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东北移民的片断记忆*
——稿本《调查东北移民日记》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2015-02-12王广义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

图书馆 2015年9期

王广义 张 宽(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 130012)

民国时期东北移民的片断记忆*
——稿本《调查东北移民日记》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王广义 张 宽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 130012)

〔摘 要〕王箬渔所撰《 调查东北移民日记初稿》(一、二、三册),系未付梓之民国时期调查日记。此日记记录了作者“九·一八”之前对中国东北移民的调查日程,生动地还原当时东北移民的生活,对近代东北社会史、国际关系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王箬渔 《 调查东北移民日记》 史料价值 编纂特点

笔者近日于南开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发现了《调查东北移民日记初稿》。仔细翻阅这些日记,发现所载内容不仅调查了东北移民情况,而且还记载了东北农民的基层生活、社会治安、国家关系等等。鉴于《调查东北移民日记初稿》(以下简称“《日记》”)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拟将其主要内容及其相关情况加以介绍,以供研究之用。

1 《日记》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由于《日记》前后没有说明,不能直接了解作者情况、调查时间和记录原则。但根据《日记》(二)(三)记述的是1930年10月15日-12月15日的事情;日记(一)记述的是1931年4月1日- 4月27日的事情;故该 《日记》所标顺序是有误的。调查地域为吉林东山里地区(今黑龙江省穆棱、东宁等地)。经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情况、研究内容等多重考证,确定该日记作者王箬渔实为王药雨[1],王药雨(1905-1979年),天津桃源沽人,著名中医师。自幼随祖父学习中医。1928年,被录用为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会调查员。1933年获天津中医师证书。“七·七”事变后,赴北平华北国医学院任教。同年,参加中国国医学会为正式会员。之后一直从事医学治疗和研究工作。国人熟知的小儿金丹片、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桑菊感冒片、霍香正气水等诸多家庭常备中成药方都是其研制的。

大量东北移民出现始于清代,20世纪后形成移民高潮。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被当时人们认为“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引起了中外关注。“东省移民运动,为今日一重要之民族的及国际的问题”[2],太平洋国际学会为此资助南开大学两项相关研究课题:张伯苓主持的“满洲移民问题之经济方面”(资助年限为1928-1929年)和何廉主持的“山东、河北人口向东北的迁移”(资助年限为1930-1932年)。作为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会的研究者王箬渔参与了何廉的研究。而该日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记录下来的。

2 《日记》的主要内容

《调查东北移民日记初稿》是以王箬渔为代表、赴东北实地调查的记录,真实地展现了东北移民及社会环境的面貌,为正确认识东北移民,提供了可靠资料,史料价值珍贵。与其他形式的“东北移民”资料相比,日记体的《日记》更真实、更细腻地介绍了作者所闻所见,是不可多得的移民史资料。现有关于东北移民的资料主要包括《东三省移民概况》、《内地移佃垦荒之商榷》等等,虽然也介绍了东北移民的情况,但在真实地反映移民情况方面不如《日记》。《日记》是实地调查的记录,所披露的信息更加基层和具体,可补其他资料之不足。

2.1 《日记》介绍了移民赴东三省的概况。

王箬渔等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吉林省的移民。吉林省移民主要来源于山东、河南和辽宁。移民原因是原籍出现灾祸,人多地少,无法生存。东北地广人稀,是移民的最佳选择。《日记》记录大规模的移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未经组织,单独移民,如“马桥河鲁民移入之动因,大抵由于原籍灾祸纵临,不能安生,转来此间,垦地做工以便生活”(1930年11月10);另一种是官方组织移民,即当灾情出现时,官方组织移民,如“辽宁省锦西县水灾急赈会……极贫民户调查竣事,撤移往吉黑各县就食已……一切共移人数二千五百七十口”、“豫省赈灾会拟移十万人至东北垦殖,现至与同尔各方面商洽进行”(1931年4月5日)。移民还有另一个原因,民国初至民国十三年,“东山里一带罂粟遍野,烟赌勃兴地面骤形发达,来此种烟或做小本营业者,颇不乏人迨……如鲁人赵发田与民十三自辽宁移此,即为种烟而来”(1930年11月10)。

