实生活中像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为数并不少,甚至于我们、我们的父辈身上都有他们的影子。能力平平,无背景,无关系,只能靠自己有限的能力,勤勤恳恳地工作来维持生计生活中处处节省,却依然一贫如洗。生活贫穷,追求金钱希望过上体面的生活,这有错吗?我们有理由,有权利去嘲笑这些人吗?因此开头描写的家里的贫困生活,只是在回忆小时候的辛酸生活,为后文写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及做法做铺垫。
看文章对于于勒的描写: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二)
一个人用自己劳动赚来的钱吃喝玩乐,我们无可厚非。但是他整天无正当职业,无所事事,还拿父母的钱去玩乐、去享受,并且逼得父母动老本。这样的人,如此的做法,我们是深恶痛疾的,他不但对父母不孝,还对社会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于这样的于勒,作为哥嫂,能怎么样呢?劝其改邪归正,劝阻无用后,对他不管不顾任其自生自灭。现代社会中,为了父母的遗产,兄弟之间大打出手,甚至害其性命者大有人在,又怎么会多让一点给对方呢?但作为哥哥的菲利普当初对这样一位行为不正的于勒,却允许他“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遗产吃的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无论如何,菲利普是将自己的钱拿出来给了弟弟,可见菲利普并非冷酷无情,漠视亲情,眼里只有金钱的。至于“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试想一下,不打发他到美洲去,让他继续留在哈佛尔会怎样呢?菲利普用刚够维持一家人生计用的钱再去资助一个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的于勒,任其拖垮一家人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为了于勒,菲利普最后是不是还要学学“郭巨埋儿”的做法,这才叫“人道”,才叫“重视亲情”呢?不然,菲利普对自己的弟弟不管不顾,任其花光手头所有的钱后,非偷即盗,最后锒铛入狱,在监狱里过完自己的一生。或者无钱可花,无业可做,最后饿死街头。这些结局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而于菲利普与于勒都是不利的。相对按照当时社会的惯例(西方人有到海外淘金的习俗),送于勒到美洲去。一方面减轻了菲利普家的负担;另一方面对于于勒来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因此送于勒去美洲发展,是大家(包括于勒)在权衡再三之下,于双方来说最好的一个选择。于勒到美洲赚了一点钱后,对哥哥只是寄来了一纸空信,说要赔偿。到后来阔绰一段时间都没有一点实际行动——或汇钱过来;或专程回来看看哥哥一家。反过来,于勒有了钱还想着哥哥,并没有因此痛恨谴责哥嫂,也反映了当初哥嫂对于于勒是尽了责的,打发他到美洲也在情理之中。而于勒刚赚了点钱,并非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发展,而是马上租了个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也可以看出于勒的爱冒险,贪婪,也梦想着一夜暴富。
看菲利普夫妇的表现: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
(三)
这样,也就有了一个“值得”还是“不值得”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对于勒的任何同情和理解,对于勒的任何微不足道的帮助,都是“不值得”的。首先,于勒现在的悲剧命运,完全是由他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不是“我”们造成的,他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任何人对他的这种悲剧性的后果也没有、更不必担负道义上的责任;其二,在一般的情况下,对于勒这样的人的同情,自己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它要求自己的付出,而无法从对方身上获得应有的回报。其三,不论是从“我”的父母的眼中,还是从“我”的眼中,都没有看出现在的于勒有任何“悔过自新”的表现。在我们的观念里,假若通过我们的同情和理解,通过我们的感化和教育,一个不好的人变得好了,一个堕落的人不堕落了,对这个人的同情也是“值得”的,但这种情况也没有发生在于勒身上。所以,从利益的关系出发,于勒是不值得“同情”的。况且同情于勒,认下于勒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但会使自己原本一贫如洗的家穷上加穷,而且二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也会因此被扼杀。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作为孩子的父母,他们能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两害取其轻,毋庸置疑,他们只能选择保全女儿,而放弃于勒。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小人物的无奈选择。而作者作为一个法国的现实主义作家,一个人道主义者,一个从现实社会生活本身思考人的道德发展状况的知识分子。在这篇小说里,他是以“我”的眼光环视周围的人物的,他同情、理解于勒,也不可能不同情和理解自己的父母。他不可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上嘲笑自己的父母。与此相反,小说中的大量描写都集中在对“我”的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上。“我”的父母不是不想成为一个“体面”的人,一个有道德修养、有高雅情趣的人,甚至他们也不是不爱自己的亲人,他们对自己子女的前途是十分关心的,只不过这种关心也不能不受限落实到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关心上。所以,我们对他们的经济处境和在这种经济处境中所形成的生活习俗、思维习惯没有理由采取嘲笑的态度,没有理由把他们身上的弱点仅仅视为他们自己道德上的弱点。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3][4]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颖娟(1983-),女,陕西延川人,延川县第二中学,中教二级;张忠(1966-),男,陕西延川人,延安市委党校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12-04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198(2015)06-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