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形态下的计划管理
2015-02-12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南昌330096
杨 丹(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 南昌 330096)
新经济形态下的计划管理
杨 丹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 南昌 330096)
在当前新的经济形态下,计划的作用尤为显著。综述了计划的作用、计划的层级、计划的原则、计划的制定以及不确定性带来的不良影响等,并对比较重要的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及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之间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剖析。
计划的作用;计划的层级;计划的制定;不确定性带来的不良影响;生产计划;采购计划
1 引言
在当前新的经济形态下,计划显得尤为重要,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不同形式所表达的、组织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行动方式等的管理文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任何一项经营活动都不能处于盲目或盲动的状态,其各项经营效果必须确保可控。计划、组织、控制,是管理的三项职能,而计划则是管理工作之先,开展一项工作,首先要有计划,其次才会有后续的组织、控制。计划的重要性渗透于整个组织经营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经营的全过程。
2 计划的作用
有了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这样才会增强大家工作的主动性,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2.1 计划能确保组织成员围绕组织目标开展工作
计划工作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计划制定后,工作目标得以明确,这些目标为组织内的各级成员指明了组织的发展方向,使全体成员的行动均能围绕既定目标来开展[2]。首先,从时间维度上来讲,计划把决策时所确立的各项组织目标及行动方式分解为不同时间段内的具体目标及行动安排;其次,从空间维度上来讲,计划把决策所确立的组织目标及行动方式,分解为组织内部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成员的分目标及其行动安排。一般来说,组织的管理人员都习惯于专注当前问题,而计划则可以让他们充分考虑未来。除此之外,组织目标也能对其成员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计划明确了组织的奋斗目标,计划的制定也是一个对员工进行动员的过程,通过制定各级计划,鼓励成员为实现组织的各项目标而奋斗。
2.2 计划能使整个组织的经营更为有效
众所周知,计划在管理中具有预见性,同时,它还对管理的执行和控制具有指导性。计划为下属提供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一个科学而周密的计划,包括做什么、做多少、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具体步骤计划等等,能有效地避免走弯路;计划包括某一步具体用什么方法,某个问题具体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精力的浪费,同时提高工作的质量和工作的效率[3],使整个组织的经营过程更为有效。
2.3 计划便于管理人员对组织进行控制
计划工作是一项将组织的活动系统化的工作,通过制定计划,使整个组织的各项工作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便于发挥整体优势。计划确定了组织的目标和具体的行动方案,使整个组织的活动更加有序、和谐,可有效避免盲动和各种不协调带来的损失。且计划还有助于用最短时间完成工作,减少停滞和等待的时间,有助于更加地合理使用与控制资源。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及指标体系也为管理人员开展管理活动提供了控制标准,可用于衡量管理和工作效率。
3 计划的层级
组织内有各种各样的计划,而这些计划是分层次的,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层计划与作业层计划等三个层次。其中,战略层计划涉及产品研发方向,生产规模,技术水平,新设备、产线的建造等;战术层计划则是立足现有资源,制定所从事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应达到的目标,例如产量、品种以及产值和利润等等;作业层计划是指确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安排。从战略层计划到作业层计划,计划期越来越短,计划的时间单位也越来越细,覆盖的空间范围也越来越小,计划内容也越来越详细,计划中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小[4]。
4 计划制定的原则
在计划的制定上必须需遵循SMART原则:
4.1 具体原则
计划必须是具体的:大计划要分阶段、分步骤制定,要准确分析执行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等等,制定周密的对策和行动方案。如果计划制定的越周密具体,就越可以减少执行中的沟通成本、各类干扰以及困惑。
4.2 可衡量原则
计划必须是可衡量的:计划的各阶段目标要可衡量,确保执行者能正确把握,以便掌控工作进度,并检查、跟踪及考核。
4.3 与组织目标一致的原则
计划必须与组织的目标一致的:计划要有针对性,要与组织要达成的目标保持一致。
4.4 可实现的原则
计划必须是可以实现的、可以操作的,是充分考虑了要完成目标的可行性的,是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后统一形成的,如果制定的计划不切实际,不仅浪费组织成员的时间和精力,引起他们的抱怨,还会影响计划执行,还会很大程度上引起员工的抱怨情绪,既达不到目的,还形成恶性循环[5]。
4.5 时间限制的原则
计划必须要有时间限制:计划里面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内容,必须规定完成时限,便于节点控制和按照既定进度推进。
5 计划的制定
5.1 计划管理的阶段
按照计划来管理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叫计划管理。计划管理是一个过程,一般包括计划编制、执行、检查和修正改进等四个阶段。计划管理涵盖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如生产、技术、人力资源、销售、设备、财务、成本、采购等等,计划管理不仅是计划部门的事,所有部门及单位都要配合计划的制定工作,提供相应素材,通过这四个阶段来进行计划管理[6],已完成最终目标。
5.2 计划制定的要素
具体可概括为5w2h。what:计划所指的是要完成什么工作,明确工作任务。who:计划要由哪些人去执行,明确工作任务的承担者。when:计划什么时候需执行到什么程度,明确工作任务的进度。where:在什么地方开展工作,明确工作开展地点、区域。why:为什么要执行这样做;明确工作起因、动机;how:怎么开展工作;明确工作方式方法;how many:完成多少工作;明确工作量。
5.3 滚动式计划的编制方法
滚动式计划是一种计划编制的新方法,编制滚动式计划时,首先将整个计划期分成几个时间段,其中,第一个时间段的计划为执行计划,后面几个时间段的计划为预测计划。执行计划编制比较具体,预测计划编制比较粗略。每经过一个时间段,就根据执行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组织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原来的预测计划进行修改完善,原预测计划中的第一个时间段计划顺延变成执行计划。滚动式计划能提高计划的连续性,使计划兼具严肃性和应变性。因为执行计划靠近计划编制时间,执行中变数少,一般能兑现,体现了计划的严肃性。而预测计划允许修改,又体现了计划的应变性。滚动式计划编制,能在第一时间段实施出现偏差时,以后各阶段随时进行调整,确保了计划的可执行性,避免计划成为一纸空文,流于形式。
