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天水鞭杆舞的历史渊源及价值

2015-02-13蔡智忠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天水武术文化

蔡智忠

(天水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1)

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与厚重的历史积淀和远古文明养育了天水这方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的大地,在天水,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和听到有关远古的文物古迹、文化遗存及美妙的故事传说。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一件件天水远古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民族传统体育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其中就包括天水鞭杆舞。

1 天水鞭杆舞的起源

天水鞭杆舞是流传在陇右民间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追溯天水鞭杆舞的起源,无疑会将我们的思绪带回遥远的先秦时代。天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西晋时始称秦州,秦州得名源自秦人、秦族、秦文化。天水是秦人的发祥地、秦文化的源头,亦是秦人的复兴地。据史记载,秦人肇始于东夷、兴起于西北。由于秦人的祖先有过失姓亡国之辱。被周驱往西戎,后来一直定居天水。[1]秦人以牧马善馭而享名商周,《史记·秦本记》记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昔伯益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令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封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亦不废申候之女为大骆嫡者,以和西戎。”[2]秦人西迁陇右后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得以发展壮大。

秦人在这里经过十三代(中潏至襄公)三百余年的艰苦创业,在陇右地区,尤其在天水这方土地上留下了诸多的秦人文化痕迹和彪炳史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产品,在流传下来的武术文化中有表现秦人早期政治、经济、民风、生活等状态的天水旋鼓舞、夹板舞、鞭杆舞以及旋律优美、唱腔典雅、古韵犹存的各种歌咏等。其中鞭杆舞更能说明和代表远古秦人的生活、生产、政治、军事建设的面貌,鞭杆舞浓缩了秦人中兴之后继续图强、勇于进取的精神。上古时的天水一带,气候湿润,水草丰茂,大地山川一片葱郁,适合六畜生长。秦人以畜牧战马起家、强大而立国。这种由牧马鞭逐渐演化、衍生的鞭杆舞被后来的天水人以一种民俗文化、休闲文化、娱乐文化、身体文化的方式总结记录下来,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遭遇了无数次的坎坎坷坷,这一古朴雄强、武舞结合,透射秦风遗韵的鞭杆舞被先秦故里的天水人牢牢铭记,并作为昭彰秦文化、体现秦人早期生活和生存状态的文化成果而世代传承。

2 亦武亦舞的天水鞭杆舞

天水鞭杆舞从动作构成、方法体现、表现形式、服饰穿戴来看,既有武术的成分,又有舞蹈的元素,抑或是舞武结合的产物,一如上古时的“大舞、象舞、武舞”[3]的再现,颇有古意和历史的厚重感。

2.1 天水鞭杆舞中的民俗舞蹈艺术文化

民俗文化是种族、人群共同遵循沿袭的生活习惯,是族类人群的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的体现,民俗往往与人们共同的情感、信仰、崇拜先贤相关联。[4]民间舞蹈发生发源于民俗文化之中,它是民俗文化最为主要的有形传承表现形式之一;民间风俗为民间舞蹈增添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与素材,民俗舞蹈为民俗文化提供了更为鲜活的表现形式与方法。每一种民俗舞蹈都反映了相关的民俗文化与民族文化,二者互相渗透,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天水地区的民俗舞蹈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各异,与这里自古以来族源繁多、多民族杂居有很大关系。这其中,鞭杆舞在形式上大异其趣。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舞”的整体动作组成中融入了大量天水地方鞭、棍武艺的内容。使其风格更为鲜明、另类,阴柔中透射出阳刚之气,纤秀中表现出壮美之势。

