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重点学科内涵建设刍论
2015-02-12梁晓丽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梁晓丽(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高校重点学科内涵建设刍论
梁晓丽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摘要: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永恒主题,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具有龙头地位。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凝炼学科方向、打造学科团队、构筑学科平台、创新管理机制等四个方面。其中,学科方向是关键,学科团队是核心,学科平台是基础,管理机制是保障。
关键词:学科方向;学科团队;学科平台;管理机制
重点学科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和汇集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人才高地的核心力量,是高校发挥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的综合平台,是体现高校办学特色、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高校科研实力、学术影响和社会声誉的重要载体。重点学科建设既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也是促进和提升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实现办学层次和质量的提升,就必须牢固树立重点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龙头带动作用,切实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顶层设计的战略工程,集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为一体,涉及学科方向、学科团队、学科平台、科学研究、管理机制等诸多因素。它“通常包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其专业结构的动态优化调整、高素质的学科人才队伍建设、隶属于学科的学位点建设及其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及其科研成果建设、高质量的学科平台和研究基地建设、和谐的学术环境建设以及先进的学科管理水平建设等内容”[1]。其核心内涵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凝炼学科方向、打造学科团队、构筑学科平台、创新管理机制。
一、凝炼学科方向
学科方向是大学对自身整体学科发展的定位、布局以及单一学科内部学术研究方向的选择[2]。凝炼学科方向实际上是大学对其自身现有学科建设的价值目标进行进一步升级、优化或选择的过程。重点学科能否形成鲜明特色和自身优势,选准并认真论证研究方向是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科方向的凝炼水平体现着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学科方向凝炼是否具有特色决定了学科建设的成败。
学科方向的凝炼要突出研究特色。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或区域特色,结合国内外的学科发展状况、自身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地方独有资源,选择独具特色的学科,实施“差异化发展”和“错位发展”策略[3]。运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建设那些特色学科,重拳出击,形成拳头产品,产生规模效应,尽快跻身特色一流学科之列,以此带动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促进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方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最初该校
提出的口号是“每个领域都要保持全美前三名”,各个学科领域都要齐头并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几年过后,不但这一目标没有实现,反而连原来领先的学科也出现了下滑的势头。于是,他们及时调整战略,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重点发展生物原子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劳伦斯发明的回旋加速器标志着该校的生物原子工程走到了全美大学研究领域的最前端,从而提升了该校在全美大学中的地位。
学科方向的凝炼要彰显研究优势。“知人则明,知己则智”。在认真分析本学科的前期基础、内在实力和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要扬长避短,彰显自身优势。学科方向是否具有优势,是与其他高校同类学科相比较而言的。不仅要在学校内部看,而且要放在整个学科的大背景中去比较、去衡量,要与省内和国内的同类学科进行对比分析。比如,某一个研究方向虽然在自己学校的学科中具有优势,但放在省内或者国内就没有优势,而另一个学科方向虽然在本校优势不明显,但放在全省、全国的同类高校中去比较,却相对靠前,那么这后一个学科方向就具有发展潜力,应该大力支持。
学科方向的凝炼要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战略是指国家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制定的大规模、全方位的长期行动计划,它在一定时期内指导和影响着整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发展走向。为保证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国家会把大量的社会资源围绕着国家战略进行合理配置。高校学科方向凝炼应顺应时代脉搏和国家战略,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例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高校可以把握机遇,选择符合法治中国建设需要的学科方向,组建法治人才学科队伍,开展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
此外,学科方向凝炼还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学科方向的凝炼最终都落实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要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高校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立自己的学科方向,努力做到“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抓好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增强科学研究发展后劲和潜力,突出科学的支撑价值,取得一批原创性重大科学研究成果,通过运用基础研究发现的新规律和新原理,使企业的技术真正实现重大突破。所谓“立地”,就是要强化应用研究,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服务。重点学科要准确站位,选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开发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开展合作研究与技术开发,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目前,在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云计算、生态技术等领域,正在孕育一场以绿色、健康、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因此,高校要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社会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凝炼学科方向,使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众所周知,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孕育出了著名的‘硅谷’,而‘硅谷’的发展又极大地助推了斯坦福大学微电子等学科的发展,成为大学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典范”[5]。
二、打造学科团队
高校的学科团队通常是指以学科、专业或特定领域为依托,满足高校职能需求并具有学术凝聚力和一定影响力的教师组织形式[6]。学科团队作为学科建设的行为主体,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决定着一个学科的学术地位、学术声誉和发展方向。学科团队的特征主要呈现为“学科梯队”,通常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一般科研人员组成。一个较为合理的学科梯队应该是个金字塔结构:“塔尖”为学科带头人,负责本学科的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塔身”由3至5名学术带头人组成,每名学术带头人负责一个学科方向发展;“塔基”由若干名学术科研骨干组成,分布在不同的学科方向上。
具体说来,一要培养选拔好学科带头人。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是学科团队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学科带头人是学术团队的灵魂与核心人物,是学科建设的火车头。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是高校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向高水平大学进军的必备条件。学科带头人首先必须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术视野开阔,学术造诣深厚,学术交流广泛,学术成果丰富;其次,学科带头人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既能干事创
业,又能组织协调,能充分调动学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善于凝聚人心,形成研究合力和向心力;再次,学科带头人要有敏锐的学术眼光,能及时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学科带头人还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海纳百川的胸襟,能推进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术流派的发展。
二要建设好学科梯队。学科团队除了要有好的学科带头人之外,还应当有一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地缘结构、学历层次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要积极引进人才,避免“近亲繁殖”。要老中青相结合,既有德高望重、学富五车的领军人才,又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青年才俊。既要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又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勇于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同时,还要优化人才队伍组织模式,改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改散兵游勇为兵团攻关。要重点培养一批优秀学术骨干,把他们送到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一流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提高水平,多出大成果,形成强学科。
