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符号学看中央文献术语俄译的策略
2015-02-11吕红周
吕红周
(天津外国语大学 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天津 300204)
从翻译符号学看中央文献术语俄译的策略
吕红周
(天津外国语大学 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天津 300204)
把中央文献术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考察术语的能指与所指构成、术语歧义的排除,从符号生长理论分析术语意义的历时变化,从具体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语境阐释中央文献术语俄译过程中的策略选择。跨语言、跨文化翻译中的等值、语义选择、编码模式、符号层级、符号情境、意识形态等内容是术语翻译过程中要全面考虑的要素,符号学研究术语的优势在于能基于语言学,但又超出语言的范畴,从而摆脱以往术语研究中语言学模式对术语阐释的限制。
翻译符号学;术语;中央文献
一、引言
中央文献包括领袖著作、领导讲话、党代会、人代会、中央全会文件等,具有高度的政治性、理论性、综合性,中央文献的外译要求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译文要能精确阐释原文的精神实质,同时针对译入语文化的特点保证自身的可读性、可理解性。“解读是一个发现意义的过程,而意义发生于读者与文本进行互动或协商之时。当读者将他的文化体验中的某些方面加之于构成文本的代码或符号时,就会有意义的协商。意义的协商也包括对文本的共同理解”(费斯克,2008:3)。中央文献对外翻译工作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文献对外翻译工作,促进已有成果的应用和传播,提高国际知晓率和认同度,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重要术语译文审定委员会决定面向社会分期发布中央文献重要术语译文,于2015年4月27日(30条)、5月28日 (22条)、6月25日(17条)、7月23日(18条)、8月20日(31条)发布了前五期,涉及英文、俄文、法文、西文、日文、德文、阿文等语种。中央文献术语①指中央文献中出现的、具有重要意义并富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和表述,既可以是单词和词组,也可以是其他表达方式,具有内涵明确、富有特色、适于传播等特点。中央文献术语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广受国际社会关注,亟需通过规范的翻译提升其对外传播的质量和效力,以更好的为国际社会所了解和接受。
专就针对中央文献的理论研究在我国成果较少,更多的是对一般翻译理论的借用,如卢敏(2002)“如何做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贾毓玲(2011)“对中央文献翻译的几点思考”、边彦耀(2013)“中央文献翻译中的还原翻译”、肖德强(2014)“中央文献翻译中的等值问题”、朵宸颉(2014)“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中意识形态的影响”等。中央文献术语的边界划定还未形成权威的、统一的标准,新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持续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新的经济中心,世界的急剧变化带来了新的话语形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如何即时、准确的发现并对外阐释这些术语成为翻译研究的急迫任务,因此,急需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中央文献术语翻译理论的诞生。
就符号学与翻译研究结合方面,有郑伟波(1988)“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等值的限度”、张亚非(1988)“符号结构、文化差异、语际翻译”、罗进德(1988)“略论符号学的翻译观”、陈宏薇(1998)《汉英翻译基础》、柯平(2001)《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蒋骁华(2003)《符号学翻译研究》、李明博士论文(2004)《语际翻译的社会符号学理论》、罗选民博士论文(2006)《互文性与翻译》、秦文华(2006)《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白丽梅和曹进(2006)“符号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佟颖博士论文(2010)《社会符号学与翻译基本问题研究》等。以往的研究停留在运用符号学某个理论对翻译进行脚注式的解释,如从互文性理论角度对翻译的理解,从符号能指与所指角度审视翻译中语义等值的影响因素,这种局限性在于没有从根本上把翻译视为符号学的研究对象,从翻译学与符号学融合的宏观角度即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翻译符号学的建构出发,考虑翻译符号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翻译理论的构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对话的过程;旧的理论应该在这个对话过程中不断被消解、被新的理论架构所替代”(谭载喜,2004:248)。