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52例临床分析

2015-02-11李丽杨家富黄成彬任海燕张会利赵丽丹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鸡西1581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9期
关键词:内耳突发性耳聋

李丽,杨家富,黄成彬,任海燕,张会利,赵丽丹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鸡西 158100

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52例临床分析

李丽,杨家富,黄成彬,任海燕,张会利,赵丽丹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鸡西 158100

目的针对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52例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早期高压氧与前列地尔方法,及与葛根素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52例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指标基本达到正常,也就是空腹血糖在4.1~6.2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4.6~7.7 mmol/L。患者听力损伤不同程度的听力恢复情况按照轻、中、重及全聋次序,患者都获得了比较满意度治疗效果,经临床治疗2个疗程后,听力损失不同程度的患者有效率都超过80%以上。结论针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对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进行及时检测,以确定其临床症状致病原因是由于糖尿病而引发的暴聋,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在“三多一少”症状方面不明显,容易发生漏诊,进而使治疗的有利时机得到延误。

突发性耳聋;糖尿病;临床治疗

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疾病,也有较多的糖尿病患者患有此病,但临床首发症状为突聋的糖尿病比较少见。在中来年患者中比较多见的是耳鸣和突发性耳聋,特别是同时伴随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老年疾病的患者更容易患有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中主要对该病采取血管扩张、神经营养、化瘀活血等综合方法进行治疗。采用早期高压氧及前列地尔注射液方法对突发性耳聋进行治疗的效果日益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关注,为深入分析研究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早期高压氧与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的效果,收集52例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该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比与葛根素注射液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25例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有关资料,其中有28例男患者,24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5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7岁,患者病程在1~6 d之间,平均病程3 d。就诊原因都是突发性耳聋,同时伴随眩晕耳鸣。有32例患者为双耳突聋,20例患者为单耳突聋,共84耳。患者经耳鼻咽喉检查结果显示具有完整鼓膜及正常外耳道;CT影像检查结果将内听道肿瘤予以排除。测定患者纯音听阈结果为:有30耳为轻度耳聋(听力在10~30 dB),24耳为中度耳聋(听力在31~60 dB),19耳为重度耳聋(听力在60~90 dB),11耳为全聋(听力超过90 dB)。听力图型主要分布为:13例患者为平坦型,18例患者为高频下降型,10例患者为中间下降型,11例患者为岛状型。音叉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1.2 测定血糖

52例患者都没有糖尿病史,对患者测定血糖结果为:空腹血糖在7.4~11.2 mmol/L,平均为(9.1±2.2)mmol/L,餐后2 h血糖为12.1~19.4 mmol/L,平均为(17.1±2.4)mmol/L,25例患者都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合则患者采用10 μg前列地尔注射液与100 mL0.9%氯化钠注射液每天进行一次静脉滴注,半个月为一疗程。以及0.5 mg维生素B12肌肉注射等方法治疗,一个疗程为半个月,共治疗2个疗程。每天再进行一次高压氧治疗,治疗半个月。采用多人高压氧舱,将空气加压到绝对压250 kPa,用面罩持续1小时吸纯氧,患者吸氧后中间休息10 min,再加压20 min,减压30 min,在高压氧舱内患者停留2 h。对照组患者采用500 mg葛根素注射液与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进行静脉滴注,一个疗程为半个月。52例患者每天采用18~26 U普通胰岛素对血糖进行控制,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1~6.2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4.6~7.7 mmol/L。

1.4 测定纯音听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制定的听力检查标准,分别测定0.5 kHz、1 kHz、2 kHz、4 kHz的气导平均听阈结果。根据国际标准校准气导听力零级,采用0.25~8 kHz测试频率的听力检测仪,每次重复2次测试,对两次结果取平均值。

1.5 评定疗效标准

1.5.1 耳聋 耳聋根据诊断及治疗突发性耳聋指南的评定标准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一般在临床中可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患者恢复正常的受损频率听阈,或耳水平达到健康或患病前水平的未痊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超过30 dB的为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的为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小于15 dB的为无效[1]。

