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状况调查和思考

2015-02-13李熠谢宇孙小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同学信息

李熠,谢宇,孙小花

(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状况调查和思考

李熠,谢宇,孙小花

(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阅读正日益成为人们的阅读常态,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现状,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最后建设性地提出一些对策,使碎片化阅读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教学服务。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状况

碎片化阅读主要指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子书、网络、微博、微信等电子终端接收器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这种阅读方式快速、及时,但也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本文以嘉兴学院为例,对大学生的碎片化阅读现在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这种阅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一、大学生碎片化阅读调查情况和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0份。发放的专业范围为全院文理工10个专业大一至大四年级段的学生。其中,大一年级共299份,大二年级共208份,共占有效问卷总数的85.9%。所以以下调查情况主要反映一、二年级大学生的碎片化阅读情况。

(一)碎片化阅读的时间

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普遍利用碎片化阅读方式进行阅读,而且时间较长。38.1%的同学每天进行碎片化阅读的时间为1-3小时,34.7%的同学为1小时以下,12.5%的同学为3-5小时,阅读5个小时以上的占4.9%,几乎不看的占9.7%。与此相比,大学生的传统阅读时间则越来越少,有44.4%的同学每天只花1小时以下的时间来进行传统阅读,更有12.9%的同学几乎不进行传统阅读。

(二)碎片化阅读的内容

从阅读内容来看,同学们碎片化阅读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娱乐、通俗小说、心灵鸡汤和时事新闻类这四类。选择阅读娱乐类所占比例大致为37%,时事新闻占17%,心灵鸡汤和通俗小说各占15%、12%。而教参教辅、体育类、专业用书这些类别共占比不到7%,文学名著的占比11%左右,由此看来还居中偏上水平。从性别来看,男生和女生主要阅读类型还是集中在娱乐类和时事新闻上。同时,男生更偏重阅读对体育类的内容,女生则对通俗小说持更高的关注。调查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文科女生比理科女生更喜欢阅读文学名著;理科男生比文科男生更喜欢阅读文学名著。

(三)碎片化阅读的媒介

调查显示同学们通过微信来进行碎片化阅读占到了26%,通过微博进行碎片化阅读占到了22.8%,这应该跟手机互联网背景下微博和微信的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微博和微信越来越深入大众,辐射面积越来越广,影响程度也越来越高。而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子书以及其他媒介来进行碎片化阅读占到的比例较小,均在10%左右。手机短信等媒介已经过了它的鼎盛期,正在渐渐地淡出同学们的选择视野。而一些其他手机APP(如“ONE·一个”“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火柴盒”)则正在逐渐扩大它们的影响力。

(四)对碎片化阅读的态度

碎片化阅读正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生活。那么大学生又是如何看待这种阅读方式呢?关于碎片化阅读和传统阅读的发展趋势,73.9%的同学认为碎片化阅读不会取代传统阅读,26.1%的同学认为碎片化阅读会取代传统阅读,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关于碎片化阅读的正负影响,10.2%的同学赞同“碎片化阅读会导致垃圾信息泛滥成灾,文化正在大踏步倒退”的观点,有28.0%的同学赞同“信息丰富多元,碎片化阅读促进了大家交流”,而61.8%的同学则觉得这两个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上述数据显示,虽然碎片化阅读日益成为大学生阅读生活的重要构成,但大学生对待其的态度还是理性客观的。

二、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状况成因分析

上述调查数据表明在“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大背景下,这种阅读方式也正成为大学生采用的重要阅读手段。基于调查的数据,我们认为其成因主要如下:

(一)电子产品的火速发展与推广成为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主要推动力

1.互联网状况下网络媒介快速传播,为“碎片化”阅读创造了条件。电子产品作为一种信息接收终端,海量信息随时随地可以查阅。电子终端以手机最为常见,手机上的APP推送服务不需要用户动手就直接为其提供信息,这种直接而迅速的方式正在强势占领人们的眼球。

2.在当今讲究速度和效率,电子终端能够迅速根据用户的喜好、习惯或关键词筛选信息。如今大学生阅读的动机一般偏向娱乐休闲的内容。了解时事信息、新闻生活资讯成为主要的需求。他们的阅读习惯更趋向选择性、随意性、主观性,碎片化阅读将信息简化、图片化、八卦化,迎合人们不同的需求,提供一种快速化的阅读消遣。

(二)纸质书的劣质和检索功能的相对落后成为碎片化阅读的加速剂

1.纸质图书的迅猛发展并未着眼于“质”,从而沉重打击了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国图书业销售产值在2010年年出版新书量近30万种,但总体质量并未有较大起色。30万种当中,真正具有一定的含金量,可以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再深入读下去的原创与引进版大众图书都少之又少。书籍的出版是一项文艺事业,需要时间与耐心的经营,不同于一般消费产品讲究有名无实的大力推销。如今,大部分书籍出版社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花费在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上而不再注意书籍内容本身的深化和升华,本末倒置。很多大学生认为,既然在长篇巨制中也难以获得知识,不如就用碎片化阅读来提供消遣。

