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2014年改革新动向看2015年仪器仪表行业发展

2015-02-11孙柏林

仪器仪表用户 2015年1期
关键词:服务业科技经济

孙柏林

(中国自动化学会 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北京 100091)

0 引言

为了更好地部署在经济“新形态”下,2015年仪器仪表行业的各项工作,本文从2014年改革新动向、新政策出发,分析论证2015年仪器仪表行业工作发展方向,以期指导具体工作。

1 新常态 新飞跃,新常态孕育着革命性转变

新常态一词频繁地出现在2014年各种重要的文章(文件)里面。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全面深入地阐释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3个主要特点以及带来的4个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基于这一科学判断,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与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紧密结合,实现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这是对我国经济形势作出的重要判断,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应对挑战的信心能力。“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新阶段特征的综合性概括。“新常态”已成为当前最热的经济关键词。

何谓“新常态”?从字面上看,“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人们应当有什么样的速度观,人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稳增长?深化改革是适应新常态培育新方式的根本途径。经济新常态呼唤经济新形态。新常态、新特征,实质上就是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以改革姿态进入新常态,壮丽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家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015年,仍将面临许多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中高速增长”以及“提质增效”仍将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转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企业怎样谋求新发展是企业领导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2014年,面对我国整体经济下行的环境(国际经济低迷、传统市场疲软、产品更新换代、高端技术缺乏、人口红利消退、资源环境约束等等),经济下行压力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把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科学发展动力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以追求卓越能效,提升生产力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升级正在快速展开。新常态新飞跃,新常态孕育着革命性转变,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浴火重生”。

新常态首先意味着新机遇。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不仅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市场需求,还会带来更全面、更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需求结构再平衡,为中国经济提供巨大潜力和回旋空间。目前,我国产业整体上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如果不能紧紧把握住这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以创新理念打造可持续发展环境,用科学方法提升新型工控——仪器仪表自动化行业质量。

2 洞悉政府政策动向,把握行业发展机遇

2014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攻坚年、“十三五”规划研究的启动年,也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改革创新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手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有关重大问题研究。“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谋划“十三五”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当今世情国情省情的大背景,深刻认识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正确把握全国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以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务实态度,提出未来五年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机关和各省市自治区也纷纷“未雨绸缪”,国家发改委于2014年4月23日,公布“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遴选公告,就“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25项重大课题向社会公开遴选研究单位。这些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反映了国家政策层面的动向,课题内容重点围绕关系“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包括国际环境影响、国内发展条件变化、各领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其中,尤其是工信部、科技部制定的《国家“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中国制造2025》等,于企业领导者“洞悉政府政策动向,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来说,更加需要重视。

从科技部列出的25个前期研究重大课题里面,可以获得对于如何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若干重要启示。工控—电气行业的领导者们应当认真学习,并吸取其中的重要启示。

在“洞悉政府政策动向,把握行业发展机遇”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当关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2015年经济工作的新信号。其中之一,产业结构调整双管齐下。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总量和速度已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内部结构的调整才是要害。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实施创新驱动。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释放活力推动改革将是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2015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要充分考虑明年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仪器仪表行业的领导者们应努力抓住机遇,从容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

3 紧跟“绿色和智能”潮流,提升行业转型品质

在2014年里,紧跟“绿色和智能”潮流,提升行业转型品质成为一种时尚。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成为工控—电气领域的高频词,工业4.0、智能制造引发了产业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绿色、智能、互联、安全、服务尤其引人关注!

首先,中国如何实现“工业4.0”?其实,工业4.0最深层的内涵正在于对未来制造领域的深远影响,我们必须深刻地理解和抓牢信息技术对工业转型的巨大变革力量,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的广泛深度融合无疑是未来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当然,在理解“工业4.0”的内涵时,尤其要考虑中国如何实现“工业4.0”,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踪他人。现在人们所面临的一个革命就是要把信息技术融合到人造的产品中,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够培养很多的人才,就能够使我国的工业从劳力密集的工业转化到资本跟技术密集的工业,从生产大国转化到生产强国。这些技术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而且与科技,乃至整个社会都息息相关。

