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西省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思考
2015-02-13魏云辉徐光耀
魏云辉,徐光耀,李 庆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南昌330200)
对江西省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思考
魏云辉,徐光耀,李 庆*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南昌330200)
介绍了江西省食用菌产业管理的主要做法,分析了江西省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在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制度规定,对做好江西省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为食用菌新品种的开发和选育做好基础性工作。
江西 食用菌 知识产权保护
江西有着食用菌栽培的传统,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化的不断推进,科研创新和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江西省食用菌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围绕食用菌的生产,江西逐步确立了6个初具规模和地方特色的食用菌产区,如宜春的香菇、黎川的茶树菇、浮梁的木耳、武宁的灵芝、信丰的草菇、宁都的双孢蘑菇。食用菌产量已由2004年的37.8万t,上升到2014年的120万t,食用菌产业正日益成为江西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随着食用菌市场规模的扩大,一些技术和新产品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直接投入生产和推向市场,导致食用菌科研成果无法转化成合理收益,严重阻碍了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进一步研发,这也成为江西省食用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由于相关科研的弱化和投入的不足,食用菌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品牌建设滞后,进一步导致江西食用菌行业发展仍处在较低的水平。
因此,由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缺失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对食用菌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也逐渐引起了政府和相关企业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1 江西省食用菌产业管理的现状
1.1 政府管理
虽然近几年食用菌产业在江西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河南、山东、湖北等食用菌生产大省比较还有很大差距,食用菌产业规模偏小,尚未在省一级层面建立专职机构来加强食用菌产业的管理,只是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设置了地方层级的食用菌管理办公室,如黎川、石城、资溪等县市。食用菌管理办公室对食用菌技术、品种在当地的示范和推广进行管理,引导企业加强食用菌的菌种生产,完善基地设施,加强品牌推广,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1.2 园区管理
通过调研发现,多地为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依据农业园区功能化,在农业园区专门划出一定区域重点用于食用菌生产,以园区化经营管理模式培植相关企业,提高食用菌种植的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1.3 协会管理
通过行业协会进行规范管理。江西省食用菌协会挂靠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原菌种站,1995年后改为现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是省政府直属的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江西省食用菌协会是江西食用菌行业的自律性、营利性社团法人。该组织集合了政府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众多生产企业等,综合指导全省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和流通工作,示范推广食用菌新品种、新工艺,推动江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
1.4 宣传教育
政府职能部门不定期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食用菌知识产权宣传。加强对重大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成效、典型案件的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
2 江西省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对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不够重视
随着食用菌生产在全省各地的普及推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江西省在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食用菌行业管理标准和管理手段滞后,食用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低,维权成本过高等是导致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主因。生产技术标准不够细化,有些技术指标不够明确,且尚未建立起贯穿全产业链的技术体系和行业标准。政府在特色农产品发展上只是把食用菌作为经营性农产品或副业生产的一部分,一些职能部门对食用菌产业认识不清,行业标准把握不准,没有从产业的高度进行谋划。
2.2 知识产权保护缺位严重
江西省食用菌种菌资源保护缺失。虽然有许多法律都可能涉及食用菌的保护,如《专利法》、《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商标法》,但大多操作性不强,食用菌新品种登记和食用菌专利制度尚未建立。现有的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内容略显单薄,亟待完善,仅仅涉及到商标、原产地证明、地理标志等方面,对食用菌菌种和技术工艺等方面的重视不够。同其他产业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相比,食用菌涉及到的知识产权保护类别中,商标保护比重过大,专利保护严重偏低。
2.3 知识产权价值低,品牌知名度不高
体现某一产品知识产权价值最核心的要素为发明专利情况,发明专利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发明专利具有保护期长、高附加值等优点,对企业的保护作用也更具意义。江西省食用菌行业有效专利偏低,且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企业当中,如仙客来生物科技、江西三清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同时,还没有出现法定的、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品牌。
2.4 知识产权案件逐年增多
以江西某县为例,根据走访当地工商局和科技局了解到,2004—2009年,该县受理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涉及食用菌的案件中专利侵权案件仅5件,而2010—2014年有20件,其中商标侵权5件,专利侵权15件。专利侵权案同比上升了200%。
3 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经验借鉴
3.1 日本的经验
日本在食用菌保护方面的做法比较全面和细致,已经建立起一套经由植物新品种对食用菌进行保护的制度。早在1978年,日本就通过修改法律,将食用菌纳入到保护范围,实施品种注册制度。1981年,日本加入并执行国际植物品种保护公约。2004年,日本颁布实施《种苗修正法案》,对一些侵权行为及其处罚情况做出了规定。目前,有32种食用菌在日本得到保护,145个食用菌品种通过注册的形式被保护。
3.2 美国的经验