1.5.2 耳鸣 根据严重程度可将耳鸣分为0~3级:耳鸣比较严重,对患者睡眠产生影响的为3级;患者表现出持续性耳鸣的为2级;患者只在安静环境下能够感到耳鸣的为1级;患者无耳鸣的为0级。耳鸣从原来的级别降到0级的患者为治愈,从3级降低到1级的患者为显效,从3级降低到2级的患者或从2级降低到1级的患者为有效,患者没有发生变化或临床症状加重的为无效[2]。

1.5.3 眩晕 眩晕根据延缓总成的分为0~3级:患者闭目静卧时也会产生眩晕,同时伴随比较严重的植物神经症状的为3级;患者闭目静卧时不产生眩晕,动时则产生眩晕的为2级;患者头晕能够自己控制的为1级;患者不产生眩晕的为0级。眩晕从原来级别降低到0级的患者为治愈,眩晕从3级降低到1级的患者为显效,眩晕从3级降低到2级或从2级降低到1级的患者为有效,眩晕没有发生变化的患者为无效。在治疗结束时测定患者听力及耳鸣、眩晕的实际情况[3]。

1.6 疗效标准

在0.25~4 kHz频率之间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到健康状态及患病前水平的患者为治愈;在0.25~4 kHz频率之间患者平均听力提高超过30 dB的为显效;在0.25~4 kHz频率之间患者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的为有效;在0.25~4 kHz频率之间患者平均听力提高小于15 dB的为无效。

1.7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发病时听力存在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利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有关数据进行分析,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52例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指标基本达到正常,也就是空腹血糖在4.1~6.2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4.6~7.7 mmol/L。患者听力损伤不同程度的听力恢复情况按照轻、中、重及全聋次序,总有效率超过80%,P>0.05表明各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该研究收集的患者具有以下特点:患者年龄在55~73岁之间,发病年龄较大,平均年龄为64.7岁,有32例患者为双耳突聋,占61.5%;20例患者为单耳突聋,占38.5%。患者普遍具有比较严重的耳聋,有54耳为中度以上程度的耳聋,占64.3%,都属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都获得了比较满意度治疗效果,经临床治疗2个疗程后,听力损失不同程度的患者有效率都超过80%以上。

针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对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进行及时检测,以确定其临床症状致病原因是由于糖尿病而引发的暴聋,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在 “三多一少”症状方面不明显,容易发生漏诊,进而使治疗的有利时机得到延误。

3 讨论

3.1 发病机理

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中也被称为 “特发性突发性聋”,主要是指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发生比较突然,其致病原因不明确。在临床中主要有单侧降低听力表现,同时伴随耳堵塞感、耳鸣、呕吐、恶心、眩晕等症状。本研究病例中的患者在就医前没有发现糖尿病,都是以“突发性耳聋”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血糖测定,结果显示具有糖尿病。大部分糖尿病性耳聋是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使患者耳蜗及耳蜗神经变性而引起,病变部位不只是在耳蜗部位,也对患者听觉脑干通路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冲动延迟传递,一般具有内耳或听神经损害等临床表现而造成耳聋或听力减退,在临床中突发性耳聋比较少见。治疗糖尿病并发突聋主要采用胰岛素对患者血糖指标加强控制,并采用多种维生素、神经营养药、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以实现对内耳微循环的有效改善,使细胞提高新陈代谢能力,对血液黏滞度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加快建立受损区侧枝循环,进而恢复听力[5]。

突发性耳聋在发病机制方面,主要是指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在72 h以内并没有明确病因,一般容易伴随耳鸣,有些患者伴随眩晕。目前也没有明确突发性耳聋和耳鸣的发病机制,很多研究人员的观点都是该疾病与内耳微循环障碍、增高血黏度、感染病毒、耳蜗膜发生破裂等一些因素具有一定关系,而感染病毒和血液供应障碍学说是目前临床中比较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观点。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感染病毒可引起患者内耳毛细血管内膜细胞发生水肿、阻塞和管腔狭窄,使微循环产生一定障碍,造成患者内耳听神经及螺旋器缺氧、变性,进而引发耳鸣或突发性耳聋[6]。

