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道提纲》著述考

2015-02-12李贞台州学院图书馆浙江临海317000

图书馆学刊 2015年3期

李贞(台州学院图书馆,浙江临海317000)



《水道提纲》著述考

李贞
(台州学院图书馆,浙江临海317000)

[摘要]《水道提纲》是齐召南的代表作。齐召南撰写《水道提纲》,与他参修康熙《大清一统志》有着密切的关系。齐召南实际上是《大清一统志》后期阶段的总修,对资料的全面掌握,为他撰写《水道提纲》打下了基础。康熙年间,全国性的经纬度测绘为齐召南《水道提纲》中的水系分布提供了准确的方位定位。

[关键词]齐召南《水道提纲》著述考证

[分类号]K290.1/.7

《水道提纲》是齐召南的著作,齐召南(1703~1768年),浙江天台人,乾隆元年(1736年),诏举博学鸿词。齐召南参与多种大型著作的著述和图书整理工作,他参与过的图书整理、著述有《历代帝王表》《后汉公卿表》《大清一统志》《明史纲目》《续文献通考》《礼记》《汉书考证》等,自己的诗文集有《宝纶堂文钞》8卷、《宝纶堂诗钞》6卷。

齐召南自著的《水道提纲》28卷是其代表作,也是齐召南最为自负的著作,“先生存日尝欲表进之,不果。临殁喃喃叮嘱,谓予一生功名事业如浮云,然可弗朽者,独此耳,勿佚也。”[1]齐召南最为遗憾的事,就是他生前未能亲自将《水道提纲》稿本进献给朝廷。

1《水道提纲》著述缘起及过程

《水道提纲》的撰述,与齐召南参修《大清一统志》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当说,齐召南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纂修,是在后期阶段,他实际上是《大清一统志》最后的统稿人。《大清一统志》自康熙二十五年开始修纂,中间经历了多位总裁,雍正末开始,总裁换为齐召南的老师任兰枝。史载任兰枝于雍正十一年任一统志馆总裁。乾隆元年十月初八日,齐召南充《大清一统志》纂修官,当时一统志馆就设在任兰枝的家中,与修人员中,齐召南、胡天游、方超然借住在任兰枝家,张湄、张映辰、胡定、夏之蓉、邓时敏5人则辰入酉出[2]。还有一些人不定时参与一统志编修,有陶正靖、万松龄、孙灏、任应烈等。此前,与修一统志的杨椿、王峻向齐召南提议,要齐召南利用在馆期间,修一部全国水道方面的著作,“盖在《一统志》纂修时,同馆前辈杨农先、王次山两先生,相与议论,谓天文地理之书,愈久愈详,惟水道未有全书。郦道元《水经注》徵引虽博雅,而疏漏踳驳,亦复不免于今。而欲成一大书,非君莫属。次山,先生之座主也,承命旬日,构就海之一,则两前辈敛袵叹服。”[3]武进杨椿,雍正、乾隆间充任《明史》《一统志》《国史》3馆纂修官,对康熙《大清一统志》的早期纂修贡献颇多。常熟王峻,在一统志馆期间,属稿《外藩蒙古志》未成,后回原籍。齐召南入馆后,撰写《大清一统志》中的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云南6省内容,最难写的蒙古外藩及蒙古属国亦为齐召南创稿。在康熙《大清一统志》卷首所列的123人中(只计总裁和纂修。卷首职臣名单中,实际上有些重要人物没有列入,如陈廷敬、韩菼、徐乾学,及徐乾学聘请的顾祖禹、阎若璩、胡渭等,都不在此名单中),齐召南贡献最大,尤其是外藩蒙古及其属国志,这部分内容在齐召南入馆前经历多人之手而未备,最终由齐召南完稿。

《大清一统志》在康熙、雍正年间迟迟不能完稿,其中的外藩蒙古志、徐乾学本和韩菼本都没有完成。徐乾学在上奏中提到未能尽快完成《大清一统志》的原因,一是“盛京边外所辖地方及奉贡诸郡,凡沿革、风俗、山川、物产无有故牍可稽”,一是“本朝人物,凡朝廷恩恤大臣,及德行卓绝者,理应采录。但臣愚昧浅见,不敢轻为出入,应俟在馆诸臣公同酌定。”[4]齐召南的老师王峻于雍正三年至乾隆三年间任《大清一统志》纂修官,打算编纂外藩蒙古志,因丁忧而回原籍[5]。齐召南接替王峻,专辑外藩蒙古诸部的资料,成《外藩蒙古志》。

