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观察及原因分析
2015-02-12马寿民
马寿民
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观察及原因分析
马寿民
目的 观察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住我院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并对引起出血的病因、诱因进行总结。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表现为单纯黑便(31/86),其次为呕血+黑便(23/86)和单纯性呕血(16/86)。最常见的病因为胃十二指肠炎溃疡(36/86),其次为急性胃粘膜病变(24/86)和上消化道肿瘤(12/86)。发病诱因多为服用非甾体类药物(31/86)和饮食不当(29/86),部分老年患者无明显诱因。经内科常规积极治疗多可获得好转。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多样,发病原因复杂,全面掌握其发病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病因;诱因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消化内科常见且比较严重的一种症状,也是内科急诊的常见病之一。该病可见于各年龄段患者,由于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出血速度的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较多,常见的如上消化道溃疡以及肿瘤等,如不及时给予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大量出血可造成患者周围循环衰竭,引起严重后果[1]。笔者对我院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相关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住我院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5例,女性31例;年龄23-82岁,平均年龄为(51.8±5.5)岁;出血时间1-48小时,平均(12.1±2.5)小时。诊断方法:患者入院后在24小时内均给予急诊纤维胃镜或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排除下消化道出血。
1.2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和病史统计患者发病原因以及此次出血诱因。
1.3 临床处理 患者入院后,嘱其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对出血量进行初步估计。嘱家属记录患者尿量,判断是否存在休克表现。积极建立静脉通路,至少在上下肢各建立1条通路,保证液体输入。首选低分子右旋糖酐液和复方乳酸钠溶液进行扩容,补充血容量,保证肾脏灌注,防止发生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对于严重失血以致休克或濒临休克者需快速输血,可给予全血。止血首选质子泵抑制剂[2],可给予奥美拉唑溶液静脉滴注。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者,积极手术准备,行内镜下止血,镜下将去甲肾上腺素于出血点喷洒止血。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86例患者中,以单纯性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31例(36.0%),以呕血+黑便为主要表现者23例(26.7%),单纯性呕血16例(18.6%),腹痛 10例(11.6%),腹胀 6例(7.0%)。同时伴有头晕乏力8例(9.3%),反酸嗳气5例(5.8%)。
2.2 发病原因 消化性溃疡为最常见病因,共36例(41.9%),其次为急性胃粘膜病变[27.9%(24/86)]和上消化道肿瘤[14.0%(12/86)],食管静脉曲张6例(7.0%),反流性食管炎3例(3.5%),贲门黏膜撕裂3例(3.5%),原因不明2例(2.3%)。
2.3 出血诱因 发病诱因多为服用非甾体类药物[36.0%(31/86)],其次为饮食不当如过度饮酒、暴饮暴食等[33.7%(29/86)],无明显诱因 17例(19.8%),劳累9例(10.5%)。
2.4 预后76例患者经补液、止血等内科治疗,出血停止,症状好转出院。7例患者因保守治疗24h疗效欠佳,后及时转为外科手术治疗。3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诊内科常见急症。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较多,且其临床表现因出血量和速度的不同也呈现多样化[3]。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常见病因,对及时诊断和早期处理具有极大帮助。
3.1 临床表现 本次调查显示,黑便和呕血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般来说,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者,由于血液不在胃液内进行分解,直接进入肠道,亚铁离子在肠道内氧化分解,形成黑便排出。而出血速度较快、量较大的幽门以下的病变所导致的出血,可因血液来不及全部进入肠道而一部分反流入胃,引起呕血。幽门以上的部位出血时,尤其是贲门和胃底出血,血液可同时反流入食管和进入肠道,引起呕血和黑便[4]。在贲门以上的部位出血时,如出血量和出血速度均较大或出血时间较短时,血液反流进入食管,导致单纯性呕血。出血量较大的患者由于外周循环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头晕乏力等表现。部分患者如病变局限,可仅有腹痛、腹胀表现。
作者单位:471700洛宁县人民医院
3.2 病因和诱因 消化性溃疡仍然为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86例患者中因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所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达41.9%。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受到一定因素的刺激时,溃疡面血管破裂可引起出血。饮食不规律或不节制可导致胃粘膜发生急性损伤[5],导致消化道出血。本例共有24例患者因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占27.9%。上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多,恶性病灶血管丰富,在生长至一定程度时可发生破裂出血。此外,食管静脉曲张、反流性食管炎、贲门黏膜撕裂等原因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但较为少见。在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诱因进行调查时发现,约36.0%的患者在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药物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前列腺素是保护胃黏膜的重要物质,非甾体类抗炎药由于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使得胃粘膜的血流量减少,粘膜缺血、淤血或水肿,防御能力降低,自我修复能力下降,易出现病变而导致出血[6]。其中尤以阿司匹林的作用最为突出,阿司匹林是相对可溶性的弱酸,在酸性环境下可发生去离子化,进而变为脂溶性,通过细胞便面通道扩散入粘膜细胞后再次转变成离子形式,导致粘膜细胞损伤。此外,因饮食不当诱发上消化道出血也不少见,达33.7%(29/86),主要见于过度饮酒以及暴饮暴食等原因。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存在基础疾病,在没有明显的外接因素作用时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3.3 治疗与预后 在发病24小时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多可明确诊断,并探明出血部位。常规补液并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后多数患者可停止出血。部分顽固性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后应积极转为外科手术止血,以免延误病情。本研究中7例患者因保守治疗24h出血不止,后及时转为外科手术治疗;3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3.5%。
[1]李忠.老年男性上消化道出血82例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9):1288-1289.
[2]刘薇薇,孙景金.上消化道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比较初步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6):44.
[3]李延海,刘志国,陈洪芳.160例不同性别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8(5):17-18.
[4]贾国青,李春涛.不同年龄阶段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162-163.
[5]杜春,苏秉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32(5):464-467.
[6]石玲燕,张培趁,林春景,等.炎症性肠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1):1188-1190.
R573.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