在回顾前贤们对符号学与翻译学融合性研究的基础上,在宏观理论上进一步思考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建构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的翻译符号学框架,以期为翻译研究寻找新的理论视角。在微观应用层面,我们以符号学理论阐释新时期中央文献术语俄译为核心研究内容,在语码转换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思索翻译符号学建立的可行性,论述中央文献术语的符号本质、翻译与符号过程、翻译与符号层级、翻译与符号行为、翻译的符号转换、符号语境对术语意义解码的制约、中央文献术语俄译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因素等。
二、符号学与翻译融合研究理论溯源
“从历史上看,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有两条并行的线索:其一是从古罗马西塞罗开始,到乔治·斯坦纳结束的文艺学派,另一条线索是从奥古斯丁开始,到雅各布森的语言学、符号学派”(刘军平,2009:126)。符号学把符号置于系统和情境中进行阐释,符号总是特定情境中的符号,同时特定符号的意义只有通过与它相关的系统中的其他符号才能得以界定。这样一来,任何一个符号的理解都涉及符号情境(上下文情境、文化情境),需要通过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解释关联物的互动不断得到解释。在索绪尔符号能指和所指二分法基础上,符号过程是一个静态的对等,因为将时间因素排除在外,与客观外在世界处于隔离状态;在皮尔斯符号三元观下,即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解释关联物,译者作为符号主体的因素融入了符号过程,翻译成为意义在时间中的进化过程(Torop,2010:387)。在洛特曼提出的I-I对话模式下,发送者和接收者应该加以区分,他们之间进行区分的要素就是时间,内在言语中唯一的变量是时间。而I-He对话模式中,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存在着空间距离。关于时间因素与符号的关系,皮尔斯的象似符与过去有关、索引符与现在有关、象征符则与未来有关。
通过对一个语言符号进行的不同阐释,雅各布森(Jakobson,1959:263)提出了翻译的三类型:语内翻译(在一种自然语言内解释一个语言符号)、语际翻译(用另一种自然语言解释一种语言符号)和符际翻译(用非语言符号解释语言符号),开创了符号学与翻译研究融合的先河。Holmes(1988:48)从类型学视角区分了两轴:异化—归化、历史化—现代化和翻译的三个层面:语言学上下文、文学互文本、社会文化情境。异化和历史化更多的与记忆过程有关,归化和现代化则涉及再创作。Delabastita(1993:22)在翻译类型研究方面也遵循着三分法,指出存在着三种代码,即语言代码、文化代码和文本代码,语言代码组织词典知识,而文化代码组织世界知识。Delabastita进一步对代码的层级和操作进行了划分,从而得到了翻译过程的类型学图表。“理解翻译过程最有影响、最关键的方法就是符号学,它把人类使用的所有符号系统当作一门学科。符号学优越于其他跨语际交际方法在于,它研究所有类型的符号和语码,尤其是它把人所使用的语言当作最全面、最复杂的系统。任何全面的翻译方法不可能排除符号学,它是编码和解码最根本的一门学科”(Nida,1993:164)。Gorlèe依据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进一步挖掘了符号学与翻译研究融合的基础,指出翻译的符号过程本质(贾洪伟,2005),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符号学与翻译问题》(Semiotics and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一书中。Torop作为爱莎尼亚大学符号学系教授继承和发扬了莫斯科—塔图符号学派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并且对雅各布森的符号学翻译观进行了批判性改进,他(2005:166)认为,要以层级性原则来看待雅各布森的翻译观,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本身源于雅各布森的交际模式,而且语言的六种功能在每一次具体的交际情境中都存在着层级性,每一次具体的翻译过程存在着内在的层级性属性。
“翻译作为一种象征性权力,是一种把现实的定义强加于他者的途径。因此,翻译是权力运作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它涉及目的语读者的参与和接受”(刘军平,2009:529)。翻译是话语建构的重要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更是民族性、现代性的基本推动力。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采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央文献术语的研究在我国还未有论及,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层面都很有必要。翻译的对象是语言符号携带的交际意义,“不管是语内还是语际,人类的交流都等同于翻译”(Steiner,1975:47)。语言符号的意义具有潜在性,需要在上下文中得以确定。思想通过语言符号这个有形载体得以固定,翻译的过程是思想与语言符号互动选择的过程。翻译的动机和意图在于联接两种语言和文化,在此动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变异,如过度阐释或不足阐释导致的语义增生或衰减。语言符号系统作为翻译元语言不但可以执行语言重新编码的中介作用,而且统摄语用因素和文化附加意义,从而最大化地调控阐释的度。从符号过程、组合与聚合、编码与解码、符号生长理论、符号模式系统及符号域等角度解读翻译,从而为翻译符号学理论的建构提供借鉴。