齐召南完成这部分内容后,有《一统志外藩蒙古属国书总序》《外藩蒙古五十一旗序》,述其编写原委。梳理《外藩蒙古部》内容,可见齐召南所引书目,主要有《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魏书》《北史》《唐书》《十六国春秋》《辽史》《金史》《明史》《水经注》《太平寰宇记》《文献通考》《明一统志》雍正朝《大清会典》等。在蒙古五十一旗中,每旗下有“山川”一门,对每一期辖区内的重要山脉和河流都作了详细的介绍,这些资料是后来齐召南撰写《水道提纲》一书的重要资料来源。

齐召南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大清一统志》中的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云南6省内容及《外藩蒙古志》,与当时各省上交了省志或者一些府州的地方志有关。康熙年间,各省修通志约19部,府州县志1354种,雍正八年至乾隆六年间,各省又重修省志18部[6],这些为最终修成康熙《大清一统志》打下了坚实基础。不过,《蒙古外藩志》部分,历康熙、雍正年间一直未能完成,直到齐召南接手,才完成这一部分的写作。

齐召南在撰写《水道提纲》时,充分地利用了最新的经纬度测量的数据,这算得上是一个创新。康雍乾时期是中国测量史上的一个鼎峰期,利用西方经纬度测量方法对全国进行了首次测量,这在当时的亚洲是第一次。康熙年间,在全国共测得经纬点641个,基本上完成了除新疆、西藏之外的全国经纬度测量[7],最终成果就是《皇舆全览图》。第二幅《皇舆全览图》成于康熙末年,这副地图仅缺西域部分。在28卷的《水道提纲》中,齐召南使用经纬度对河流进行定位标注。在朝廷期间,齐召南终日查看康熙《皇舆全览图》,收集整理资料,以备撰写《水道提纲》。不过,齐召南于十四年48岁时因为坠马离开官场时,西藏只完成部分测绘,哈密以西的新疆尚未进行经纬度测量,因为这时的新疆尚未纳入大清版图。乾隆二十至二十二年间,平定准噶尔时,乾隆帝才对哈密以西的吐鲁番、伊犁等西域地区进行了两次系统的测绘,乾隆二十一年,何国宗、明安图等测量伊犁等地[8]。乾隆二十四年,明安图、傅作霖等至南疆哈密至巴尔喀什湖等地测绘[9]。在新疆实地测绘的基础上,乾隆二十六年,何国宗、刘统勋编绘成了《西域图志》1卷,乾隆二十八年,齐召南亦完成《水道提纲》一书。有理由认为,齐召南的《西域诸水》部分,没有参考《西域图志》一书,齐召南回原籍之后,有两次到京城,一次是乾隆二十六年,齐召南入京恭祝皇太后七十大寿[10]。一次是齐召南的堂兄齐周华文字狱案发后,齐召南受牵连,于乾隆三十三年被逮入京。齐召南《水道提纲》的资料主要是他在朝做官时收集好的,并已经完成部分手稿。齐召南在其《水道提纲》序言中也说:“臣初久在志馆,考校图籍于直省外。又专辑外藩蒙古属国诸部道里翔实,是以志成之后,亦尝条其水道。惟图无可据者,阙之。及蒙恩归台山,杜门无事,养病余暇时,检箧中旧稿,次第编录,共成二十八卷。”[11]将《水道提纲》之《西域诸水》与《钦定西域图志》之地名作比较,发现两者中相同的地名非常之少。齐召南的《西域诸水》比较简略,译名不规范。《西域图志》是官修,动用了大量的力量进行实地考察、测绘,翻译的地名很规范。齐召南在最后统稿《大清一统志》时,虽然这时西域不在大清统治之下,但齐氏将西域部分附在吐鲁番的卷末,即卷三百五十一之《附录:西域古迹》,所征引资料主要有《汉书》《后汉书》《魏书》《唐书》《续文献通考》等,说明齐召南在面对西域问题时,至少在文献上做足了功夫,这为他后来撰写《西域诸水》打下了牢固的文献基础。

