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想万一实现不了呢

2015-02-11陈海贤

现代妇女 2015年2期
关键词:建筑系双学位设想

陈海贤

一跃成为中国首富之后,马云和他的创业史一再被提起。1999年2月,马云经历了中国黄页的挫折,又舍弃了外经贸部的资源,重新出发。在自己湖畔花园的新家,他召集了18个小伙伴,一起开动员会。

那时候,马云也没想到,15年后,他的公司会成为全球市值第二的公司,但他已经感觉到了互联网会改变世界。演讲的最后,在照例该说“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的时候,马云却对创业伙伴说:“启动资金必须是闲钱,不许向家人朋友借钱,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

梦想还是要有的,但在创业初期,马云不仅设想过万一实现了呢,还设想过万一实现不了呢?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叫刘立早的大学生,引起了全国的讨论和关注。他是浙江大学化工系的高材生,当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清华读博士。然而1个月后,他毅然决定退学,重新参加高考。3个月后,他成为清华建筑系的本科生。

对于那些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故事太励志了。但追随自己兴趣的代价,是不是太大?

在央视的访谈节目中,刘立早除了讲述如何发现自己对建筑的兴趣,还解释了为什么他选择重新参加高考。他说:“我已经在浙大选修了双学位,双学位在很多地方相当于硕士学位。如果考不上,我准备去找工作。而且,就算考不上清华建筑系,还有其他学校的建筑系可以读。”原来,刘立早也设想过梦想万一实现不了。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来访者。大三的时候,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朋友,那朋友带他去参加一个合法的传销公司的聚会。这个聚会请来一个成功讲师,一直鼓吹积极、乐观、行动,鼓吹让梦想带动你发财致富。回来以后,他觉得大受启发,决定加入这个组织。他不断地跟我说:“你一定能成功!”在这样的氛围下,讨论失败的风险仿佛变成了一件特别破坏气氛又煞风景的事,以至于我愣是没问出这样的问题:“梦想万一实现不了呢?”

现在,我们都在强调积极乐观,仿佛我们的成功和快乐都仰仗于此。乐观当然有很多好处,它能让人开拓进取,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也愿意冒更大的风险做更多尝试。而悲观思维是一种防御型思维,它总是聚焦于可能的问题,提出做出各种预判。一般来说,乐观的人更快乐,而悲观的人会更焦虑。

但事情又不止于此。有时候,当人们过于强调乐观,其实是想掩饰对失败的恐惧。失败总会让人焦虑。为了应付这种焦虑,人们在心理上发展出了一些奇特的心理防御策略。一种防御策略是,我们先假设自己会失败,以便当失败真的来临时,我们不会让自己那么失望,虽然我们隐隐也觉得这个失败未必会来。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同学,考完试走出教室门的第一句话,就说“考砸了”,但最后成绩出来却比谁的都好。这种策略叫”防御性悲观“。另一种防御策略是,我们不愿意提及,甚至不愿意想可能的失败。因为失败的打击太大,我们自觉把失败从思维中屏蔽掉了,仿佛只有盯着可能的成功,才会让我们好受一些。它看起来也像积极乐观,但这种盲目的乐观下,涌动着的正是对失败的焦虑和恐惧。

也许真正的失败,与强调成功或者失败无关,只是人们有勇气,让事情按它的本来面目自然地展开,然后努力看清它。不因自己对成功的渴望美化它,或者因失败的恐惧逃避它。有时候,居安才能思危。只有当我们不那么害怕失败,我们才愿意更清楚地思考失败的可能性,才能做点什么来避免这种失败。这时候,失败不再是让人焦虑的对个人好坏的评价,而只是事情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一个需要也能够解决的问题。

真正的积极,是能够容纳失败的可能的,毕竟它就是现实的一部分。正因为有实现不了的可能,践行梦想才显弥足珍贵。

15年前,马云在说完失败的可能性极大之后,他还说了一句话:“但是,即使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

在失败的可能中,仍坚持和践行自己的梦想,并让它指引着我们行事,不停尝试,永不放弃,这是梦想真正的含义,也是积极乐观的真正含义。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责编 悬塔塔)

猜你喜欢

建筑系双学位设想
地方高校双学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建筑系图书馆
梁思成夫妇拒绝走关系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A Paradigm of a modern city’s development
我国大学本科双学位教育政策研究
对驼峰测长的改进设想
分享与开放——重庆大学建筑系馆专业教室使用情况调查及优化策略
跟踪导练(一)1
中原工学院双学位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
我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