三、翻译符号学视角下的翻译
“如何从跨学科的理论和范式中规范翻译学科,从交叉学科中汲取营养,走向成熟,是当代翻译研究必须正视的现实”(刘军平,2009:6-7),在列举了中外翻译家和辞书中对翻译的定义之后,刘军平(2009:21)指出,由于翻译的复杂性本质,不可能得到统一的、令所有人都满意的定义,但是所有的定义似乎都引向翻译的本质特点,即“翻译是两种符号、文字、语言或方言通过一定的介质,进行转换的思维活动”。
1 翻译的本质是符号转换
既然语言是表意符号系统,那么翻译就是对符号系统的解构和重构,翻译在本质上是一个符号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涵盖了语内因素、语外因素和符号间因素,这些因素只有通过符号系统才能实现有效的转换、协调和建构。翻译是一种符号转换过程,无论是雅各布森把翻译三分为语际、语内、符际,还是立足语言符号学把符号二分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抑或从有形符号与无形符号二分出发,我们借鉴主体间性、互文性概念,认为翻译是寻找源语符号系统与目的语符号系统的符号间性过程,译文则是符号行为的结果。以巴斯内特为代表的翻译文化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基于语言转换的文化行为,涉及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交流,旨在实现原文本在目的语文化中发挥功能性的等值,这个过程考虑的是如何将译文建构为既忠实原文的文化含义,又尊重目的语文化规范的文本。以语言转换为对象的文字翻译长期处于翻译研究的核心位置,文化翻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语言为中心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对翻译在民族—国家建构、文化认同、文化融合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成为弱势文化、边缘文化、少数族裔在争取民族独立意识、塑造民族想象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翻译不再是处于边缘的无主体的、无声的话语实践,而是建构不同文化融合的第三空间行为,旨在与主流话语展开平等的对话。
符号生长理论认为,符号阐释过程具有开放性和无限性,翻译作为符号过程是不断的生成符号解释项的过程,意义得以延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不是一一对应,而是一对多的关系,因为在动态的符号过程中所指不断的拓展自身。这类似于一种拓扑,即能指作为常量,所指发生变形,但无论如何变化都还是原来的符号。严格意义上的能指与所指对等是不存在的,一旦符号停止生长处于静态,那么信息与知识就失去了生命。翻译是阐释符号流中新意义被提出、审视、否定、协调、接受的努力,从而在新的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语境中符号意义实现的自我凸显,这样译者的主体性就追随符号意义的运行轨迹,不是译者选择如是说,而是符号的自我言说。文本永远是历史的文本、文化的文本,换句话说,互文性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文化中,绝对孤立的文本是不存在的。人对文本的理解体现的是不断积累的经验表征,因为意义总是流动的,这样“翻译不再是传达或再现原文固有的意义,而是展现互文关系时必然产生多重意义的过程,即创造意义、延伸意义的过程”(许钧、穆雷,2009:99)。
2 翻译的形式是符号文本
Catford(1965:1)从文本和过程出发给出翻译的定义:“翻译是用等值的目标语文本替换源语文本的过程。”正确理解原文需要从作者的观点出发,译者不能随意掺入主观的个人思想,保证原作思想的纯洁。微观上讲,这一过程应遵循从原文符号的能指到原文所指,然后再在译文中寻找相似度最大的能指。宏观上,面对个别难以对译的词汇、词组,要考虑原作的整体思想,符合格式塔理论,译出原文情境下所表达的实质。“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在于寻找目标语中的对等形式,翻译理论的中心任务则在于解释翻译对等形式的性质和条件”(Catford,1965:20-21)。语言是人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中介,人对世界是一种观念性的占有。翻译过程涉及作者意图、文本意图和译者意图的融合,译者总是从自己的前理解出发,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阐释,不可避免地留下译者的主体经验痕迹。理解是一个无限的互文性过程,任何理解都涉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文本的意义、理解、改写、转换等,“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Hatim & Mason,1990:125)。