6 消除不确定性及变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变化是绝对的,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我们的社会政策、经济走势、科学技术和人文观念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各类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变应变,适应各类不同变量。计划工作承担着预测变化并设法消除这种变化对组织产生不良后果的任务[1]。未来的不确定性要求计划根据已有的信息来分析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组织目标的关联度,制定出发生这种变化后所应采取的措施,以便减少变化对组织经营的造成的各类影响,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类混乱,并充分利用变化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当然,有些变化是无法预测的,计划时间越远,不确定性就越大,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所掌握的有关未来的信息有限,另一方面,偶然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但是,科学的预测工作可以把未来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进入技校学习的大部分都是文化基础知识差的初中毕业生,在中学时常常受到教师的歧视和同学的冷眼,家长对他们的期望也不高。进入技校是他们无奈的选择,自感低人一等,学习的困惑和心理的压力使之自信心严重缺失,导致自暴自弃,学无动力。其中也有许多人想奋发努力,将来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方向,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成天昏昏愕愕、焦燥不安、寻衅滋事,大部分是无所事事地混日子,逃课、上网吧现象严重等等。
7 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是现代生产型企业最重要的两个计划[7]:
7.1 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主要包括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的产量、品种和进度等。一个具有前瞻性、动态的生产计划,能强化计划的调控能力,增强对销售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能协调生产及其他部门的生产组织工作,确保生产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能对物料的到货情况和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预测,有利于有效控制库存、指导采购工作,使各类物料、产成品、半成品等各类库存降至最低,保障正常生产供应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占用。使企业各类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效能,例如合理安排,确保瓶颈设备能发挥出最大产能。能在生产执行之前就能准确的预测出每道工序的成本,有了这种预测,就可以在生产之前就进行一些成本规划,进而进行成本控制,形成成本计划,这样就可以跟成本统计进行比较,做到真正的精细成本管理。
7.2 采购计划
合格的采购计划一是能预估各类物料的数量、交付日期,防止断料,确保生产正常运行;二是能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和空间浪费;三是能配合生产、销售等计划的顺利执行;四是能配合企业资金运作、周转;五是指导采购作业。
采购计划如果没有依据生产计划制定,计划要求的数量多于生产的实际需求,物料来了就会形成库存积压或者呆滞;如果某一个物料少来了,其他的物料即使来的数量是准确的,还是会形成库存的积压。如果计划到货的时间早于生产的开工时间,也会形成库存积压。因此,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必须配套制定。生产计划如果进行了调整,采购计划通常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反之,如果采购计划的执行如果出现了偏差,生产计划也应该及时进行调整,否则就会出现脱节。
8 结语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计划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我们通过对计划的制定、执行、检查、修正的全程管理,能合理地利用组织的人财物力等各类资源,有效地协调组织内外各方面的生产经营等活动,确保企业的各项活动可预测、可掌控,使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参考文献:
[1]刘柏林. 浅析现代企业计划管理体系的构建[J]. 科技创业,2011(2):67-69.
[2]汤旭, 张一氢, TANG Xu. ZHANG Yi-qing企业计划管理的应用与实践[J]. 有色矿冶, 2007(2):53-55.
[3]朱金喆. 浅谈企业计划管理与企业关系[J]. 时代金融(下旬), 2012(9):123-126.
[4]周文略. 马毅敏基于矿业集团化经营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 2011(6):17-20.
[5]王贵平. 企业计划管理的功能浅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9):28-31.
[6]作者不详.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J].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2013(9):92-95.
[7]王艳东. 加强计划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 才智, 2013(12):99-102.
Planning Management under the New Economic F?
orm
YANG Dan
(Jiangxi Copper Corporation, Nanchang 330096, Jiangxi,China)
Under the current new economic form, the function of planning wa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The function, hierarchy, principle, formulation of plan and harmful influence caused by uncertainty of plan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lso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e important production plan and purchasing plan.
function of plan;hierarchy of plan;principle of plan;formulation of plan;harmful effects of uncertainty;production plan ;purchasing plan
F272.3
C
1009-3842(2015)03-0001-03
2015-04-17
杨丹(1981-),女,江西樟树人,经济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工作。E-mail:lypyd@jxc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