2.纸质图书在检索方面的确给目前的使用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纸质书籍不能够像电子设备一样,能够迅速直接地定位用户实际需要的资料,用户使用书籍时,范围就是整本书,这对亟需要资料的人群造成极大负担。书籍的多次翻阅亦容易造成其破损与缺失。

(三)碎片化阅读的方式广大的受众面为其发展开拓了天地

1.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切实满足了大部分潜在阅读人群的基本需要。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对阅读是毫无兴趣的。但是图片化、八卦化的信息却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逐渐脱离“零阅读”,更加接近“浅阅读”。

2.碎片化阅读具有开放性与参与性,大学生可以发挥更多的自主权,自己选择想要的相关信息,过滤自身不需要的繁冗内容,节约时间,目标准确,并且通过参与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个自媒体。

3.碎片化阅读的低消费性也使其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通过电子终端接收到的信息大多数情况下是免费的或者总能够以某种免费的手段去间接获得,大学生属于低消费人群,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生阅读。

(四)当代大学生自身阅读特点与习惯迫使其阅读模式走向碎片化

1.大学生是一批具有较高阅读需求的人群。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和精力有限,生活在都市校园里的大学生阅读的时间不断被压缩,白天大段的空闲时间留给阅读很难实现,大学生只能利用零碎的小憩时间来进行一些阅读,因此阅读地点变成食堂、公交车上、床上等等。互联网成为大学生选择阅读的主要途径之一,电子终端的便于携带性更是促成这种阅读习惯的养成。

2.大学生阅读观尚未完全形成导致其阅读容易浅显化。碎片化阅读的时间通常是短暂的,而在短暂的时间里是难以完成深度阅读的。因而在微博上浅显易懂的“心灵鸡汤”系列迅速蔓延,并受到广泛好评,甚至还出版成为正式图书。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曾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和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进行了阅读兴趣的民意调查,前者为古典名著的代表,只有42.6%的人选择之;后者为网络闲书的代表,其在民意调查中的占有率高达43.3%。大学生容易满足于这种浅文化带来的阅读满足的虚无感,这是一种随机反应,深思熟虑仍需要学生反复咀嚼,从中提取精髓。而这在碎片化阅读中是难以实现的。

3.大学生养成超文本链接的浏览习惯,很难按照一个逻辑推演过程看完整本书。这种快捷的检索阅读方式一点点渗透大学生的生活。

三、碎片化阅读的影响和对策

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碎片化阅读成为精品阅读与经典阅读的“引路人”之一。首先,碎片化阅读方式为引导经典名著的阅读另辟蹊径。一些精简阅读软件通过对某一文学名著精彩部分的引用,使其受到更多阅读者的关注,从而提高了这一文学名著的被阅读率。其次,它为优秀阅读内容和有意义信息的传播开辟了新渠道。从调查中发现,超过半数的阅读者在接触到比较好的阅读内容时,会选择分享给自己的好友。

另一方面,其所产生的弊端亦是显而易见的。即使碎片化阅读对精品阅读的引入做了一定贡献,但是难免会令不少阅读者陷入俗阅读与浅阅读的境地。碎片化阅读从本质上看仍旧是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目的的阅读形式。大学生在此中获取的往往是被割裂的,闯入式的知识半截面和信息片段。另外,碎片化阅读间接地影响到课堂的学风建设。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成为碎片化阅读最便捷的媒介,因而也大大增加了大学生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的频率。除此外,新兴的碎片化阅读方式亦是对阅读者个人价值判断能力的考验。互联网背景之下,信息复杂纷乱,如果阅读者没有比较清晰的判断力,就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陷入谣言的泥淖,甚至会不自觉地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互联网下的大学生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大学课堂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如何阅读,我们坚持提倡的必将是传统的深度阅读,同时,我们亦不可否定碎片化阅读所发挥的积极的一面。因此,合理利用碎片化阅读是较为理想的状态。通过调查,本文以为可以从如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在信息化社会趋势下,大学生碎片化阅读形式成为常态。教育者应当转变思想观念,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开辟以碎片化阅读为辅助手段的教育新型模式,将碎片化阅读作为打开主题阅读的窗口,实现“课上课下双学堂”——课堂上,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来全员讨论、互动;课堂外,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论坛以及微博平台来推送课堂补充资源,使碎片化阅读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第二,完善图书馆建设,营造校园阅读氛围。学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电子媒介平台,给学生及时相关的图书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有选择的深度阅读,推动校园阅读氛围的形成。

[1]孙梦嘉.新阅读时代下碎片化阅读现象研究[J].戏剧之家,2015(4).

[2]陈露露.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阅读行为浅析[J].学理论,2014(26).

[3]孙静静.新时期大学生阅读状况及其策略探究[J].才智,2014(5).

[4]赵霞.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2).

[5]王艳玲.让碎片化阅读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J].新闻爱好者,2015(3).

[6]李露.需要小桥流水,也需要大江大海[J].南都周刊,2015(7).

[7]李强天.大学生阅读现状及成因探析[J].科技资讯,2009(34).

G642

A

1673-0046(2015)9-0092-02

本研究为嘉兴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重点项目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生同学信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大学生之歌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