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赞同祖国统一的台湾人‘点赞’”——专访人大台湾代表团团长、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代表

2015-02-13

台声 2015年6期
关键词:台联台胞台独

在媒体圈,大家都知道,汪毅夫是个最会讲故事的人。

3月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台湾省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作为团长的汪毅夫自然是众多媒体的关注焦点,原定半个小时的媒体提问时间一再延迟近一个小时。如此,还是有媒体的问题没能现场一一回答。贴心的汪毅夫现场告诉没有提问上的媒体,会单独在驻地再接受一次采访,满足媒体朋友的需求。也因此,我们有机会在10日晚上,再一次领会这位专家学者型领导的睿智幽默和讲故事的“本领”。

3月10日晚6时30分,汪毅夫如约来到采访地点,首先回答了媒体开放日时香港媒体关注的问题。汪毅夫表示,朱立伦先生曾作为国民党中央副主席到福建参加海峡论坛,他的举止言谈相当得体,进退有方寸,机智、友善、富有亲和力。相信他作为国民党中央主席应该会有很好的表现。祝福他。

谈“九二共识”:两岸共同政治基础,“得道多助”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民革、台盟、台联联组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连日来成为两会台籍人大代表们最关注的热点,代表们都围绕着如何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展开热议。”汪毅夫说,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尤其是强调,“九二共识”对两岸建立政治互信、开展对话协商、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两岸双方的共同政治基础,是今后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

接着,针对媒体问民进党在“九合一”地方选举中获得大胜,如果2016年民进党在大选中胜出,两岸关系是否会受到负面的影响时,汪毅夫作了回答。

汪毅夫说,看待这个问题,应该有历史感。回头看,在阿扁当道的8年里,阿扁扮演的是“麻烦制造者”角色,他不断制造麻烦,两岸关系受到负面影响是人所共见的。至于民进党是否再次从大选胜出,胜出后将对两岸关系发生何种影响,这也有待历史来证明。而中国共产党对台湾岛内的爱国民主力量一贯持支持的态度。他随即举了几个历史事实来证明。

一、1947年,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支持台湾人民的爱国民主自治运动;

二、1949年2月26日香港《华商报》报道,台湾民主自治同盟首席代表谢雪红秘密到达华北解放区,将向新政协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五点意见。“谢五点”包括:第一、台湾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一部分,即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第二、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在台湾未得解放以前,不得说全面胜利,不得停止军事进攻,也不容许外国帝国主义介入;第三、台湾解放后,立即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省长、市长、县长一律民选;第四、所有从日本接收的厂矿、企业、银行一律收归国有或省有;第五、各民族一律平等,对弱小民族(高山族)不得歧视。“谢五点”为新政协会议接受,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也被接收到新政协的组成单位。

三、1979年12月10日,台湾发生“高雄事件”(又称“美丽岛事件”),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对此事件予以高度关注。1980年4月20日,《人民日报》以《台湾当局蓄意制造高雄事件迫害台胞》为题,报道台盟和在京台胞隆重集会,抗议台湾当局对黄信介、姚嘉文、张俊宏、施明德、吕秀莲、陈菊、林义雄、林弘宣等8人的军事审判,对周平德、杨青矗等30余人的司法审讯,要求立即释放所有被捕人士,保障台湾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走爱国统一道路的神圣权利。

朱立伦主席延续“九二共识”,继续反对“台独”,理所当然地会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得道多助”,诚哉是言也。

谈“一国两制”:在台湾,被一部分人“污名化”

汪毅夫说,朱立伦到香港参会,对两岸四地合作交流应该具有正面示范作用。两岸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一国两制”是最佳的模式。

汪毅夫以“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比喻“一国两制”在台湾被一部分人“污名化”了。他说,泉水被污名化了,所以孔子不喝,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喝了泉水才最解渴、最解决实际问题。

汪毅夫强调,“一国两制”是“你不吃掉我,我也不吃掉你”,“你干你的,我干我的”。这两点加上我帮助你,你也帮助我,这就是“一国两制”的本来应有之义。如果用公式解释“一国两制”是:“1=1:1。”“比”不是比拼,是两岸仅仅靠着。

汪毅夫也谈到了“台独”。他坦言“台独”是侵入民进党肌体的病毒,而不是民进党的DNA或者天然成分。民进党建党初期并未选择台独的道路,“台独”条款历经民进党一全大会、二全大会、三全大会和四全大会都受到多数党员的抵制,直到1991年五全大会上,由陈水扁操刀玩弄文字游戏,“台独”条款始得进入党纲。

汪毅夫说,“我结识的民进党朋友,几乎都意识到‘台独’党纲对于民进党的妨碍性或危害性。民进党内有多个派系,但我认为他们应该属于理性务实派,他们应该或者已经认识到:‘台独’是走不通的路,是有如‘拔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般做不到的事。‘台独’是说得到做不到的事,说得到做不到的事就别说别做啦。我希望民进党的朋友为本党计,为两岸关系考虑,将‘台独’党纲放进速冻柜,回到‘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原点上来”。

谈台联工作:将更多关心台湾青少年

“台联,是个爱国爱乡的人民团体,实际上就是台湾乡亲在大陆的乡亲组织,是‘台胞之家’。”汪毅夫说,多年来,台联充分发挥乡情亲情优势,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做出不少贡献,也培树了许多两岸交流活动的品牌项目,其中就包括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活动。

“我去年参加在北大的一次活动,看到两边的年轻人非常High,心里很高兴,在活动中两岸青年增加了很多友谊,有的甚至擦出火花,成了情侣。”谈到台联工作,汪毅夫特别指出,台联工作今后将会更多地向青年人倾注,为两岸的年轻人更多地提供交流、合作、共赢的舞台。

教师出身的汪毅夫最关心的,还是台湾的年轻人。在说到台湾的“反服贸学运”时,他并未斥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性,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引导他们看待问题和对待问题”。汪毅夫说,“我在台湾十几所大学作过20多场学术报告,从没有预设过立场。作为老师,我就是展示知识和历史,孩子们会自己选择和判断。我很关心台湾的学生,我不会轻率地作出评价,但我会通过讲述历史史实,让他们知道如何去辨别是非”。

在被意犹未尽的媒体要求“再讲一个故事”时,汪毅夫说到了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两岸故事——

“我曾经看到电视台在街访:你为谁点赞?如果找到我,我就一定会说,我要为赞成祖国统一的台湾人民‘点赞’。”

祖籍台南的汪毅夫,去年已经去过台湾3次,每次去都感到很亲切。“台湾人很好。”汪毅夫表示了感激之情。他说,在台湾的时候得到不少照顾。未来两岸关系更加紧密的时候,汪毅夫更希望,能够在回到家乡时更自在一点,安保更少一点。

“在这个会上,我度过了我65岁的生日。”采访结束时,这名年过花甲的老人坦言“退休以后我还会努力,一方面推动学术进步,一方面推动两岸发展,一直到终老。”

猜你喜欢

台联台胞台独
斥“台独”狂人
台胞宋志平的“田园梦”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携手打造女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海南省台联领导会见台商许清朝先生
海南省台联会见中华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
“谢谢党,谢谢政府……”
“台联组织是我第二个‘外婆家’”
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