天水民间世世代代以鞭杆舞这种最简单、最原始的民俗方式来向后人宣讲、演示秦人成长、成功之路,已成为天水人传衍不绝、对秦先人崇拜的一种文化遗绪。尤其在农闲时节、节庆假日之时,更是不可或缺的春社活动内容,表演者头扎英雄软巾,下身穿灯笼裤,上着一百单八将对襟英雄衣,脚蹬薄底快靴,手拿三至四尺长的鞭杆,鞭的两端有时系上两根红丝绸扎花、串缀一对铜铃,以此来增加表演的气氛。舞者成一路或两路纵队出场,在舞的过程中不断变换队列队形,花样繁多,随着悠扬乐曲,时而妙曼轻舞,抑扬顿挫、起伏转折;时而步子轻盈,舒缓悠长,忽而神态庄严、闪转腾挪、跌宕起伏,随着乐曲的渐慢渐快,队列亦有大摆尾、鹞子穿林、双进门等变化,令人缭乱,目不暇接,观者啧啧称奇。

2.2 鞭杆舞彰显出的尚武坚刚之气俗

天水鞭杆舞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迹,受当地武术文化及尚武民风的影响,融入了大量的武术技法和动作元素于其中,在纤柔、细腻的舞蹈中透射出剽悍、强健和勇猛坚刚之气,充分表现了大西北特色和陇右文化中质直的民风民俗。陇右民间武术对短棍的称谓叫做鞭杆,应该是受后人对秦人牧马工具鞭杆的挂怀和对先祖的追念而来的。因为在中国的武术品类中其他地方,没有鞭杆武术这个称谓叫法,也很少有短棍即鞭杆一样的武术内容存在,唯独在陇右武术中有大量的短棍武术内容存留,亦把短棍叫做鞭杆。二者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是谁影响谁,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在天水鞭杆舞中,陇右棍术武艺、技法表现得充分到位,独具的舞之风格和突出的武之特点,是对“东枪西棍”最有力的证明和诠释。而在西棍中,特点突出、特色鲜明、形式独到、内容丰富,最具有说服力、权威性、代表性,无论是“外场”的表演还是“内场”的技击搏打,天水地区所产生的棍术技法均有出色的表现,如长棍有秦安县高家屲的壳子棍、天水秦州的黑虎棍、麦积区三新阳乡的搜林棍,代表短棍(鞭杆术)的白虎鞭、黑虎鞭、霸王鞭、滚龙鞭等都冠绝西北武林。[5]

天水丰富的长、短棍技术内容,千百年来无不影响和渗透在人们的物质生产、精神文化活动中。有着悠久历史的天水鞭杆舞在传续的过程中受当地尚武文化的影响,在动作中吸收、融合当地发展完善的、多姿多彩的棍术文化。天水鞭杆舞中表现出来的武术技术,每招每势,渊源有序,势正招圆,方法清楚,而且多存古意,如:鹞子搜林、单凤朝阳、怪蟒翻身、燕子提泥、倒打紫金、霸王举鞭、蛟龙出水、铁牛耕地、风扫梅花、古树盘根、雪花盖顶、左右逢源、乌龙摆尾等;打法上遵从提、扣、翻、卷、封、挂、撂、挑、撴、点、拗、扎、辟、崩、云、撅等天水鞭杆武术技法十六字诀。这些技法在鞭杆舞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大增强了鞭杆舞的技术含量和文化积淀,形成了舞中寓武、武中有舞。体现出鞭杆舞刚柔兼济、疾徐有致、动静相宜的风格、特点以及陇右文化中特有的尚武气俗和民风民俗中悍勇劲健的民族性格。