其次,产业形态的“绿化”是许多企业明确的转型方向。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也可以叫做清洁制造(Clean manufacture)、无浪费制造(Waste free manufacturing)和环境意识制造(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manufacturing)等环保名称。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在这种制造模式里,制造过程要全面考虑环境和资源的因素,尽可能地做到对环境的污染最小,对资源的消耗量也最小。

在全球性的“绿色化”的浪潮里,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大任务。我国绿色经济(绿色制造则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领域)的发展在近些年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应当看到,“绿化”升级正在蓄积新的红利。谋求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是“硬件”。“绿色、生态、环保既符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共同要求,又有利于现实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也是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和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谋求绿色发展,生态产业是关键。在这一领域里面,工控--电气行业都有生态产业的项目和产品等的重点安排。“绿色低碳”渗透体现在新型工业化的要素之中,绿色低碳转型既是新型工业化的显著特征,更是必须实现的战略任务。

再次,智能与绿色,一直是近年来国际工业领域的重要潮流,当前,系统“智能化”已经成为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强调“智能”意在提升生产效率、工业资源调配的合理性,以及工业设备的可用性和维护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制造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重新构筑国际制造业的竞争格局。日前,全球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机构Gartner总结了2014年10大战略技术趋势,提出“智能机器时代将成为IT史上最具颠覆性的时代”,智能机器将加速消费化。“国际机器人联盟(IFR)”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工信部副部长苏波11月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工信部将组织制订我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作为智能制造的主力军,工业机器人不断从汽车制造领域向机械、建材、物流、食品乃至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渗透。中国制造业的新课题:发展节约高效的工业机器人。目前,专家认为是应当引进“新一代机器人技术”的时候了,提高机器人的灵巧性、超级性、特殊性以及实现“人机互融”等是重大的挑战。

第四,在2014年,仪器仪表行业中,标准化事业也同样有了重大的发展。

工控安全形势严峻!如今,工业控制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通用协议、通用硬件和通用软件,通过互联网等公共网络连接的业务系统也越来越普遍,这使得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攻击行为大幅度增长,也使得工业控制系统的脆弱性正在逐渐显现,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此,相关部门做了积极地努力,2014年12月2日,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的正是《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标准》(GB/T 30976.1~2-2014),包括第1部分评估规范和第2部分验收规范。该系列国家标准是我国工控领域首次发布的正式标准,填补了我国针对工控领域无标准做依据进行系统和产品评估和验收的空白。

2014年10月21日,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ITEI所长欧阳劲松教授主持了官方发布会,来自多个领域的众多专家齐聚一堂见证这一里程碑事件。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孙维博士宣布EtherCAT成为GB/T 31230中国推荐性国家标准。EtherCAT技术协会的主席Martin Rostan先生在发布会上介绍了EtherCAT技术在全球广泛使用的市场情况,他介绍说:“中国正在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自动化市场,而人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在所有类型的机器控制,发电和输配电,车辆控制系统,科学系统及更多的领域内,EtherCAT都拥有很高的采纳率。而现在成为一个中国推荐性国家标准将进一步促进EtherCAT的成功。因为它将以本地语言提供该技术规范并确保其在所有公共投资的项目中被接纳。”

4 提高“互联网思维”,支持“新业态”的成长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可以说:“科技创新依旧是主旋律。”其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地迅猛发展和深度融合,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人们的思维、消费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许多之前还被认为“不可能”的新技术,比如穿戴式设备、3D打印、无人驾驶、服务机器人、语音识别、智能家居等,乘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翅膀“从天而降,不期而至”,让越来越多的梦想变成现实。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让信息和数据快速积累和流动,世界变得更透明,更平坦。因此,有专家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每天,有无数的企业在建立,也有无数的企业在消失。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端。虽然大家各自看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重点不尽相同,但普遍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

互联网是一种思维,是一种考虑未来的方法。”所谓互联网精神,就是开放、透明、合作,而将这些要点投射到设计、营销、增值服务各个环节,再向生态链上下游延伸,“小米模式”应运而生。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有句名言:“如今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网络间的竞争,谁拥有网络的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上的优势。”