三要加强学科高层次人才引进。学校的人才引进工作应当紧紧围绕学科建设进行,学校人事处和有关院系应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和未来发展方向,科学制定高水平人才引进计划,多形式、多途径地引进人才。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和科学规范的程序,保证人才引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探索新时期人才引进的方式和方法,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制度留人的有机统一。在人才引进工作中,要特别重视“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对于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所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可以采取超常规措施加以引进,既可以团队引进和成建制引进,也可以采取柔性引进,做到“不求所有,但求其用”。对于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和学术领军人物的引进,学校要制定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可以采取一人一议和一事一议的办法,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成功引进。人才引进工作还要注意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学校有关部门除了要做好服务工作外,还要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制定合理的目标考核办法,绩效引领,奖罚结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妥善处理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的关系。学校既要高度重视引进人才的作用,又不可忽视现有人才的价值。只要是学科人才,不管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还是从外面引进的,都要同样重视。
三、构筑学科平台
学科平台是加强学科建设和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是学科组织活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载体,在学科建设中起着条件保障作用,支撑着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良好的平台基地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准备了孵化器,为科研进步准备了物质条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所以学科平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
学科平台主要指“以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为核心,以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为特征,以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为使命的物质平台”[7]。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其次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一般指科技厅立项建设重点实验室,教育厅实验室一般称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我国目前最高层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厅设有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各省宣传部、科技厅等部门也设有人文社科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体系主要包括发改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学科平台是重点学科产学研结合的根据地,也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学校的重大项目、高水平成果和论文的产出都离不开学科平台的培育和支持。可以说,学科平台是重点学科成长发展的摇篮。一流的学科要求有一流的工作条件和一流的研究平台。一流的工作条件是指为学科团队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创造的适合学科发展要求的工作条件和设备,一流的研究平台是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研究手段和畅通的获取学术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渠道。
四、创新管理机制
重点学科管理机制体现了“重点学科建设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的关系,是对
重点学科建设过程属性的抽象概括”[8]。如前所述,重点学科建设系统内部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学术梯队、学科平台以及科研成果等人、财、物要素。创新重点学科管理,构建长效机制,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的全面实现。
一要加强领导。重点学科建设作为龙头,必须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实施校长“一把手工程”负责制,切实把学科建设工作抓实、抓好。校长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要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和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正确处理好管理工作和学校发展的关系,把学科建设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二要完善管理制度。高校要制定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和一系列配套文件,要改革传统的组织模式,加强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符合一流学科建设要求的管理体制,消除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壁垒,打破高校现有的“占山头式”的学科组织结构模式,建立跨学校、跨领域、跨学科的资源共享、人员互聘、开放高效的协同创新平台。要健全学科动态管理机制,加强中期检查和期满考核,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达标替补”的动态管理模式,优胜劣汰、滚动发展。对意义重大、成效突出、发展前景好的学科,拨付后续经费或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对建设成效较差、后劲不足、缺乏活力的学科,要及时进行调整。
三要优化学科生态环境。要切实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术文化和环境,通过建立“学科特区”、“人才特区”、“改革试验区”等方式,在人、财、物等方面对重点学科给予倾斜支持。要坚持“三结合”原则,即学术自由和学科导向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社会需要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学科则一定要凝聚学科方向,形成合力,注重特色。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科成员干事创业、谋划发展的创新热情和活力。确保一切有利于学科建设的愿景得到实现,一切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做法得到支持,一切有利于学科建设的才智得到发挥,一切有利于学科建设的成果得到肯定。
四要推行绩效考核。成功的绩效考核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科团队的工作热情,增加学科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迸发出力量和干劲;反之,一个不注重绩效考核的团队,则人心涣散,矛盾重重,没有活力和发展前途。要创建奖优罚劣、监管与约束并存的管理体制,加强学科建设投入产出预期成效分析,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建设效益。在绩效考核制度的“指标体系”制定上,要按照学科梯队架构中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一般研究人员四个层次分别设定,指标体系要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避免大而无当、空洞无物。一个好的学科队伍绩效考核制度,必须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通过绩效考核进一步增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干事创业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科队伍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积极为学科团队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重点学科建设内涵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其中,学科方向是关键,学科团队是核心,学科平台是基础,管理机制是保障。凝炼研究方向,学科建设才有特色;打造团队,学科建设才有后劲;构筑平台,学科建设才有基础;创新管理机制,学科建设才有活力。而以上四点都是为科学研究和学位点建设服务的,以科技成果的产出和优秀人才培养为目标,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6]侯云霞.高校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管理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6).
[2][5]徐慢.论大学学科方向凝练的战略谋划[J].大学(学术版),2014,(4).
[3]孔建益,杨军.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策略:差异化发展与错位竞争[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4]邓圩,魏本貌,祝大伟,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力培育法治精神[N].人民日报,2014-11-17.
[7]张明光,李家祥,陈惠宁.地方高校学科平台建设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3,(6).
[8]覃希仲.论重点学科管理机制的创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4).
责任编辑:时娜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编号:2014CJY006)、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教师教育情境下我省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4240041075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梁晓丽,女,河南偃师人,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03-20
文章编号:1009-3192(2015)03-0109-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