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的“和”文化

2015-02-13赵海娟

中国教师 2015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班主任学校

赵海娟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心小学是朝阳区小学示范校,规范化建设先进学校。始建于1959年,已经走过了55年的办学历史,目前一校两址,31个教学班,80位教职工,1 026名学生。五十几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和而不同,行稳致远”的校风。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学校在推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中,确定了“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原有“和谐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的新内容,着力打造学校“和谐发展、和而不同”的精神氛围。

一、学校“和”文化

和谐,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价值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和谐的原型即是“和”。“和”浓缩了中华文化五千年的精髓,集中概括了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对“和谐教育”内涵的诠释。学校把“和”确定为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力求通过实施“和谐教育”,构建学校“和”文化体系,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1.“和”的诠释

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理解,“和”是一种包容、宽容,一种和衷共济的状态,一种内和外顺的氛围。从实施和谐教育的角度理解,“和”包含学校物质环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课程设置与学生发展的和谐,课堂氛围的和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育人的和谐。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理解,“和”指的是一所拥有“整洁和美的环境、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学生喜欢的课程体系、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学校,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家长乐育”的和谐校园,是能促进学生“有质量、有个性和谐发展”的学园。

2.和谐精神

“谐”多与“和”相连,二者同义。和谐,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是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关系的协调和平衡。人是社会的基础,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一定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的保障。

学校“和谐教育”,即创设一种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在“和谐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确立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家长乐育的和谐校园”的办学目标。在“日新于和,尽美于谐”校训的激励下,学校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二、教师“和”文化

1.“和”的诠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教师正确的价值取向。随着教育逐步成为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战略体系的核心,其价值空前凸显,教育的作用日益彰显,教育的质量、教师的水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师之德乃教之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精神的培育、灵魂的唤醒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学校环境、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和”文化,对教师文化的形成起着独特的浸润作用,并形成了“共生、共荣、共发展”的五种校园精神,即: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肯于奉献精神”;宝剑从磨砺锋,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刻苦钻研精神”;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主动进取精神”;一枝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成己达人精神”;新竹生于旧竹枝,全凭老干相扶持的“甘当人梯精神”。这五种精神是学校师生的行为准则,更为教师“和”文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2.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校园精神是促进教师努力上进,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的精神支柱。为了让教师的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制订了《酒仙桥中心小学和馨教师发展目标体系》,将标准分解为“展现自身高雅的气质美、展现专业技能的艺术美、展现师德水平的高尚美”三要素。这不仅折射出学校教师人生价值的永恒追求,也折射出一种朴素、深刻、和谐的人生大美。

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支卓越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历来十分重视对教师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上进行分层梯队培养。通过师徒结对互帮互学、班主任工作室引领、学校培训指导促进等方式,保证班主任队伍的快速、健康成长。这之中,班主任工作室,是以优秀班主任为龙头,六位优秀班主任组成的团队,旨在通过工作室,研究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召开带班特色展示会、组织年轻班主任沙龙等活动,为班主任解决工作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学校每学期都会利用寒暑假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指导,培训内容分为常规内容、家校沟通、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在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学校采取同帮互助、课题带动、专家引领、工作室指导、校本教研实践、个人反思改进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中,同伴互助,是对教学薄弱的教师采取的方法。通过主管主任帮、教研组长帮、师傅班的三对一形式对其进行帮助,充分体现了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学校还以区级学科骨干为龙头组建了学科名师工作室,在提高教师专业基本功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学生“和”文化

1.“和”文化内涵

基于对学生文化的认识,结合学校“促进每一名学生有质量、有个性地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学校制订了《酒仙桥中心小学和美少年质量标准》的学生发展目标体系。在此体系中,将小学阶段学生的和美发展解读为“健康、习惯、能力”三要素的和谐共进。把“健康、习惯、能力”解析为和美人生的“三原色”,使学生展现身心健康的内在之美、习惯良好的外在之美、能力提高的发展之美。

2.找准重点,扎实推进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对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即: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首先,价值观教育目标化。小学是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学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紧紧围绕“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太阳娃”星级少年评选,进一步推进“和美少年”培养工程。根据学校“健康、习惯、能力”和美人生的“三原色”特征,将其分解为“道德之星、健康之星、艺术之星、创新之星、习惯之星”等“太阳娃”。在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专家的专业引领下,学校对学生行为的塑造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学习、生活、交往三个维度,通过课堂渗透、行为训练、班级管理等途径,采用学生参与拍摄视频、展板、现场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展示和交流,充分实践了学校“和”文化的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其次,价值观教育课程化。学校结合多年的德育研究,在继承和开发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梳理,将价值观教育课程化,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的不同时间段,通过晨会、班会、升旗、传统节日纪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成功开发出了《酒仙桥中心小学礼仪教育晨会》《酒仙桥中心小学道德讲堂读本》等德育教育校本教程。这些课程根植于学校本土,符合学校发展特色和学生发展需求,也是对和谐理念实践的成果。

“和谐教育”蕴含着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享受和美人生的牵挂,蕴含着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期盼,蕴含着全体师生对学校内涵发展的期望。学校会以“让每一个生命向着太阳,让每一颗心灵绽放光彩”的阳光特质和“健康、习惯、能力”的人生“三原色”为理念,让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乐,创造多彩的人生路。

(作者系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心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任媛媛)

猜你喜欢

价值观班主任学校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我的价值观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学校推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