网络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变革着社会的发展,引领着世界的未来。互联网的出现,为传统产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通过以太网把工业控制网络与企业信息网络无缝连接,形成企业级管控一体化的全开放网络,将来自工业现场的数据作为核心对象,通过对其准确采集、高效传输和智能控制,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创建以虚拟设计、订单生产和柔性制造为特征的全新制造模式。基于以太网的工业互联新时代正在悄然来临。专家认为,“现在做企业的核心在于要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将会极大地推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互联网思维正在成为产业发展的新思维。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被“互联网化”,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的能力,悄然升级为每个企业、行业的“新大脑”。互联网“新业态”,反映了先进生产力活跃的新要求,蕴藏着无穷发展潜力,对经济增长有巨大拉动作用。用互联网武装传统产业,用新模式做传统的事情,乃大势所趋。因此,企业应当支持互联网“新业态”的成长。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力争在更高起点上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这种形势之下,必然会对我国科技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紧跟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

5 深刻理解发展科技服务业的重大意义

企业领导者及产品信息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应当深刻理解发展科技服务业的重大意义。要看到发展科技服务业的紧迫形势。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科技服务业是必然选择。但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中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多年来均保持在70%左右相比,我国还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制造业投资下降,外商更加青睐现代服务业,相比工业制造业投资观望情绪加重,服务业渐成外商投资重点。结合国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经验和规律,中国的科技服务业也在努力地发展之中。早在2008年国务院就曾发文“提倡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当时提出到2020年,达到GDP占比超过50%;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这些重大任务的落实都需要科技服务业的支撑与引领,优先发展‘科技服务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科技服务业”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国家科委在1992年8月2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中。意见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等信息行业的主体与依托。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是科技界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大家要在进一步搞好科技工作,为第三产业提供科技支撑的同时,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各种服务行业,近期要重点发展科技咨询业、科技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三者以下简称科技服务业)为主的新型服务行业,为促进第三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科技服务业虽在快速发展,却也面临许多突出问题,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许多高级科技资源与人才处于“封闭”状态、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等。这些难题也正是科技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业的领域不断拓宽、范围不断扩大,新的产业形态不断出现,服务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经济、虚拟经济、创意经济、会展经济、休闲经济等新的业态层出不穷,迅速成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并潜移默化,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了以信息为基础的各类服务贸易的发展,并且在信息流动的基础上促进了其他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发展;以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在增加值中的比重明显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提高增快;知识密集的服务行业发展最为迅速。服务业的新经济特点昭示其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对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发展服务业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服务业重要性凸显。作为国家经济转型、产业创新升级的保障性工程,“科技服务业”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科技服务业在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4年8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体系,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态。2014年0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的5项举措,释放出科技服务业提速发展的重要信号。“让科技服务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供支撑。”但此前从未像这次国务院会议这样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并细化方向和扶持细则。国务院5项扶持新举措,5大举措将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使科技服务业成为创新驱动的战略支撑。2014年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以研发中介、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领域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深化改革,坚持市场导向,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这释放出科技服务业提速发展的重要信号,凸显出中央加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让科技服务尽快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成为努力方向。

科技服务业是在当今产业不断细化分工、不断融合生长的趋势下形成的新的产业分类。关于科技服务业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定论。从概念上讲,科技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专业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知识产权服务等活动。科技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科技服务业主要包括咨询业(包括工程咨询、管理咨询、技术咨询等)、技术贸易服务业、科技信息服务业、科技孵化业(包括企业孵化器及各类科技园)、科技风险投资业、科技培训业、技术监督服务业、知识产权服务业及其他技术服务业等各类行业。科技服务业围绕着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科技服务业主要开展的活动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科技信息交流、科技培训、技术咨询、技术孵化、技术市场、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评估和科技鉴证等。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是为科技创新全链条提供服务的新兴产业。部分一线城市里,科技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国务院发布了《国发〔2014〕49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加快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要看到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深厚背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科技服务业可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性和体系化支撑。在我国从原来的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中,离不开科技服务业。工控—电气企业完全可以从科技服务业寻求到转型的新的增长点。

总体上看,服务业发展对于稳增长、稳就业的作用越发重要。由此可见,我国的科技服务业方兴未艾!

