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2例疗效分析

2015-02-12林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胆道镜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

林力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开腹手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中图分类号】R657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50-01

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切除胆囊和切开胆总管取石并放置T管引流,但是常规手术风险较高,术后恢复慢且并发症较多。腹腔镜联合内镜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次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经B超、CT等确诊,均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指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449±48)岁,病程5个月至4年,单发性和多发性结石分别18例、14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454±55)岁,病程7个月-5年,单发性和多发性结石分别20例、12例。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发热、黄疸和右上腹疼痛,胆总管平均直径为(128±16)mm。所有患者无腹部外科手术史、肝内、外胆管狭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史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全麻下常规开腹切除胆囊并切开胆总管,石钳取石,术后放置T管引流。术后2-3周行T管造影,如果胆总管下段没有残余结石且通畅,可拔除T引流管[1],若有残留结石可在2个月后经T管取出。观察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取四孔法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切开胆道镜取石术,放置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经胆总管切口处置入胆道镜,用取石篮取石,在胆总管处放置T管引流,缝合胆总管切口,放置各种引流管并做好标记。择期拔管。随访1年观察有无结石残余情况。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微创、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在外科手术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最早是由Fletcher和Stoker在1991年提出,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其操作简单,能够保证括约肌的功能完整,防止损伤周围组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开腹手术由于术后切口创伤大、腹部痉挛疼痛等因素而出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再加上部分患者存在各种基础疾病,会导致切口延长愈合。术后结石残留是腹腔镜术后的常见情况。本次研究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方法进行治疗,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且术后无患者出现残留结石。但出现患者胆囊管较小而胆内结石过大或有严重胆管炎时不宜进行胆道镜下探查。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国锋,吕亚静,林海龙,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66-68.

(收稿日期:20131124)

猜你喜欢

胆道镜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体会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