2《水道提纲》的版本、学术意义

关于《水道提纲》的卷数,齐召南的自序写于乾隆二十六年,说是28卷。但《齐侍郎年谱》(实为齐召南自撰年谱)乾隆二十六年,没有提及完成《水道提纲》一事。倒是乾隆二十八年,《齐侍郎年谱》中提到“是年,所编《水道提纲》三十卷成”[12]。现在见到的《水道提纲》各种版本都是28卷,而齐召南在自撰年谱中说是30卷。另外,杭世骏在《资政大夫礼部右侍郎齐公墓志铭》,袁枚在《原任礼部侍郎齐公墓志铭》,秦瀛在《礼部侍郎天台齐公墓表》中,亦说《水道提纲》是30卷。齐召南何以在自序中说是28卷,而在《齐侍郎年谱》中说是30卷,这里只能作一个推测。《水道提纲》应当说在乾隆二十六年就已经完成,齐召南已经作了自序,故说是28卷。而就在此年,齐召南入京为皇太后祝寿,应当知道《西域图志》的编纂情况。回浙之后,可能对《水道提纲》做过修订,增加了两卷内容,所以齐召南在《齐侍郎年谱》中说是30卷内容。到底情况如何,已无从知晓。四库抄本及戴本分别从齐召南之原稿而来,这两个版本的处理,都经过齐召南之子齐式迁之手,应当是做过整理后依28卷定稿的。

《水道提纲》成书于乾隆二十六年,首次刊刻于乾隆四十一年,距成书16年,距齐召南卒时是9年。乾隆三十七年,也就是齐召南卒后5年,乾隆帝命搜访遗书,齐召南之子齐式迁以稿进呈,次年四库开馆,被收录入四库全书。《水道提纲》虽然被收录入四库,但流传不广。直到乾隆四十一年,由其弟子戴殿海、戴殿泗兄弟等刊刻之后,才广为流传。为刊刻《水道提纲》,当时戚学标有《募刻齐息园先生水道提纲启(代桐城张祭酒)》,专门募集资金,此募款启事是由戚学标代笔,收录在戚学标之《鹤泉文钞》卷下中。这一刻本就是杭州传经书屋版,有天度表,在《水道提纲》所有的刻本中,初刻本是最好的。

在初刻本之后102年,即光绪四年(1878年),有徐士銮刻本,即霞城精舍刻本(徐士銮,天津人,同治十二年,出任台州知府,至光绪七年卸任)。其他刻本有光绪五年(1879年)的宏达堂刻本、光绪七年(1881年)的上海文瑞楼铅印本、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湖北崇德书局刻本、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湖南船山书局重刻巾箱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新化三味书室刻本[13]。

《水道提纲》的意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的非常清楚:“历代史书各志地理,而水道则自《水经》以外无专书,郭璞所注久佚不传,郦道元所注详于北而略于南,且距今千载,陵谷改移,即所述北方诸水,亦多非其旧。国初余姚黄宗羲作《今水经》一卷,篇幅寥寥,才具梗概,不足以资考证。……召南所叙,不以郡邑为分,惟以巨川为纲,而所会众流为之目,故曰《提纲》。大抵源流分合方隅曲折,统以今日水道为主,不屑屑附会于古义。而沿革同异,亦即互见于其间。”[14]就中国水道记载来讲,当然是地方志的记载最为详细,地方志通常有“山川”一门,专门对一地的山脉、河流湖泊是大小巨细全部记录。但地方志的记载有明显的不足,虽然详细,但不见全貌,若是一条河流或大的湖泊跨不同的政区的话,就无法对这一河湖的全貌作了解。齐召南就是基于这一考虑,在叙述一个水系时,不以政区为限,而是以水系流域为主线,对支流进行全面的叙述,这样对全国的水系有整体的概念。