6 保护企业机密,保障企业信息安全

信息时代,网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也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存方式,网络世界成为现实世界活生生的映像。然而,同许多新技术一样,网络同样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安全风险随着网络空间对现实世界的强力渗透扩张而变得日趋严峻。最近,美国国防部颁布的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强调,将继续把提高网络攻防能力摆在优先位置,以应对持续增长的复杂网络空间威胁,并支援全球军事行动。今年以来,英、法、德、日、俄、印等国也纷纷出台了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部队的新举措,网络空间的战略博弈持续升温。

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信息安全的问题,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态势严峻。具体表现:一是现有系统门户洞开、未建立安全防线;二是缺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仿真验证环境;三是产品和服务主要由国外厂商提供,产品普遍存在“带病上岗”现象。为此,国家于近期专门设立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如何在开放中求安全,营造安全的大环境,必须以国家利益为国家科技安全的首要目标,重视国家层面的科技安全,把科技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之中。

自然,无论是绿色、智能与互联都不能离开“安全”的基础。推动技术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否则技术发展越快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就越大。特别是对于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企业更是如此。中国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每月我们有一万多个网站被篡改,80%的政府网站受到攻击,攻击的主要来源是美国。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信息安全的脆弱性。21世纪的社会是无“网”而不胜的信息化社会,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促进下,工业正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综合集成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工业安全已经成为自动化领域的根本性挑战。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日益网络化,网络的触角几乎是无处不在,同时,网上的斗争也无时不有。网络空间烽烟四起,网络安全防不胜防。与网络联系紧密的国家、经济、军队等基础设施的信息系统,理所当然地成为网络空间行动中十分重要的目标。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带给企业机遇与便利的同时,网络环境固有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分散性,也造成了企业信息系统具有致命的脆弱性、易受攻击性,越来越多的企业信息被披露于企业内外部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企业机密,保障企业信息安全,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网络在提高企业办事效率的同时,也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了威胁。自从网络诞生以来,安全问题就层出不穷,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愈演愈烈。对于现今对网络已无比依赖的众多用户来说,安全始终是高悬在应用上的一把“利剑”,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各国竞争的焦点开始从政治、军事为主逐步转向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较量,其中经济实力成为确定国际新秩序的最主要因素,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基础要素之一。而在这期间,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强,科技对国家安全其他各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国防、外交、经济、社会等的重要支撑,而且逐步改变了以往的从属地位,科技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科技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科技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各国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地位,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所系。可以说,科技发展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国家安全的观念和格局,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观正在拓展为包括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等内容的现代大安全观,而科技安全正逐步成为其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7 结束语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加快实施创新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众所周知,自动化技术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为使命,当前,面对人力、能源成本和产品品质要求等多重压力,我国制造业对于卓越能效的需求更加迫切,人们认为,以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的融合与集成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运作的网络化、功能的多样化、系统的复杂化是国内外自动化研究和发展的主要趋势,而高集成、高性能、高智能已经成为自动化需求的主要特点。控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已逐渐向分布自主式、博弈合作式、人机交互式迈进。此外,社会经济系统,特别是网络社会的各类软控制方法、Cyber-Physical系统(机物系统)的控制、纳米控制系统、量子控制系统等,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然而,其中绿色、智能、互联、安全、服务尤其引人关注!目前,我国产业整体上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如果不能紧紧把握住这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那么,如何抓住新产业革命机遇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在这场全球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所以,必须紧紧抓住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以创新理念打造可持续发展环境,用科学方法提升新型工控—电气行业(包括仪器仪表行业)质量。

参考资料:

[1]秦刚.大数据带来科技变革动力[N].深圳特区报.2013-11-22.

[2]科技部.国家“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目录[G].2014-06-24.

[3]周鸿祎.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面临六大挑战[N].科技日报.2014-09-29.

[4]国务院.互联网改变中国方方面面影响人类文明方向[J/OL].光明网,2014-11-19.

[5]钟经文.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N].经济日报.2014-07-28.

[6]田俊荣,吴秋余.新常态,新在哪?[N].人民日报.2014-08-04.

[7]孙柏林.“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前瞻[J].电气时代,2014,11.

[8]孙柏林.绿色制造:点亮制造技术未来[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4,11.

[9]图解201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12-15.

猜你喜欢

服务业科技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科技助我来看云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