山东移民的生活基础和生活条件一般不比辽宁移民,辽宁移民大都自带农具。吉辽两省地价差距悬殊,辽宁移民把原籍土地以高价卖出,获得丰厚积蓄,移来吉省以后,低价购买土地,如“因马桥河上等熟地每晌不过哈洋壹佰元,上等生荒每晌哈洋四十元”,“海城人王奎玉家有田地四晌,售价洋银两千八百元,每晌地价合七百元。迁居马桥河置地,可买上等熟地三十五晌,若买上等荒地能得八十八晌”(1930年11 月4日)。因此辽宁农民移居吉林省,一般较为富庶。山东移民移居吉省后,主要以工作为生或以佃农或自耕农为生。以工作为生大都是单身移民,“乃系一部分无资移民,初到时必经之境况。此种移民于初来时,大抵为独身一人,先以工作粗工为生”,主要原因是“有变换的循环式的生活,单身移民颇能相安”(1930年11月26日),而且,单身生活没有经济压力;而以佃农或自耕农为生者多为有家眷者,因原籍灾祸无法生存,故携家眷投奔亲戚,这些移民暂时做工,待到春天再想办法种地。携眷者以佃农或自耕农为生,主要是因为“东省生活程度甚低,而生活费甚高”(1930年11 月26日),单纯的依靠做工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农工又主要是分为粗工和细工,所谓精工,就是靠技术获得报酬,报酬要高于粗工,如木匠、瓦匠等;粗工则与精工相反,是靠力气获得报酬,酬劳也会低于精工,如脚夫、伐木工等。

2.2 《日记》揭示了东北政治生态和国际环境

民国时期东北农村基层组织涣散,国家对农村基层控制力较为薄弱。作为中央与地方、上层与民众的中介,税吏、警察、农会、商人等通过各种方法欺压剥削农民,掠取钱财。《日记》记述这些人的种种恶行(1930 年12月3日)。除此之外,移民也遭受士兵的压榨。调查员看到士兵闯入民宅,“勒令该户供给人食及马,来势甚凶”。虽然供应了,“且骂不绝声,处处蛮横,农民不敢与较”。此种事实常于农村见之,甚至农民不怕匪,而怕兵, “盖匪徒招牌鲜明,有时且讲交情,而兵则理直气壮取夺,或甚于匪也”(1930年11月18日) 。由于东北地区毗邻俄国,俄对我国东三省觊觎已久,故此地移民也会受到俄国侵扰。“公司田地……常被强邻蚕食。前此,有多年元老佃户,竟为俄人驱逐”(1931 年4月10日)。俄人侵占我国土地,驱逐我国居民,县政府不但不保护我国居民,还替俄国人说话,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国力羸弱,移民百姓倍受欺凌的事实。“俄飞机常来国境掷炸弹于官署营盘等处,我方无以抵御,大多数兵士见敌人则胆怯,而病商扰民时则凶恶如狼虎”(1930年12月26日),有如此官兵,也是国之悲哀。

这一时期正值“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加紧了对我国的侵略,修建铁路,如吉会路全线完工后,我国面临的危机,即“完成日本侵略荡蒙之铁路网;破坏我国纵贯计划铁路网;吸收东北省北部物产;便于施行间接移民政策;利于作战之行动;造成立于日本之欧亚交通要道,使日本树一东亚称霸之根据”(1931年4月12日)。这时期,为了侵略准备,日本大量移民东北。据王箬渔等调查,日本人在吉林省延吉一带最多,“男八百七十七人,女六百七十九人,共计一千五百五十六人”(1930年12月12日)。

2.3 《日记》详细反映了东北地区严重的社会问题

首先是匪患横行。在调查刚开始时,就指出“中东西线常有中俄匪患,其治安状况似逊于东线至松花江下游小兴安岭一带”(1931年4月3日)。在调查团刚到东北,王箬渔就在报纸上读到“是月廿七日晚七时五十分,小绥芬河附近第十八基洛米突小站,闯入华匪四人、俄匪二人,希图抢劫”(1931年4月5日)。匪患还包括俄匪。《日记》多次提及:匪患使得民不聊生。有些农民为了生存和免遭土匪迫害加入土匪行列,“如通信员报告所述,为匪尚可暂求生存且可身免绑架,故强梁而不乐坐以待毙者则趋于匪,各种枪会也、匪也、民团,也其本质一耳,皆为生存挣扎之可怜虫”(1930 年11月5日),令作者感到痛心。而且介绍了土匪的组织机构:“少数边氓流落该境,以占山为王之形式,作杀人劫舍之勾当。陌生人身临境内,常难生还。故至经为农营商之人,咸怀戒心,不敢轻入。彼等亦有组织为首者,谓之‘大当家的’、‘二当家的’、‘大爷’、‘二爷’。参密勿者谓之‘字匠’,司财政者谓之‘水柜’,掌揖捕者名曰‘铁腿’,任意胡为,无法无天”(1931年4 月16日)。土匪横行霸道直到民国十三年,“李振声旅长来东山里驻防禁烟清匪,地方始靖”。

