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形文字”说起
2015-02-11
古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没有创造文字,于是就模仿(mó fǎnɡ)事物的形状画画来记录事情,表达意思。后来,聪明的祖先们把图画简化,把形式固定下来,渐渐地演变成了最最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
汉字的来源就是象形文字。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许多汉字里看出事物的形象呢。下面,捺捺姐姐就以几组字为例,带大家认识“象形字”吧。
日(rì) 日就是太阳。从地球上看,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照亮大地。古人根据太阳的形状画一个圆圈来表示“日”。可太阳放射光芒啊,怎么表示呢?古人又在圆圈里画上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线,就创造了甲骨文的“日”字。后来经过了金文、小篆(zhuàn)等字体的演变,最后变成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楷(kǎi)体“日”字。
“日”也可以用来指白天,与“夜”相对;还可以指一天。
你会组词吗?今日、值日、每日、日子……还有很多哦!
旦(dàn) 旦的含义是天亮、早晨。聪明的小朋友知道了“旦”字的意思,又了解了“日”字的由来,只要细心观察甲骨文“旦”字的结构,一定已经猜到古人为什么这样创造“旦”字了吧?“旦”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边“日”字是太阳,下边一横是地面,表示太阳刚刚升起还没完全离开地面的样子,将天亮日出时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lín lí jìn zhì)。
那么每年公历1月1日为什么叫“元旦”呢?我来告诉大家吧!因为“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太阳刚出地平线之时。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组成“元旦”一词,表示新年的初始。
你会组词吗?元旦、旦夕、一旦,等等。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殷墟(yīn xū)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这种文字是古人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或兽骨上留下的,因而得名“甲骨文”。甲骨文的字形反映了我们祖先造字的许多道理,我们学习汉字时,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字的意义,可以从甲骨文里去寻找线索。下面我们再看一组字。
川(chuān) “川”字的书写非常简单,就是三条竖(shù)线。古人认为“川”是从江河湖泊(pō)中流出来的小溪(xī)水。甲骨文的字形很明显地表现出了这一点:三条弯曲的线,是不是很像蜿蜒(wān yán)的河流?两边是河岸,中间是流水。
随着文字的发展变化,“川”也用来指山间和高原之间的平地,比如“一马平川”。
州(zhōu) “州”字比“川”字多三点,这三点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州”的本义是水中的陆地。瞧!甲骨文中的“州”字中间,上下各有一条弯折的曲线,代表河水;正中是个小圆圈,代表陆地。在金文里,“陆地”那个部分就更明显了。到了小篆,表示河岸的线条被去掉了,只剩下水中陆地的形象,而且重复了三次,形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字形的基础。
后来,本义上的“州”被“洲”所取代,如沙洲、亚洲、欧(ōu)洲、五洲等;而“州”则被借用为行政(zhènɡ)单位的代称,现在常用作城市名称或地名,如神州、九州、广州、柳州、徐(xú)州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