可译性的假设前提是不同的语言之间具有共性,因为语言、文化、信仰、宗教间的不可通约性又决定着可译性的程度,翻译就是要最大程度的寻找共性,揭示语言间异质性的根源,从而消除交流的障碍。“当人们不再把文本视为纯粹的符号学量值,不仅预设建立文本的可读性,而且预设了基于某种文化代码之上的阅读的可能性”(格雷马斯,2009:22)。翻译能得以展开是因为原文本并不是真空性的存在,组织其内容的符号具有先在性,对它的使用依赖于其产生的情境或文本。哈蒂姆和梅森受弗斯和韩礼德功能主义的影响,在功能交际理论基础上提出语境翻译模式,即翻译要考察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翻译是一种社会交际行为,文本结构、语境具有互动关系,“翻译研究的焦点已经从语言之间偶然的不可通约性,转向了语言共享的系统交际因素”(Hatim & Mason,1990:35)。
巴特在《S/Z》中提出了五种互文代码:阐释代码、内涵代码、象征代码、行动代码、文化代码。“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的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例如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一个新织体”(王一川,1994:222)。文本肌理(texture)指词汇选择、句法结构安排、及物性、语式、衔接和连贯、主位、述位等。Halliday(2001:108-109)认为,语言的社会符号理论涉及一些重要的概念:文本、情境、文本变体或语域、代码、语言系统(包括语义系统)、社会结构。文本是语义单位,是语义过程的基本单位。文本是被表示之物,是意义潜势的实现。文化上下文是语言的整个语义系统,情境上下文则是一系列的次系统或具体的语义系统,与情境类型或社会上下文联结在一起。意义潜势是某一特定情境类型中可选项的聚合系统。话语是高度编码化的社会行为,交际双方不断的补充缺失的信息,情境是解码的关键。说话人和听话人对信息的进一步预测,依据的是他对情境的知识。情境、文本、语言系统、文化处于一种复杂的交织状态,文本是一个语义过程的单位。
从符号学看,翻译是为所指寻找合适的能指,即用目的语词汇表征源语文本的意义。符号是一物对另一物的替代,包括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符号过程具有动态、变化、创新、发展的属性。人作为符号的动物用符号化思维和符号化行为创造了生存其中的符号化世界,无论是物理世界、社会世界还是精神世界。传统理论认为,翻译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即用目的语言文本代替源语文本,目的语言文本就是源语文本的符号。“翻译不只是让读者理解译文的意义,或者理解原文的信息内容。翻译是原文文本的再生,赋予原文以延续的生命。”(刘军平,2009:254)。如果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过程,那么翻译的目的就是向目的语文本读者传递源语文本的内容、意图、知识。翻译的复杂性源于文化的异质性和动态关联性,民族文化语言存在的不可通约性是翻译成功进行的障碍。“佐哈的多元系统把符号系统视为一个异质的、开放的结构。因此,它并非是单一的系统,而必然是多元系统,也就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的项目可供选择,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刘军平,2009:337)。
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思想一直处于发展中,正如他的动态符号域文化观。“他突破了索绪尔关于语言结构的理论,不再从能指与所指关系的角度研究符号,因为他眼中的符号具有双重意义:既表示其解释系统的各个方面,也表示语言外的现象”(王铭玉,2004:171)。文本是洛特曼符号学思想的重要概念,在他看来,文化是文本的集合,文本的动态性体现在文本边界的变化状态。洛特曼 (Лотман,2002:88)在 “文化符号学和文本概念”这篇文章中改变了从编码和解码角度理解文本,而是将之替换为交际,解释文本在文化中的循环,提出了五种互相补充的交际过程:发送者与接收者的交际、观众和文化传统的交际、读者的内在交际、读者与文本的交际、文本与文化传统的交际。
3 翻译的内容是符号意义
翻译的内容是意义,意义并不等同于词典意义,“意义是两种混乱状态之间的一种秩序,而这个秩序基本上又是一种区分:语言结构是声音与思想之间的中介物,它通过把二者同时分解的方式把它们结合起来”(巴特,2008:41)。意义是一个复杂共同体,至少有语义意义、语用意义、内涵意义、外延意义、指称意义、联想意义、意图意义、语言意义、文化意义等。“符号被认为是替代了的事物本身,无论这个事物是实在的客体也好,还是抽象的概念也好,符号是在事物的缺场之中,再现了它的在场。当人不能直接把握事物,言说在场,当在场无以直接呈现自身,便用符号登场,来达到目的。”(刘军平,2009:264)。翻译实践是意义差异的彰显,保证意义的再生和延续。意义总是特定语境上下文的意义,意义与语境具有不可分割性,意义不能随意从语境中抽取,因为“语境之外别无他物”(Derrida,1988:136),“对于翻译的概念来说,我们应该用转换来替代: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一个文本与另一个文本之间有调节的转换”(Derrida,1981:4)。
