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权力关进“笼子” 为官不再“任性”
2015-02-13文/向东王湘
文/向 东 王 湘
把权力关进“笼子”为官不再“任性”
文/向 东王 湘
“近年来,平昌一些案子一查就一帮,一动就塌方。通过调查发现,就是因数部分领导干部‘任性’用权的结果,既害了自己,也害了下属,更重要的是损害了群众切身利益。管理好领导干部权力‘任性’是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3月初,参加县纪委全会的一位委员交流发言时说。
今年,平昌县以“两个责任”有效落地为载体,围绕干部权力规范做文章,修订出台系列规章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领导干部不再“任性”。
把“一把手”的权力“限”起来
“少了一些签字权,不是我们就不管,而是要用更多的时间去统筹协调,抓思想作风,抓工作落实,抓监督检查。”澌岸乡党委书记吴锡文说。
今年3月,平昌县积极推行“一把
手”“五不直接分管”制度,明确“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行政审批、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工作,厘清了“一把手”权力界限。
平昌县农业局局长唐均认为,“五不直接分管”看似减少了“一把手”的权力,责任小了些,实际是加重了“一把手”肩上的责任,反而对“一把手”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推行“五不直接分管”制度的实施,平昌县委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如财务报销会签制、权力运行公示制、“一把手”末位表态制等,还进一步强化了责任追究的方式,实行“一案三查”,既要查直接责任者,还要查监督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通过对过于集中的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合理配置、监督制约,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促进了全县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让重要岗位的权力“流”起来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
“岗位交流制度是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可是今天回头一看,不难发现绝大部分违纪违法干部在一个岗位上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权力集中是导致滥用权力的关键。没有轮岗,权力就没有流动,就容易滋生腐败……”县纪委全会上多名纪委委员发言谈到这个问题。
为了让重要岗位的干部,特别是重要岗位上的科(股、室)长真正实现定期轮岗,根据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修订了《平昌县重要岗位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结合全县各级各部门实际,梳理了各个领域的风险岗位、排查了风险点、制定了风险防控措施、明确了交流时限和工作纪律,形成了重要岗位交流轮岗的长效机制。
“通过轮岗,既能培养干部成为‘多面手’,又能帮助干部健康成长。我们系统每年按照轮岗交流制度进行重要岗位轮换,形成整体联动的良好局面。”县林业局纪委书记在县纪委视察汇报会上说。
近期,县纪委对县级各部门落实重要风险岗位干部轮岗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促进制度落地,真正实现各部门“内循环”健康有序流动起来。
“三务”“晒”出来 阳光更透明
“请问人社局,你下属单位社保局出现塌方式腐败,你是如何监督你下属单位‘三务’公开的?”在县纪委全会上纪委委员直接向人社局负责人提出质询,围绕公开、监督,“两员”(纪委委员和特邀监察员)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随着电视的播出,党务、政务、财务公开成了全县群众热议的话题。
县纪委组织“两员”历时一个月调研,整理群众对“三务”公开意见20余条,问题引起了县委、县纪委的高度重视。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为此,县委修订了《平昌县各级各部门“三务”公开制度》,明确了公开内容、公开时效、公开形式、公开地点、监督检查、问责问效等内容,特别是在公开形式、公开时效上作了硬性要求,让“三务”公开栏不再是一面难懂的“墙”或是迟到的“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