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预防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作用分析
2015-02-12潘荣新
潘荣新
【摘要】目的:对帕瑞昔布预防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有效性进行探讨。方法:将140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曲马多预防,给予观察组患者帕瑞昔布预防,对两种用药预防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预防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较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康复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帕瑞昔布;全身麻醉术;躁动;疗效
【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80-01
麻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躁动反应,对手术治疗的整体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1]。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手术患者分别采用帕瑞昔布和曲马多预防全身麻醉术后躁动,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在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140例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70例。据统计,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为(436±52)岁;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至4年之间不等。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为(452±57)岁;患者的病程在1~5年之间不等。据统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本组的140例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30分钟,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长托宁05mg和安定10mg,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建立静脉通路,采用依托咪酯注射液02mg·kg-1,咪达唑仑01mg·kg-1,舒芬太尼05μg·kg-1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波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在手术即将完成时,给予对照组患者曲马多50mg,给予观察组患者帕瑞昔布40mg。手术结束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使用新斯的明和阿托品拮抗肌松药,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吸痰后拔出导管。
13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后的躁动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
14疗效判定[2]术后,主治医生需要在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后,对其躁动程度进行评分。患者在苏醒期间,未出现躁动情况为0级;患者在吸痰时出现轻微挣扎的躁动程度为Ⅰ级;患者在苏醒期时常出现挣扎、抗拒等行为,尚不需要制动的躁动程度为Ⅱ级;患者在苏醒期出现剧烈的挣扎现象,需要多人制动的躁动程度为Ⅲ级。
15统计学处理将研究所得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的45例患者在用药后,共有3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术后贫血2例,失眠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对照组的45例患者在用药后,共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恶心3例,嗜睡3例,头晕2例,呕吐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6%,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躁动是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后较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后期的观察和护理难度,不仅延长了患者在接受麻醉至苏醒过程中所需的时间,还在极大程度上对患者的康复程度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给患者的术后住院观察阶段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3]。帕瑞昔布作为一种环氧合酶-2(COX-2)特异性抑制剂,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结合本次研究的结果,笔者发现,帕瑞昔布应用于预防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使患者术后苏醒后躁动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娟娟,严虹.帕瑞昔布钠预防全麻下甲状腺手术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95-96,103.
[2]裘学,王谦,许波.帕瑞昔布钠预防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9):6033-6034.
[3]杨程,杨海基,徐晓红,等.帕瑞昔布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痛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02):105-106.
(收稿日期:201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