3 天水鞭杆舞的文化价值

3.1 历史文化价值

天水鞭杆舞形成于陇右文化圈中,是秦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产品,是流传有序的一项民族民间娱乐休闲民俗体育文化。其源远可追溯到伏羲部落时代,如《吕氏春秋·荡兵》说:“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这一记载说明了在传说中蚩尤造五兵“戈、殳、矛、戟、夷矛”使用之前,就有民族部落间的战争,战争的器械或武器是剥林木,即以木、棍、树杆为主要兵械的争战、打斗形式,这一历史存在正是与伏羲生活的年代以及生存状态相吻合。另据《太白阴经》记载:“木兵始于伏羲,至神龙之时,削石为兵”。这一则信史材料,说明了陇右的天水远古人类用棍历史之长。我们知道,木棍是先民们在哪个“日与万物并,夜与禽兽居”、“人民少而禽兽众”[6]的艰难生存环境中容易获得的工具或武器。所以这一用棍的传统被智慧的天水人传承了下来,并不断地使用、发展、改造,将棍的功能、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陇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杂处之地,古代的陇右是一个“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的战争多发地,又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前哨,尤其是秦人祖先在开拓发展陇右天水的时候,最初以放牧而发家,因牧马有功,得到中原周室王朝的信赖和嘉许,成为了周王朝的附庸、大夫、而诸侯。秦人的势力不断巩固和强大,对保卫周室边塞立下了汗马功劳,实现了所承负的“在西戎,保西陲”[7]的使命。天水历代为了缅怀秦先祖的功绩和对伏羲这个文化、文明的肇始者的纪念,把秦人当时牧马的鞭杆作为载体,以陇右伏羲文化为本体,通过舞(武)蹈的形式传达、传播这一具有原创性的文化历史。

鞭杆在天水具有如此不同的用意和用途,这在我国其他地区尚很少见。历史上,天水人还用鞭杆来吆骡喊马,尤其在过去经商作贾之人,外出时,用来壮胆护身之用,这也是天水棍术、鞭杆术发展较好的主要原因。鞭杆一直以来是天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器械,是组成天水人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

3.2 开发利用价值

鞭杆舞作为一项有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形态,经千百年的有序流传演进,势必涵容了诸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其中。今天,我们作为地域文化来研究开发,让其从历史的尘封中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看到其本来的面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天水鞭杆舞也叫“黑社伙”,主要是在夜晚进行的一项娱乐表现活动。其流传以天水秦州区南部山区的秦岭乡一带为主,这里正是先秦时期秦非子牧马的地方。笔者2007年去秦岭乡斜坡村进行田野调查时,听当地村民讲:“对面山上的大堡子这个地方叫庙山,传说是秦始皇的祖先居住过的地方。鞭杆舞是我们的祖先创编的,但究竟是在什么时间编创的?什么人编创的?谁都不知道,没有任何文字、实物资料来记录,只是一代一代的人将这一‘社伙’的动作传给下一代。传承主要是以家族为主,其动作的素材根据牧马人牧马时吆骡喊马的挥鞭动作而来。根据动、静、张、弛、紧、松、开、合等节奏,以舞蹈的形式编纂成套。另外,逐渐地又加进了武术鞭杆、棍的一些动作方法。”村民的这些说法,在文字记载里,现实中都能找出佐证。如《史记》里这样说:“陇右‘畜牧为天下饶’。”远古时的陇右地区属森林沼泽、草原形态的自然、地理气候型生态,适合牧畜产业,而且牧马居全国之冠。史书所记载的“渥渥池(今敦煌)天马、凉州(今武威)出土的被中国定为旅游标志的汉代铜奔马,如今的甘肃山丹马、河曲马、岔口驿马,仍享誉天下,为我国军马的主要产区。”[6]

历史的、地理的、自然的特定环境为某种特定条件下特定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下物质基础和滋生的土壤,陇右的武术无不倚傍陇右的这些条件而产生。陇右武术中棍术、鞭杆术就是最典型的陇右文化中的一个特色“产品”、“东枪西棍”之说成为了中国武术界、中国武学中的专用名词和普遍概念。有形的只是鞭杆舞的技术层面的动作、方法等易于识记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无形的则是鞭杆舞的内蕴,历史遗存、思想、观念、价值和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天水鞭杆舞被甘肃省、天水市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殊荣既是文化遗产的幸运,同时又面临着艰难的保护之忧。如何来保护它,如何才能完整地发掘其所承载的更多历史文化信息,又如何能将这一文化形式完整、有序地传存下来?笔者认为,要做到完整保护、发掘文化遗产,必须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3.2.1 挖掘整理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脉络并不清晰,传存文字资料少之又少,流传范围地域并不广泛的客观条件下,完整继承发扬是非常艰难的事情。首先,从相关的文字资料、口碑材料、历史传说、实物资料、发展现状等多方面综合进行研究、发掘考据,从中进行对比、分析筛选、罗列出有用的材料,并进行反复的验证、取舍,得出较为可信的结论;其次,从文化形态、表现形式、民俗文化特征、地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多角度的相互求证,从中整理、钩沉、探赜寻真。挖掘整理工作是文化形态得以传承下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民族民间文化得以有序流传的不二法门。一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生存、文化发展的现状如何,首先看他的历史是不是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是不是厚重,传存文化是不是有序,通过深入缜密的挖掘、整理工作,就可清晰地看到历史的悠久、文化积淀的厚重之程度,才能准确认定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可利用发展价值。挖掘整理工作是一种文化、一国文化绵延发展的必要的手段,也是民族进步、繁荣、发展、昌盛的源泉和动力。

