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优化教师课堂话语“质”与“量”的高效英语课堂构建

2015-02-13王斌

英语教师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优化

王斌

基于优化教师课堂话语“质”与“量”的高效英语课堂构建

王斌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话语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课堂话语的质量,教师就要深刻了解课堂话语的“质”和“量”的内涵,从优化课堂话语的“质”和“量”两方面下功夫。优化课堂话语的“质”增强其感染力,优化课堂话语的“量”提高其效益,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话语;优化;“质”与“量”

一、引言

目前,很多教师非常重视研究教法和学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课堂话语重视程度却不够。实际上,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开始在教师话语领域展开了大量研究,研究证明了课堂话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效果。新课改也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在中国,课堂是英语学习的主阵地,各地都要求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的课堂话语尤其重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观察和总结,逐渐领悟到高效课堂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课堂话语质量,本文就如何优化课堂话语的“质”与“量”来实现高效课堂进行探讨。

二、优化教师课堂话语“质”与“量”的内涵

教师课堂话语的“质”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所用语言的品质(裴栓保2011),即为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好与不好的问题;教师课堂话语的“量”即为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话语多少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自己把知识教完了,更重要的是传授知识的效果;教师也不能以为讲得越多越好,还要看看学生接受了多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课堂话语的“质”增强其感染力,优化课堂话语的“量”提高其效益,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三、优化教师课堂话语“质”与“量”的意义

正如Nunan(1991)所说的那样,在外语习得过程中,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两者都至为关键,这不仅因为教学内容要通过完美的教师话语才能得到有效传播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因为教师语言本身起着对目的语的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汤燕瑜、刘绍忠2003)。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师演绎下效果却截然不同,可见教师话语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后,笔者发现,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话语质量方面存在问题,有的英语教师很少用英语组织教学,即便说出一些英语,也常常是生硬且不得体,有时甚至有错误表达的情况,误导学生。有的教师课堂话语缺乏感染力,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此外,有的教师缺乏对话语量的控制意识,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从头讲到尾,完全忽视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理念。对一些优质课分析得知,这些教师课堂话语的“质”与“量”恰到好处,极具感染力,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课堂取得很高的效率。

四、优化教师课堂话语,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依靠教学材料和课程设置,更重要的还必须依靠教师,尤其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话语(王欣芳2011)。如何优化教师课堂话语,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笔者从优化教师课堂话语“质”与“量”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优化教师课堂话语的“质”,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1.夯实英语教师语言表达的基本功

教师的口语表达不仅是为了传递思想,使教学顺利进行,而且往往还是学生语言模仿的对象,是他们英语技能学习的范本。教师要重视自己课堂语言的基本功训练,要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性,语言结构的准确性,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和自然性。在当前高考对英语口语不是很重视的情况下,很多英语教师没有对口语引起足够的重视,走上讲台后很少在听说方面进行“充电”,几年过后,发现自己的口语表达很生硬,甚至错漏百出。所以,英语教师要不断地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去锻炼自己的口语基本功,如多看地道的欧美原声电影,常听原汁原味的英语录音,创造机会与母语是英语的外国人交流。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在激流中前行,永不落伍。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中的课堂用语

加大课前投入,对所要输出英语话语的主要环节胸有成竹。从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话语的内涵来看,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实体话语,它是教师传授教学内容、传播教学语言信息的话语;二是程序话语,它是英语教师为了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开展而使用的话语,它包括开场白、提问语、反馈语和结束语(许先文2010)。汤燕瑜,刘绍忠等(2003)研究发现,教师课堂话语还包括指令语和陈述语。在课前教师要加大投入、认真备课,根据不同的课型,如词汇课、阅读课、写作课、语法课、听说课等,设计用英语讲哪些部分,并在备课簿上详细写出英语,把一些难表达的内容在平时备课中一一化解,长此下去会锻炼出理想的课堂用语。

3.注重教师课堂话语的感染力

知识是死的,但语言是活的。很多学生感觉英语学习枯燥乏味,甚至望而生畏,提不起学习兴趣。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自然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增强语言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将其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增强课堂话语的感染力:

(1)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丰富的情感性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以动情的语言打开学生的心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唤起学生的信任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性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深情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做到情到深处自然流露,才能产生像磁石一样的吸引力,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师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学习,必然会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2)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艺术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是教师的素质之一,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就是这门艺术的核心。教师通过语言艺术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激发学生情感,使其进入最佳思维状态。笔者认为,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应当包括幽默、精练和形象性等特点。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创设一个惬意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以轻松愉悦的情绪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精练的语言会让复杂的知识简单、明了,学生觉得容易记,从而乐学乐记。教师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是教师语言修养的更高要求,是当好一名出色教师的重要条件。形象的语言会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使学生感到英语并非高深莫测,有助于拉近学生与英语的距离,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

(3)教师的语言应带有学术研究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做学问的教师非常敬佩,他们对教师就某一问题的独到见解或精辟分析赞叹不已。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做教研,用教研促教学,在教研中发现知识的规律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总结,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如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告诉学生输入和输出的道理,即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学生非常认同这一规律后自然会去听、去模仿、去运用。在英语阅读理解题中,很多学生经常会遇到排除两个选项后二选一时仍然选错的情况,教师给出如下带研究性的解释:剩下的两个选项与文章的主旨大意一致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与主旨大意不一致的选项即为干扰项,学生对这种独到观点会倍感青睐。

(二)优化教师课堂话语的“量”,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1.注意英语和母语在课堂上的“量”

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控制使用汉语,这是英语教学目的所决定的。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多使用英语,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而很多英语教师认为,学生听不懂英语,所以在课堂上就不用英语组织教学,取而代之的是母语,结果学生失去了一个为数不多的极为宝贵的体验和模仿英语的机会。

2.调控课堂上教师讲和学生练的“量”

要真正让课堂从过去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多给学生练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把功夫用在导学上,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在导学上用功不等于不要精讲,而要在“精讲”上动脑筋。学生自学能解决的问题或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尽量不讲;教师非讲不可的地方,要想方设法精讲,用尽量少的时间和最精练的语言讲清楚。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学堂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练就能力。教师要真正贯彻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教师应该做的事,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控制课堂上教师无效语言的“量”

在教学中发现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经意地使用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语言。如教师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方面就不自觉地加以展开,超出计划;有时学生发言后,唯恐他们表达得不够清楚,教师再重复一遍,出发点是对学生负责,而且重要的知识点也确实有必要通过重复来强化落实。但是,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每个回答必重复,到后来,习惯成自然,演变成无意识行为。这类语言,教师自己很少意识到,而听者却甚觉别扭。这些语言如果不加控制就会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性的无效课堂语言,严重影响教学效率。

4.注意控制语与启发性话语的“量”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重教轻学。教师课堂话语多数是控制语,压制着学生,使学生被动学习,其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厌学、怕学,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高中英语新课标强调,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启发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能有机地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启迪、引导学生去学习,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尤其是提问语应具有启发性,教师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巧于引导、注重启发、循循善诱,激发学生思考,给学生留下思维想象的空间。

5.注意正面与负面反馈语的“量”

当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或完成了一项任务,教师应对其表现提供反馈意见。反馈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最简单、最常见的可以分为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正面反馈在改变学生行为上比负面反馈要有效得多(王欣芳2011)。英语较其它的科目要难学,短期内学生不能取得明显的进步,到了高中英语学习的难度明显加大。笔者在辅导一些英语“后进生”时了解到,在小学甚至初中时他们的英语成绩都还不错,到了高中他们就跟不上了,有了想放弃英语的念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有信心就会有希望。教师要通过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不要总是盯着学生的错误或不足。如在英语发音方面,教师总是指出他们的错误,有时还用一些批评的话语,慢慢地学生就没有了信心,最后选择放弃。如果教师多看到学生的长处,并加以放大,把存在的问题分解缩小后慢慢纠正,这样学生心里会有一股暖流,同时他们也很感激这样的教师,从而爱上学英语。

五、结束语

新课标下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教师的课堂话语具有示范、指导和引领作用。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应该要针针见血,不应该出现“废话”。教师要深刻了解课堂话语的重要性,从优化课堂话语的“质”和“量”两方面下功夫,从而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裴栓保.2011.处理好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质、量、度[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6):15-17.

汤燕瑜,刘绍忠.2003.教师语言的语用分析[J].中学外语教与学,(7):10-16.

王欣芳.2012.改进教师课堂话语,提高英语教学效率[J].中学外语教与学,(2):12-15.

许先文.2010.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话语分析——基于质与量的思考维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183-185.

姚桂招.2012.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个案分析[J].中学外语教与学,(2):16-19.

作者信息:526300,广东肇庆,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第一中学

wangbinstone@163.com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