《水道提纲》最大的成就是记载大清版图最大时期的水系,将大清版图范围内的水系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郦道元的《水经注》虽然在水系记录上超越当时的国界,有些记载了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境内的河流,如郦道元引用释法显提到的蒲那般河,就是印度的恒河,又引用《释氏西域记》中的萨罕水,即今巴基斯坦的索安河。郦道元谈到西域的河流,只是在梳理黄河水系时,顺带引用《汉书·地理志》《法显传》等,但其并不是将西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谈西域水系的。郦道元所系统梳理的水系,以汉族人居住的地域为主。相较于《水经注》,齐召南《水道提纲》中涉及的水系要广泛得多,地域上东北到库页岛,北方直到外蒙古,西北至巴尔喀什湖,西南至云南、西藏,东南至台湾。尤其是西域,齐召南在朝廷撰写《大清一统志》期间,对尚不在大清控制下的哈密以西的历史资料颇有研究,阿克敦多年西征西域,于乾隆三年出使西域,他对西域不清楚的地方,专门问询齐召南,齐召南有《答阿侍郎问“尝踰哈密北天山地名碑岭积雪中见断碑有唐贞观字,此何碑也?问土人皆不知,〈西域志〉亦阙如也”》《阿问:“据〈元史〉都始穷河源在星宿海,然则自元以前,并无大昆仑者,神禹道河、积石,固近在河州耶”》[15]。齐召南在撰写《水道提纲》时,乾隆帝正在平定西域的过程中,同时,乾隆帝也加紧对西域的地理测绘工作,《西域图志》亦在稍晚进行。在《大清一统志》中,西域部分只是作为附录附在吐鲁番之后,原因是朝廷正在对西域用兵,当时的西域并非大清的政区。《水道提纲》卷二十八是《西域诸水》,有理由认为齐召南最后才将这部分内容补上。齐召南虽然于乾隆十五年回原籍,于乾隆二十年到杭州执教敷文书院,应当说他一直都在关注西域问题。清朝最后统一西域是在乾隆二十五年,齐召南于是年春有《庚辰春,闻西征大捷,拓地数万里,奉旨班师,奏凯之庆,集杜句志喜》10首[16],又有《平定西域颂》[17]。鉴于朝廷最终解决了西域问题,齐召南对自己的写作计划作出修改,不再如《大清一统志》那样处理西域,而是专门有《西域诸水》一章。尽管齐召南没有官方关于西域的最新资料,但他仍然能够借用历史上已有的文献资料,对西域诸水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这样《水道提纲》才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参考文献:

[1]戚学标.鹤泉文钞(卷下)·募刻齐息园先生水道提纲启(代桐城张祭酒)[M].续修四库全书1462册嘉庆五年刻本,403(下).

[2]齐召南.宝纶堂诗钞·志馆口占呈邓逊可同年时敏卷三[M].续修四库全书1428册嘉庆二年刻本,608(下). [3]阮学浚.水道提纲·水道提纲序(卷首)[M].传经书屋藏版,乾隆四十一年.

[4]徐乾学.憺园集·再上备陈修书事宜疏卷十[M].续修四库全书1412册康熙刻冠山堂印本,446.

[5]齐召南.宝纶堂诗钞·志馆修外藩属国书呈同馆诸公得占字卷三[M].续修四库全书1428册嘉庆二年刻本,609(上).

[6]杜瑜.《异域录》与《大清一统志》·为何三修《大清一统志》[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183.

[7]杜瑜.《异域录》与《大清一统志》·康熙乾隆间大地测量[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98.

[8]高宗实录·乾隆二十年六月(上)卷四百九十[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第15册,1986:163(下).

[9]高宗实录·乾隆二十四年五月(上)卷五百八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第16册,1986:497(上).

[10]齐召南.宝纶堂续集·皇太后七旬万寿赋卷一[M].清代诗文集汇编揅古斋刻本,357.

[11]齐召南.水道提纲·水道提纲序(卷首)[M].传经书屋藏版,乾隆四十一年.

[12]齐中嵚.齐侍郎年谱[M].浙江省图书馆藏抄本.

[13]杨东,等.湖南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录(史部)[M].北京:线装书局,2007:1042-1043.

[1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九史部二十五[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382.

[15]齐召南.宝纶堂文钞答阿侍郎问卷七[M].续修四库全书1428册嘉庆二年刻本,564(上).

[16]齐召南.宝纶堂集古录卷八[M].揅古斋刻本,9(下).

[17]齐召南.宝纶堂文钞卷七[M].续修四库全书1428册嘉庆二年刻本,556(下).

李贞女,1973年生。本科学历,馆员。

收稿日期:(2014-10-22;责编: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