3.2 前列地尔的药物作用

临床传统治疗方法主要采用血管扩张剂、激素、神经营养药、中医药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前列地尔药物在临床突发性耳聋治疗中日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备受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前列地尔的作用机理与传统前列腺素E1制剂具有较大差异,前列地尔主要是在0.2 μm的脂微球载体中包封前列腺素E1,使药物在患者体内增加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将药物向病变部位转载,进而达到定向给药的效果,以降低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发生突发性耳聋时患者产生内耳微循环障碍,将扩大血管内皮间隙,采用前列地尔后药物可在病变血管壁进行靶向沉积,将脂微球中药物利用膜融合与内吞作用向靶细胞内释放,并结合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前列腺素E1受体,将腺苷酸环化酶激活,使细胞内增加环磷酸腺苷活性与含量,进而对环氧化物水解酶和血栓素A产生一定的抑制[7]。

血管扩张,对血小板凝集产生抑制并使红细胞改变变形能力,利用合成酶的活性,进而使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病变部位减轻缺血性损伤,以防组织产生再灌注损伤。作用持续是前列地尔的另一个特性,主要是在病变血管部位将其高浓度地靶向性聚集,向靶细胞内有序而缓慢地进入,进而再次循环到患者肺中,明显减少被灭活性,确保持续性的治疗作用,因此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8]。

3.3 高压氧治疗的优点

在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中,高压氧用于临床治疗耳鸣和突发性耳聋,使患者机体摄取和利用氧的方式得到有效改变,增多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增强血氧弥散能力,进而使患者全身缺氧状态得到有效改善。高压氧能够使患者椎-基底动脉增加血流量及提高内耳供血量,对内耳毛细血管内皮改善通透性,降低不必要的渗出,内耳缺氧性水肿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内耳内、外淋巴液氧分压迅速提升,螺旋器内外毛细胞改善缺氧情况,提高修复耳蜗、毛细胞及前庭神经纤维的能力。高压氧对血小板聚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患者血液黏度降低,吞噬细胞增强吞噬、消灭坏死细胞及杀死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高压氧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因采用高压氧治疗能使受损的内耳供氧与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与药物协同应用促进药物吸收,有氧代谢和氧溶解提高的更有效,血管壁和神经营养状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耳蜗毛细胞和听力减轻受损程度,促进修复毛细胞及耳蜗前庭神经纤维的能力,使患者听力得到迅速恢复[9]。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突发性耳聋采用高压氧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方法,在发病半个月内进行治疗是最佳时机,若超出此阶段,就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该研究中临床观察也表明,发病7 d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前列地尔与高压氧的联合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方法,总有效率高达89.7%,这与很多的文献报道基本上是一致的,对突发性耳聋、耳鸣采用前列地尔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血管病变中,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伴随的高血糖、高血脂是比较危险的因素,但临床中目前对控制及治疗此疾病的方法比较规范,对患者血糖、血脂指标的科学控制,对于避免发生突发性耳聋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针对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治疗,目前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也需要在临床中不断探索。

[1] 胡田桂,马未央.老年突发性耳聋80例临床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7):25-27.

[2] 鲁红云,孙辽,舒晓春,等.Ⅱ型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30例临床分析[J] .新医学,2013(11):36-39.

[3] 利显民.早期高压氧联合凯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前瞻性临床研究[J] .哈尔滨医药,2013(9):59-61.

[4] 王福俊,方瑞忠,公伟宏.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突发性耳聋20例[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8):80-85.

[5] 张金平,梁象逢,刘伟.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损害[J]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11(4):90-92.

[6] 刘蓬.耳鸣程度分级与疗效评定标准的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2):101-103.

[7] 秦兆冰.老年人突发性聋的临床特征[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20):21-25.

[8] 刘蓬,孙立伟.中医药治疗耳鸣的研究[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6):85-89.

[9] 江刚,肖丽薇.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突发性耳聋[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11):99-101.

[10] 孙楠.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30例误诊原因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12(8):12-13.

R764

A

1672-4062(2015)10(a)-0086-03

2015-07-03)

李丽(1976-),女,山东莒县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耳鼻咽喉科。

猜你喜欢

内耳突发性耳聋
听力下降也要查血脂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内耳局部给药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