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达,其在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制度安排也非常完备,有专利、植物类专利及植物新品种3种制度性安排。美国也有非常严格的食用菌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其对农药用量、辐射标准、重金属最低含量等都有严格的限制。对食用菌生产、加工、流通的每一个环节把关,确保食用菌质量安全。
4 加强江西省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4.1 推进相关立法和完善行业标准
4.1.1 完善食用菌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食用菌的知识产权保护,目前有植物新品种和专利保护两个体系,农业部门依据“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管理食用菌菌种,但受保护的新品种数量屈指可数。而根据生物技术的最新成果,将rDNA测序技术应用食用菌种源的鉴定可得到理想的结果,因此,应当从微生物菌种角度来对食用菌加以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应当参照国际一般做法,出台一些专门针对食用菌知识产权的地方法规和行业规范,加强对一些野生食用菌资源和食用菌原产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使食用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更加规范和有序。
4.1.2 建立技术标准体系
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标准化是实施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内容。要建立起贯穿食用菌产品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体系,对食用菌的资源保护、育种、生产、加工、流通、质量检测和安全评估等进行标准性规范。要重点完善食用菌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和食用菌安全控制技术标准体系。①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如宜春的香菇、黎川的茶树菇、浮梁的木耳、武宁的灵芝、信丰的草菇、宁都的双孢蘑菇,保证特色食用菌的外形、颜色、口感。②食用菌安全控制技术标准体系,预防和消除食用菌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确保食用菌产成品在物流各个环节中的可控性。通过食用菌安全控制技术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和分析毒素、农药、化学污染等因素在食用菌产品中的分布,以达到预防和杜绝危险发生的目的。
4.2 做好宣传和培训,提高保护意识
①做好宣传。通过广播、电视、专题教育和技术培训等各种传播媒介,积极宣传和普及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提升政府、生产者、公众等参与者的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②增强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在提升知识保护意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实现自我保护方面的能力。加快食用菌知识产权信息库建设,积极保护知识产权,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要进一步发挥好协会功能,在机构设置、人员安排、经费保障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提升协会在培育发展和监管指导等行业管理中的独特作用,进而促进相关制度的完善。
4.3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品牌是产品实力和形象的集中体现,能充分反映产品竞争力,应加大食用菌资源普查力度,了解基础情况,提炼和整合资源,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食用菌品牌资源库;以产业化思路培育和发展食用菌品牌,构建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根据商标保护的特定要求,优选适合当地发展实际的品牌方案;加大政策扶持,积极引导企业创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打开省外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4.4 完善菌种市场监管
要从机构设置、人员保证、经费保障3个方面完善食用菌市场的监管。建立并实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完善食用菌管理的工作机制,加强食用菌品种认定、市场监管、质量监测等工作。要实现菌种管理常态化,强化监管措施,建立抽查制度和跟踪管理,规范菌种市场。严厉打击食用菌市场中制假售假、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4.5 加强资源调查和保护
江西省野生菌资源丰富,应当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制定野生菌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实施全省范围的调查摸底,了解江西省野生菌资源状况,重点摸清种群类别、数量和分布,建立江西省野生菌种质资源基因库,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江西省野生菌种质资源,为食用菌新品种开发和选育做好基础性工作。
[1] 徐俊,高观世,侯波. 构筑我国食用菌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议[J]. 食用菌,2006(3):1-2.
[2] 付丽洁,潘蓉,胡伟. 论中国农业植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598-602.
[3] 李华,王照科. 地理标志与商标的本质区别[J]. 世界农业,2006,321(1):48-51.
[4] 李绩,孔日祥,邵素英. 中国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其现状分析[J]. 中国食用菌,2007,26(4):6-7.
On Problems i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Edible Fungi in Jiangxi Province
WEI Yunhui,XU Guangyao,LI Qing*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chang 330200,Jiangxi Province,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major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the edible fungi industry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edible fungi in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In addition,referring to regulation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edible fungi in foreign countries,it presents several ideas of improving the edible fungi IPR protection in Jiangxi Province,aiming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new variety development and breeding of edible fungi.
Jiangxi Province;edible fungi;IPR
S646
:A
:1006-8945(2015)12-0060-02
*
江西省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计划“江西食用菌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对策研究”(20143BBM26045);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20132BBF60085)。
20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