莫斯科—塔图符号学派的核心人物洛特曼(Lotman,2000:143)非常重视对话,将对话概念理解为人类交际行为的根基,“一切都始于对话的需要,对话的需要、对话情境在真正的对话和自然语言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思考的基本行为是翻译,而翻译的基本机制是对话。”翻译是人类最为复杂的心智行为,译者处于语言、文化、社会等多种情境中,“翻译就是要创造不同文化间的中介语”(Torop,2010:383),译者不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他还为源语创造新的描写语言,在翻译过程中面对的除了自然语言,还有元语言和描写语言,“译者的任务之一是要增强文化的可接受性和对话能力,并且通过它们展现文化的内在多样性”(Torop,2008:375)。
翻译符号学视角下,翻译是一种符号转换,涉及无形符号(思想)与有形符号(言语符号、表情、动作、服饰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语内、语际与符际的转换,这种综合性方法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涵盖与翻译这一人类最复杂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语言的、非语言的、文化的等,把复杂的意义从不同的层级进行阐释,如一级符号、二级符号、三级符号,从而为翻译意义找到合理的理论依据。大多数研究也都是围绕着与语言相关的因素展开论述,翻译的内核是语言,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本身就是符号形式与内容的转化,语言文字层面的转化以再现为突出特征。又由于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所以翻译同时也是一种文化间阐释,译作是既不同于源语,也不同于译入语的一种中间形态。这种间性状态最好的诠释了翻译的动态性、生成性和未完成性,与符号生长理论相契合。符号过程从深层透视意义的内在机理,“符号化的过程把一切都融入自身,符号化的根本是意义,世界因为符号化而从自然世界进入了意义世界,进入了可以被人理解和言说的世界。自然因为具有意义而被人所知、所探索,意义是符号的本性所在,人的意义也就通过符号而得到表达”(吕红周,2012:44)。译入语符号与源语符号的等值是译者的最佳选择,但通常情况很难实现,不对称性是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显著特征,于是译者会进行语义补偿操作。符号学中二元对立的方法充分的体现在翻译的过程中,如原文/译文、组合/聚合、动态/静态、中心/边缘、主题/述题、主观/客观等。这种对立还广泛存在于读者当中,即同一个文本对不同的读者来说包含着不同的信息,“文本就像是一个活的机体,每一次成功阅读的信息会随着重复阅读被读者吸收并产生影响”(Lotman,1977:23)。对大多数人来说,社会是一个主要的现实,意义是社会的产品,即社会创造着意义。人是符号的动物,同时也是社会的动物,“符号学教给我们如何寻找符号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又是以编码和解码的形式承载着社会的规约”(Arthur,2014:26)。
四、中央文献术语俄译实例分析
巴尔胡达罗夫认为翻译的单位分为:音位层、词素层、词层、词组层、句子层、话语层。在思想内容上忠实再现原文,保持原文的风格、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时空特点,在译文的表达上,准确使用译入语的词汇、习语,避免逐词死译,从而践行忠实、准确、可读性的原则。“阅读不是研究者被动的接收和接受,而是主动的选择、阐释、聚焦和建构,以此来协商被描写话语的意识形态和自身社会文化位置之间的关系”(彭勇穗,2013)。机器翻译专家根据人类语言的共性提出中介语或通用语言存在的假设,认为把语言A翻译为语言B的过程是先从语言A到通用语言,再从通用语言到语言B。德国的本雅明称这种通用语言为纯语言,是两种语言深层共性的东西。应该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具体语境出发研究翻译活动涉及的信息发送者意图、目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直接取决于目的语文本被预设的任务。“翻译从来不是价值无涉的,而是一种与意识形态有关、先决的操纵行为”(刘军平,2009:364)。1 词汇层
洪堡特认为,语言绝对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中央文献翻译的目的是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央文献包含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宏观经济政策,指导各行各业的工作”(卢敏,2002:48)。中央文献在体裁上看应属于科学话语的组成部分,“科学话语的最终目标是消除行为主体和行为对象之间的差距,而交际行为也以消除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差距为己任”(格雷马斯,2009:31)。中央文献具有典型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色彩,中央文献的术语又具有高度的语义凝练性,每一字都要深入理解,其出现的历史背景、具体上下文语境、受众的身份等与其意欲表达的内涵都紧密相关。“对于目的语文化来说,没有任何译文是可以被完全接受的,因为它总是引入新的信息,形成对目的语系统来说是陌生的效果。对于原文来说,没有任何译文是适当的,因为文化规范会引起原文文本结构发生转换”(Gentzler,1993:128)。
