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2015-02-13张鸿茜

中国教师 2015年1期
关键词:诚信中学生价值观

张鸿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在认真学习了党中央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文件后,组成了研究领导小组,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关文件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学校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制订出了《北京市三里屯一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实施意见》,在此项工作意见中,学校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爱家、爱校、爱国、求真、求善、求美”的校训精神的落实相结合,充分利用多样化的课堂模式,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到学校德育、思品、社会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国优秀文化教育,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教育行动。

一、丰富德育活动

班主任利用晨检、班会等主题教育活动课堂,根据班级学生阶段性发展情况制定了德育课内容,围绕着“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挖掘了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崇德、善学、亲师、乐群”的学风深入学生的思想,同时利用“爱家、爱校、爱国、求真、求善、求美”的校训读本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讲堂教育工作,让学生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养公民道德之间的内在关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各年级均召开了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文明学生”为主题的班会,学生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入手,用发现的眼光去欣赏身边的榜样,用积极的态度去体验价值观的力量,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有争议的问题,用宽容的心境去理解矛盾的存在。班会中,学生们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喊口号、不走形式,用自我教育的形式积极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并使之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

二、挖掘课堂的教育价值

从价值观教育的规律来看,有效的教育必须要求具有经常性、稳定性和长效性。在学校教育中,教育的经常性、稳定性和长效性,与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对德育功能的重视和发挥不可分割。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主要经历也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中。所以,抓住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就抓住了价值教育的关键环节,学校德育的落实就有了途径、有了载体、有了时间和空间。

学科课程及其教学本身充满着道德价值取向,各学科的课程教学过程必定伴随着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不同的学科可以挖掘不同的价值观教育内容,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语文、历史、地理、社会等课程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当每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设计和实施,都注重对深蕴其中的价值教育进行挖掘时,就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价值观教育在课堂教学的挖掘工作中,学校注重核心价值观在课堂的体现和渗透,特别是在《北京市三里屯一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良好课堂价值氛围的营造,挖掘学科内容的价值内涵,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觉的价值引导,在教学冲突中注重价值理性的培育。

在化学学科教育中,教师着重突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时政评论”活动,学生通过政治课开展了“时事评论我来说”的微评论活动,以此来加强中学生对政治的敏感度,增强了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关注度。正是基于这种平实的课堂锻炼,我们的学生在时政分析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初高中各有一名学生代表学校参与了朝阳区中学生时事评论大赛,并取得了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教师们还通过中学语文课积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教育。学校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增加了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培养中学生体会东方文化独特内涵的能力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使中学生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高一年级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中国诗歌朗诵赛”,通过集体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使学生进一步对语文学科中蕴含的文化和传承的精神进行了内化。

学校通过历史课进行中国国情教育、国际形势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使中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的光荣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开设书法、绘画等课程加强对中学生的美育教育,鼓励中学生研究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学生的民族精神。

三、当前校园文化的教育价值

除了课堂教学对核心价值观的挖掘工作之外,学校还充分开发、利用校园文化的展示和渗透作用。例如,继续加强由“诚信水站”“诚信雨具”“诚信考场”组成的诚信空间教育阵地,深入开发符合校训精神的“求真”教育,引导学生以诚待人、以诚立足。

学校利用无人看管的自取、自付瓶装饮用水进行了“诚信指数大考验”的活动。每班均设立班级诚信水站,学生们要在无专人看管的状态下自觉付费,自取饮用水,每班每周定时结账并公示诚信指数,每月全校公布各班总诚信指数。这项工作的实施经历了认识接受、出现问题、反思教育、内化习惯四个阶段,在教育过程中很多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干部挖空心思地在班内开展“讲诚信、做真人”的主题教育活动,用集体的教育力量和真诚打动那些有过不诚信行为的学生。

学校大厅在雨季到来之时还为学生设立了诚信雨具站,学生们自觉排队自取所需雨具并诚信地签下借用人姓名,这些印有“北京市三里屯一中诚信雨具”的雨伞和雨披在雨季到来时成为了街上的一道风景。这样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会中传播了正能量,发挥了流动宣传教育的积极作用。

“诚信考场”在三里屯一中已经坚持了很多年,这种考试方式已经成为众多学生感受荣耀的正向途径,且以能够进入这种考场为光荣。很多学生在参与诚信考场的考试后纷纷表示:重视诚信考试,是责任感的体现;诚信应考,则是道德品格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考试不单单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检测,也是在检验屯一学子心中的道德水准,更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考验。可以说,检测诚信的意义要远大于检测教学质量的意义。

以声音来传播校园文化的“星之声”广播站的所有广播歌曲也成为德育校本教材。三里屯一中在广播站开展了学生“每周一歌”的欣赏和推广活动。开展的“推荐200首传达正能量的好歌”活动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达到了丰富学生联想,开启学生智力,活跃学生思想的重要作用。歌声也培养了学生们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创建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风貌。

短短半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行动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道德层面教育的深入挖掘,更是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所进行的一次尝试。

价值观教育建设的出发点在精神和道德两个层面,落脚点则是把育人为本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推进价值观教育必须站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出发,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从学科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出发,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统一到教书育人、育人为本上来。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要进一步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让价值观教育扎扎实实地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上生根发芽。

(作者系北京市三里屯一中校长助理,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任媛媛)

猜你喜欢

诚信中学生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