其次是鸦片泛滥,赌博盛行。此种情形始于“张宗昌率军驻防于绥芬河,烟禁大开,罂粟遍野。游民蝟集,嫦赌齐兴”,“彼时罂粟遍地,山里山外鲜植五谷”(1931 年4月10日)。农闲时节,农民大都以烟酒鸦片赌博消磨时光和金钱,王箬渔称之为“生趣枯竭至于极点,是以最下等之刺激性的娱乐反横行于乡间,海洛因之剧毒遂化为红绿黄灰白五色金丹,以吸耗人民精髓,而土娼跋扈梅毒流行,亦遂为乡间特色”(1930年11 月5日)。民国十三年,禁烟。游民无法立足,只能移居别处,曾经兴盛的地方也变得萧条。诚然,开烟禁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其对人民意志消磨,身体摧残之害处,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从长远利害来看,禁烟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发展,国家富强。

再次就是迷信盛行。在科学技术落后和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时代, 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 对外界及科学知识缺乏了解,民众在别无选择时选择了向神灵乞佑, 祈神求丰,移民来东北垦荒的同时,也将神灵信仰移植到东北,里面不乏迷信色彩。《日记》记载穆棱马桥河农民以“断食”、“烧符”的方法治病(1931年4月12日)等等。当时农民信奉各种教派,如“红枪会、黄沙会、黑枪会……”,且“一县之内在此等会者竟占全人口之半……盖其迷信神权,乃出于不得已及无聊,赖非其果,愚也,诚以人类本能首欲求生”(1930年11月5日),这恰恰是反映我国教育落后,人民未能完全接受科学思想的教化。

2.4 《日记》详细反映了东北的经济情况

《日记》中,王箬渔屡次提到东北物价较天津高。如“到中东站小铺购布制亲衣一件,实价哈洋三元九角。约合现洋三元一角,强较天津物价贵一元之谱。”(1931年4月1日)再如“计小苹果一磅,价哈洋四角五分,葡萄干一磅,价哈洋六角五分,尚有其他杂食价均不贱。”(1931年4月4号)对了解当时东北物价情况很有帮助,提及的哈洋、现洋、吉大洋、国币等多种货币,可以根据文中信息,推算几种货币之间的比率。可以看出,当时国家的货币不统一,且混乱,反映出国家政局的不稳定。其时,由于苛捐杂税很多,如“大租”、“警、学费特别捐”、“保卫团丁垧会费”、“军队应摊谷草、木柈、积谷费”等(1930年12月1日),作者列举的一普通佃户的收支状况,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豆价奇跌,农民入不敷出的生活困窘(1930年11月19日)。

《日记》大篇幅地记述了东北农民的租佃和雇佣等生产关系[3],如佃户租地对于地主之报酬约分纳谷、纳钱两种……至缴纳时期约分上打租及下打租两种(1930 年11月4日)、雇农工资分地劳金和钱劳金(1930年 11月25日)等。因为东北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所以很多移民来到东北,租佃和雇佣等生产关系普遍存在,“携眷同来之移民其做工多为暂时的,而无眷者则比较永久,因之携眷者多为佃农或自耕农,而单身者多为劳农或劳工”(1930年11月26日)。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还有借贷关系,“农民本有地或粮食,但多于商家赊货。还欠时押出亦有粮食未熟时,长期买青者,债权人便无办法”(1931年4月22日)。

这时期东北农产品商品化较高,易受国内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东省,尤其北部,以大豆为主要农产。收获后即出售,甚至于未熟时,先已卖青者且悉数售罄,绝少存留。即来年籽种常须临时外购,其主因不外货币缺乏,其副因乃习俗所致。故东省农产为‘商品化’与内地自给自足之农村经济不相同”(1931年4月25日)。东三省的农作物以大豆为主,农民因经济拮据,往往在大豆未熟的时候就将全部大豆卖出。“由于在东北地区栽种的大部分是商品粮,这些新移民就受到土地契约人和中间人的剥削。”根据《日记》能够了解,1931年前后,东北大豆价格、销量大幅下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3 《日记》的学术价值

3.1 保存了原始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在 《日记》中,珠河县教育局委员李子荷向作者提供的过期日商当铺当票(1930年11月3日),作者有原样列出;还有由穆棱县马桥河乡农会赠与作者的租帖(1930年12月1日)[4],皆可了解当时租契中的一些条文。王药雨的《东三省租佃制度》(1934年)、《东北农村卖青制度》(1937年)、《东三省垧之差异》等皆是充分利用日记的原始资料,所进行的深入研究。

