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5-02-12王景伟
王景伟
大庆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大庆 163712
心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王景伟
大庆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大庆 163712
目的探讨和分析适合老年糖尿病(DM)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于该院住院的老年DM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83例,对照组33例。干预组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理疾病发生率,在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糖尿病;心理问题;护理对策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DM的发病率不断提高,我国老年DM人明显增多,如何有效的降低老年DM患者的发病率以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已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DM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83例,对照组33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7±3.5)岁,病程3~31年,患者有不同程度眼底、肾脏、心脏等并发症,均无急性并发症及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无意识障碍。
2 心理问题
2.1 焦虑、恐惧心理
焦虑心理反应是老年DM人常见的心理变化,常因为知道了这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对DM病因、并发症了解不够,担心因患病而长期影响子女的工作和生活、加重生活负担等,常引起较强烈的紧张不安和忧虑。又因惧怕死亡,出现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而影响DM的治疗和恢复,加重DM病情[1]。
2.2 悲观、抑郁心理
老年DM病人常伴发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眼底病变、冠心病、DM肾病、脑梗塞等,常合并高血脂、高血压等,因此,其在确诊DM时,往往会产生自卑、忧郁、悲观等心理表现[2],容易悲观失望,对治疗不配合,对未来失去信心。还有部分老年DM病人无法接受现实,产生回避心理,不接受疾病诊断,以自己的主观感觉否认疾病的存在,拒绝治疗,对医护人员提出苛刻要求,即使反复解释仍然是半信半疑,存在明显的侥幸心理[3]。而有的病人患DM后,易出现厌烦、急躁、易怒,甚至拒绝治疗。
2.3 孤独、失望心理
老年患者一经确诊DM会产生恐惧心理,常表现为失眠、烦躁、情绪低落、孤独和回避等消极心理。因DM不可治愈,且患病时间长,随病程进展,并发症逐渐增多,治疗效果不佳者,他们对治疗用药产生对立态度,认为无药可医,自暴自弃,对治愈感到无望,甚至拒绝治疗。对人生充满悲观失望的情绪,不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2.4 轻视、放任心理
常见于教育水平低、DM早期和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患者,认为对身体影响不大,不愿改变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还有的患者不知DM会产生的危害,对疾病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治疗稍见效就不坚持服药或控制饮食。这类患者因对病情认识不足或放弃治疗,不能配合医生治疗,不利于病情。
3 护理对策
3.1 健康教育、宣教
患者入院后,向其讲解DM相关知识,让患者知道DM是常见疾病,其最主要的危害是各种急慢性并发症,重者甚至丧失自理能力。目前尚无法根治,告知控制饮食、控制血糖等的重要性,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等相关指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积极配合治疗。
3.2 针对性心理护理
3.2.1 焦虑尧恐惧心理与患者进行耐心细致沟通,运用语言技巧进行心理疏导,表示理解患者痛苦,使其在关爱的氛围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感到被理解、尊重、关怀,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保持良好稳定情绪。
3.2.2 悲观尧抑郁心理给病人以语言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告诉患者DM虽不能根治,但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科学用药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耐心的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悲观、愤怒和失望的情绪。DM治疗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坚定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2.3 孤独尧失望心理对于这类患者首先用温和的语言、丰富的医疗知识取得患者的信赖,主动与其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尽可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增加其安全感,让患者感觉处在温暖的大家庭中,不再孤单,从而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克服冷漠孤独和回避的心理现象。
3.2.4 轻视尧放任心理耐心细致地介绍有关DM及并发症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意识到DM的危害,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自我约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帮助其克服淡化心理。可列举一些实例,使其改变对疾病及医护怀疑,拒绝治疗及满不在乎的心态。
4 讨论
老年DM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转归有明显影响,针对其焦虑、悲观、抑郁、孤独等不良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法,主动与患者交流,在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DM教育、心理疏导,使其正确对待所患疾病,可明显改善焦虑、抑郁等不灵心理状态。做好老年DM病人的心理护理对于病情的良性控制和有效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李明,董自娟.老年糖尿病患者56例的心理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0-181.
[2]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9(10)∶73.
[3]陈碧珍.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探析[J].现代护理,2013(10)∶161-162.
R473.5
A
1672-4062(2015)03(b)-0212-01
2014-12-10)
王景伟(1968-),女,黑龙江宾县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