3.2.2 完整保存

如果说挖掘整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那么完整保存发掘整理成果那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了。对挖掘的成果要进行整理、梳理,更要对成果进行严密、细致、认真的保护和存留。所谓完整保存就是对所挖掘成果文化形态、形式原封不动地、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让其以原生形态再现出来,对挖掘整理的成果进行完善保存要有耐心、恒心,更要有热心、诚心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敬仰。因此,我们应当对包括天水鞭杆舞在内的文化遗产进行合理保护,使其发挥相应的文化功能。

3.2.3 开发利用

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天水鞭杆舞一直以来流传在交通不便的欠发达地区。受地理、经济、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天水鞭杆舞长久以来没有获得政府与学界的重视,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的存在状态下。除每年春节期间当地村民组织鞭杆舞者在村里玩上一把,热闹一番外,节日过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平静。加之鞭杆舞的传承主要以家族为主,生计的艰难造成当地人没有多余的闲情雅致和时间去传习鞭杆舞。这些因素都使鞭杆舞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会练的人日渐稀零,练得好的人则更加稀少。调查显示,其群众基础已非常薄弱。

笔者认为,要把天水鞭杆舞这一地域特色民族民间文化弘扬光大,必须要科学地加以开发利用,充分挖掘、破译鞭杆舞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首先,要从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等特征来建构鞭杆舞的理论框架;其次,要对鞭杆舞的形成、发展、流传做一个清晰的甄别、厘清。从鞭杆舞的表现形式、动作构成来做一分析,探明动作的方法、构成、内容表现形式的成因、动作所指,去粗取精、剔除繁芜,再根据时代的需要改编,整理出新的,不失其风格、本位的、具有很好表演、健身、娱乐、休闲价值、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鞭杆舞动作套路。这样才能更大范围地开发利用,让鞭杆舞真正成为一项深入千家万户、走向社会各个人群、组织、角落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同时,要保留鞭杆舞原生的动作、表现形式,在重大的节日庆典活动中充分展示古老文明的华章和传统文化的风彩,以追念过去,教惠后者。

4 结 语

天水鞭杆舞既属于民俗文化,又是地域民俗体育文化,具有优秀的人文艺术价值与健身娱情功能。同时更是从侧面考察中国传统身体文化的地域性发展与交流的主要例证与参考。挖掘整理天水鞭杆舞,对探究陇右地区民族舞乐文化与武艺文化的源流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具有深远的文化与社会价值。通过对天水鞭杆舞的挖掘整理与开发利用,使这一地域特色文化完整获得再现,让今人和后来者对陇右上古文化文明有一个较为明晰的了解和多方位的观照。尤其是对研究秦人、秦族、秦文化的形成发展、秦族源的关系、秦人图强历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研究陇右特色地域文化的形成、发展、历史作用、意义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资料,对陇右人尚武坚刚之气俗的民族心理、性格的养成,在认识上有一个新的切入点。

[1] 刘玛莉.天水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2] 张兵,李子伟.陇右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兰州: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4]李子伟,白永泉.天水民俗录[M].香港:飞天文化出版社,2003.

[5] 蔡智忠,著.天水武术[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6]胡大浚,主编.陇右文化丛谈[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7]雍际春,主编.陇右文化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天水武术文化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谁远谁近?
《天水之镜像》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