从语言类型学的划分看,俄语属于典型的曲折语,具有丰富的构词变化,汉语则属于孤立语,依靠词序和标点符号表达意义,汉语与俄语在词汇特点、句法规则、表达习惯、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西塞罗的翻译观认为,译者不应被束缚在原文所用的单词的数量,一味地追求逐词翻译和形式上的对等,而是要以句子的“重量”即整体风格和意义为核心考量,“译文同时代表的是两种视角:原文的能指系统和第二语言的系统”(Gentzler,1993:83)。
(1)创客
【例】众多“创客”脱颖而出
мейкер
Множество «мейкеров» проявляли свои таланты.
(2)众创空间
【例】发展众创空间
пространство массовой новаторск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 мейкерспейс
Всемерно ширить пространство массовой новаторск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3)中国制造2025
стратегия «Сделано в Китае - 2025»
(4)新常态
【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
новое нормальное состояние
Наш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развитие вступило в свое новое нормальное состояние,
соответственно и наш духовный облик должен преобразиться.
(5)硬骨头
【例】啃了不少硬骨头
крепкие орешки
Было «разгрызено немало крепких орешков».
例(1)“创客”②来源于英文maker,最早起源于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指出于兴趣和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以创新为核心理念,旨在建构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应用的融合从创意、设计到制造的用户创新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社会的来临,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创新1.0模式正在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统统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转变。“创客”译为俄语мейкер直接对应于英语的maker,而没有用俄语固有词производитель,目的在于保留英语源语的异域色彩。“众创空间”俄译为мейкерспейс对应于英文maker space,提供的并行译法пространство массовой новаторск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属于归化译法,强调目的语读者的反映,旨在实现一种自然、通畅的阅读体验,带有更多的释义。
Nida(1969:12)指出:“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贴切和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Nida的对等理论经历了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三个逐渐深入的阶段,反映了他从语言学观进入符号学的研究进路。形式对等强调原文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如语音、句法、词汇、韵律、结构等,属于直译和异化翻译,只不过同时强调了内容也要对等。例(3)“中国制造”已经属于认知度较高的术语,此处俄译并没完全按照逐词译法,而是添加了стратегия(战略),旨在向目的语读者强调新时期中国特定的语境意义,“语境是一种符号结构,是产生所构成文化的符号系统的意义聚合体”(刘军平,2009:299)。“新常态”是新时期中央文献出现频次较高的一个词汇,新指我国目前面临的国内外大环境,政治发展战略的“一路一带”、经济保障的“亚投行”、反腐风暴的“老虎苍蝇一起打”等都是新一届政府开创的发展格局,“新常态”即把这种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区别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的新阶段,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是对中国国情的全新揭示。例(4)“硬骨头”是我国传统文化习语,指艰巨的任务、坚强不屈的人。俄译为крепкие орешки(坚果),采取了归化译法,用坚果中的“榛子”替代了源语中的“骨头”,为的是让俄语读者更好的理解内容。形式上都是采用了形容词+名词的结构,保持了符号所指语义、文化内涵一致,能指分别代表了中、俄的文化色彩。
2 词组层
(5)扶上马、送一程
【例】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
подсаживать на коня и проводить в первый путь
Усредних, мелких и микропредприятий большие перспективы, поэтому их нужно, подсаживая, так сказать, на коня, и провожать в первый путь.