3.2 《日记》反映了实地调查的方法和态度

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会会长何廉在主持的“山东、河北人口向东北的迁移”项目时候即进行移民迁入地“东北移民区域农业经济调查”(1929-1931年)[5],又进行移民原籍地“山东移民原籍之农业经济调查”[6](1932年)。双向研究,既研究迁出地(山东、河南)“迁移的人们为什么离开自己的家园”,也研究迁入地(东北地区)移民“在东北地区居于什么样的环境”。作者积极参与这一互动双向的研究,在东北调查之后又在山东、河北等地进行调查,写出《山东农民离村的一个检讨》、《河北高阳县旧城村实地调查》、《近五十年来山东益都县五十个农村的农户和耕地所有权之变迁》等相关文章,有的还引用前期东北调查资料,包括《日记》的一些内容。表明大多数移民“是由于匪盗横行、打架斗殴、连年内战、苛捐杂税、高利贷而被迫背井离乡的”。而移民到了东北地区以后由于政治环境依旧,“少数人迁移带来的微小好处几乎立即被人口的增长所吞没”。同时,同样的势力也控制着东北地区,结果移民们在其新居中的生活并不见改善。因此在研究东北移民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研究构成中国乡村社会的经济与政治机构,是极为重要的”[7]。调查所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经过科学的量化分析,最终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

南开经济研究所在研究东北移民问题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实地调查研究,“欲洞明真相,非实地调查不为功”,该所在东北地区设立了试验场并派专人长期驻守以获得有效的信息。统计和调查也成为南开经济研究所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成为中国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基础。在具体调查中为预防流弊计,乃于调查时采取“多面对照法”。此次调查移民家庭收支系采取“估计法”,“同人为审慎计,希冀于‘谅必律’原则下求一‘相近数’。至如何准确殊不敢,必惟可靠程度占十分之七八则敢自信”(1930年11月12日)。

从《日记》中,可以了解到王箬渔工作认真负责,调查时需要填移民调查表格,关于填写手续和填写内容,都是经过商榷之后的,而非随意填写,如“关于家具、农具数目、价值填写问题”、“关于出嫁女,依式填入移民生产与死亡调查表问题”(1930年11月7日),不确定的内容都是谈论后再决定怎样填写。“当时调查皆填草表面,回寓后一并整理”(1930年12月15日)。

王箬渔《调查东北移民日记初稿》原汁原味地记录了民国时期东北农村生活状况,为东北的移民研究留下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他和他的同事实地调查的态度和方法,也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王箬渔以及他的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会同仁对中国东北移民问题实地调查与研究刚刚有声有色的开始,却因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不得不戛然而止,令人遗憾!

(来稿时间:2015年4月)

参考文献及注释:

1.王药雨的《东三省租佃制度》、《东北农村卖青制度》、《东三省“晌”之差异》等文皆引用了《日记》的一些材料。

2.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经济统计季刊,1932,1(2):271

3.参照作者在日记资料基础上撰写的《东三省租佃制度》、《东北农村卖青制度》等文。

4.王药雨.东三省租佃制度.政治经济学报,1934,3(1):87

5.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如《东三省北部将来移民垦殖量之估计》、《东三省移民概况》、《民国以来东三省农业之发展》、《东省之租佃垦荒制度》、《东兴沿革及现状》等,集大成者当属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 。

6.见王药雨《山东农民离村的一个检讨》、《近二十年来山东益都县五十个农村的农户和耕地所有权之变更》等。

7.何廉.何廉回忆录.朱佑慈等,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73—74

〔分类号〕G256;K206.6

〔作者简介〕王广义(1972-),男,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东北史; 张宽(1992-),女,吉林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

*本文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近代以来东北地区人口与社会历史资料整理研究”(第49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博士扶持项目“近代东北交通与城市发展”(项目编号:2013BS24)、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计划 (项目编号:2015FRLX19)研究成果。

The Fragment Memory about the Northeast Immigr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Public of China—— New Found and Academic Value of the Manuscript A diary of the Research of Immigr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Wang Guangyi Zhang Kuan
( Marxism Institute , Jilin University )

〔Abstract 〕A Diary of the Research of Immigr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vol one,two,three) ,written by Wang Ruoyu that has not been published and the research diar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public of China. The diary recorded vividly the investigation schedule about Immigr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before the Mukden Incident and restituted the live of the Immigration in the Northeast. It was also reference value to research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history of Northeast Society in Modern times.

〔Keywords〕Wang Ruoyu A Diary of the Research of Immigration into Northeast China Value of historical data Compiling characteris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