翻译这种特殊的阅读是译者体验他者文化的过程,“翻译是一种阅读,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任务就是,要在原文与其影子之间促成一种交流,设身处地的体现原文的修辞性。从这种角度看,翻译是跨越疆界的经历,是在陌生环境中与他者相遇的体验”(刘军平,2009:509)。“扶上马、送一程”出自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政府对中小微企业扶持性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科研创新和技术研发投入、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我国文化中有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习语,与该表达形成了互文性关联。
3 句子层
(6)有权不可任性
Власть имущим не допускается проявлять своеволие.
(7)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плести надежную и плотную сеть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жизни населения
(8)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
создавать арену для справедливой конкуренции
“任性”是网络语言中较为流行的一个词汇,从“有钱就是任性”滥觞,多指拥有雄厚资金的人率性做事、炫富、铺张浪费、张扬而不计后果。后衍生出“长得漂亮也任性”、“年轻就任性”、“从淮北到江南暴雨任意撒泼”、“惩治权力任性不手软”等,“任性”一词进入中央文献政治术语的行列。有权的任性给党和政府带来重大损失,有钱的任性冲击着中华民族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党的依法治国理念就是要强化对权力、金钱的制约和监督,从而营造不能任性的法律准绳和道德约束,清理各种任性滋生的不良土壤,为中华民族富强、民族、文明保驾护航。例(7)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把保护人民安家乐业的各项措施隐喻为一张网,“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是要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各项惠民措施,网不但要密而且要牢,使得各阶层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国家富强带来的切身利益保障。例(8)以公平为根本宗旨,不同的人有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演绎奋斗追求幸福的美好人生。
五、结语
翻译是符号转换过程,是源语到译入语意指方式的转换。把术语视为一种语言符号,从语言符号学全面审视中央文献术语的翻译具有积极意义。第一,确保中央文献术语的精确阐释。术语是文献的核心,术语的准确性、科学性阐释是翻译的基本要求,是我党治国理政理念、中国价值观得以正确表达的重要保证。第二,完善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由于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的差异,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存在诸多期待,中央文献外译代表了官方话语,是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首要内容,成功的中央文献译文必将完善我国的对外话语体系,体现符合我国国际地位的话语权。第三,提高我国形象的国际传播能力。以术语的精确阐释为前提,中央文献的全面深入理解为基础,其译文定会展示我国应有形象,从而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回应世界对中国认识的期待。第四,充分发挥符号学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阐释威力。综合语言学、哲学、信息论、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优势,把对意义的阐释方法集中应用到中央文献政治术语的俄译方面,其科学性阐释将会对其他语种的外译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注释:
① http://www.cctb.net/bygz/zywxsy/201504/t20150427_321834.htm。
②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_cQ2PGbo-m-1bPN1b1Vwc-ZbPsmdvkKxtF820u2mt096Hx4EBqFmXX72oNT5dD30Y7n7VE PHxju-oMLLr4AxQ1EJ4Wm3LkXhbmdFaEhcJS。
③ 文中例句全部来自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重要术语译文审定委员会发布文件,http://www.cctb.net/bygz/zywxsy/。
[1]Лотман, Ю. М. Статьи по семиотике культуры и искусства[M].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Искусство-СПБ, 2002.
[2]Arthur, A. B. Semiotic and Society[J].Spinger Science, 2014, (51): 22-26.
[3]Catford, J. 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4]Delabastita, D.There’s a Double Tongue: An Investigation of Shakespeare’s Word-pla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Hamlet’[M]. Amsterdam: Rodopi, 1993.
[5]Derrida, J.Limited[M].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8.
[6]Derrida, J.Position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7]Gentzler, 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8]Gorlée, D. L.Semiotics and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M]. Alblasserdam: Offetdrukkerij Kanters B.V., 1993.
[9]Halliday, M.A.K.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10]Hatim, B. & I. 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 London: Longman, 1990.
[11]Holmes, J. S.Translated! 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C]. Amsterdam: Rodopi, 1988.
[12]Jakobson, R.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A]. In L. Venuti.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Routledge, 2000. 113-118.
[13]Lotman, Y. M.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stic Text[M]. Michigan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7.
[14]Lotman, Y. M.Universe of the Mind. A Semiotic Theory of Culture[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0.
[15]Nida, 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16]Nida, E. A. & C.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 J. Brill, 1969.
[17]Steiner, G.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18]Torop, P. Historical Identity of Translation: from Describability to Translatability of Time[J].TRAMES, 2010, (4): 383-393.
[19]Torop, P. Semiosphere and/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Semiotics of Culture[J].Sign Systems Studies, 2005, (1): 159-172.
[20]Torop, P. Translation as Communication and Auto-communication[J].Sign Systems Studies, 2008, (2): 375-396.
[21]巴特. 符号学原理[M]. 李幼蒸译. 北京: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2]白丽梅, 曹进. 符号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 2006, (4): 172-174.
[23]边彦耀. 中央文献翻译中的还原翻译[J]. 中译外研究, 2013, (1): 14-25.
[24]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25]朵宸颉.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中意识形态的影响[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 (5): 56-60.
[26]费斯克. 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M]. 许静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7]格雷马斯. 符号学与社会科学[M]. 徐伟民译.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
[28]贾洪伟. 从符号学的语义观看文化翻译之文学语言[D]. 黑龙江大学, 2005.
[29]贾毓玲. 对中央文献翻译的几点思考[J]. 中国翻译, 2011, (1): 78-81.
[30]蒋骁华. 符号学翻译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1]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32]李明. 语际翻译的社会符号学理论[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
[33]刘军平.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34]卢敏. 如何做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J]. 中国翻译, 2002, (5): 48-51.
[35]罗进德. 略论符号学的翻译观[J]. 中国翻译, 1988, (1): 6-9.
[36]罗选民. 互文性与翻译[D]. 岭南大学, 2006.
[37]吕红周. 隐喻生成机制的符号学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 (2): 44-47.
[38]彭勇穗. “中立”之谬误——论图里描写翻译学中的“价值中立”[J]. 外语教学, 2013, (1): 109-112.
[39]秦文华. 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40]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41]佟颖. 社会符号学与翻译基本问题研究[D]. 黑龙江大学, 2010.
[42]王铭玉. 语言符号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3]王一川. 语言乌托邦[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
[44]肖德强. 中央文献翻译中的等值问题[J]. 中译外研究, 2014, (1): 45-50.
[45]许钧, 穆雷. 翻译学概论[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9.
[46]张亚非. 符号结构、文化差异、语际翻译[J]. 中国翻译, 1988, (1): 16-19.
[47]郑伟波. 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等值的限度[J]. 中国翻译, 1988, (1): 20-21.
This paper considers terminology of the central literature as a special kind of linguistic sign, observes and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of terminology, the method of their disambiguity. Using theroy of sign growth we investigate the diachronic changes of terminology in linguistic context and cultural context. Cross-linguistic and cross-cultural equivalence, the semantic choice, coding modes, stratification of sign, sign situation, ideology et al are the basic elements that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process of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which may not suffer from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linguistic pattern.
translation semiotics; terminology; the central literature
H35
A
1008-665X(2015)05-0014-09
2015-01-20
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科研立项研究成果“从语言符号学看中央文献术语俄译的策略”(15ZB005);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基于词汇函数理论的俄汉动词语义世界图景对比研究”(12D040)
吕红周,男,编辑,博士,研究方向:语言符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