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的自行车

2015-02-11周雅红

现代妇女 2015年2期
关键词:县城爷爷奶奶回家

周雅红

自从调离乡镇,我就再也不愿骑自行车了。因为10多年来的乡镇工作,我差不多每天都和自行车形影相伴,甚至连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都是在自行车上度过的,它承载了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乐与伤悲,我总是想着,一旦告别了这早出晚归、日晒雨淋的工作,就可以淡忘自行车了吧。然而近几年,我却常常望着父亲推着自行车的背影而生出许多难以言表的感触。

那是一辆已经骑了20多年的老式飞鸽牌自行车。随着交通的日益便捷以及私家车的普及,我们谁都不屑于它的存在了,但就是这辆旧自行车,却始终像朋友一样忠实地陪伴在父亲的身边。

父亲的自行车,是他省吃俭用才买下的。那时候,他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二三十元,却要负担一大家子的生活开销。他一分一分地节省,终于买下了这辆“交通工具”。

那时候,母亲带着我们姊妹几个住在距离县城百十里路的乡下,交通非常不便,父亲从县城骑自行车回家要翻好几座山,有时是人骑车,有时就成了车骑人。但父亲每个月都会雷打不动地骑着他的自行车,穿越百十里山路,裹着一身尘土,揣着十几口人的生活费回家。皱皱巴巴的几十元钱,父亲的一头汗水,成了我儿时最深刻的记忆。父亲回家的时候,是我们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候,那种略有些生疏却真实而深沉的父爱,还有父亲偶尔带回家的那些实实在在的“美味佳肴”,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自行车成了传递爱和亲情的纽带。

当我们在县城安家后,自行车就变成了父亲上下班的代步工具。那个时候,我们每天放学后,都会翘首眺望着马路的另一头,在人群中搜寻着为了多赶几件活计而姗姗来迟的父亲。看着那熟悉的身影由远及近,面孔由模糊变得清晰,我们的笑容便一点一点在嘴角绽放。

就这样,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父亲骑着自行车,30年如一日地默默奔走在工作岗位上。无论是酷暑难耐的“三伏”天,还是寒风凛冽的“三九”天,他都从不言累、从不言弃。那时候,我们并不明白这隐匿于平淡之中的辛苦,而当我们成年之后,才真切地体会到了这种坚持的不易,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左撇子”的父亲,用左手从上衣右边的口袋里掏钱给我们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的情景。父亲和他的自行车,承载了我们的前途与梦想。

如今,父亲已是花甲老人,但他和母亲从没有给自己放过假。他们要孝敬更加年迈的爷爷奶奶,要照顾我们的孩子,还包揽了很多本该由我们来做的事情。爷爷奶奶病了,或者母亲做了好吃的东西,父亲都会骑着他的旧车子,从县城东边的家赶到县城西边的车站,把母亲精心包裹好的药品和食物,连同牵挂一起捎给老家的爷爷奶奶。孙子们上学了,腿脚不再灵便的父亲又推起了自行车每日接送,此时的自行车,成了父亲孝敬父母、体贴子女的好帮手。

如今,我因为工作原因远离了父母,但我每次回家,父亲都会推起他的自行车,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搜寻,载回我喜欢吃的食物和所需要的物品。我要离开了,父亲又会推起他的自行车,载着准备好的行囊相送。不善言辞的父亲总是默默地扛起最重的包裹,走下楼梯,打开车库的门,拍净自行车上的尘土,绑上行李,然后锁上房门。他推起自行车走在前面,我们静静地紧随其后。多少次,父亲都是沉默良久之后,突然开口说一两句话,言语虽少,却浓缩着很多牵挂,很多叮咛,让我心里奔涌着热得发烫的疼痛。儿行千里,父母担忧,自行车成为父亲牵挂儿女一生的见证。

父亲苍白的头发、佝偻的腰身、孤单的背影和那辆忠诚相伴的自行车,久久地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内心喷涌而出的疼痛与愧疚也久久无法释怀。享用父母的给予,早已成为儿女的习惯,却很少自责不能为父母撑起一片晚年的晴空。当内心有所触动的那一刻,早已是我们的良知所不能承载之时。我多么想给那辆旧自行车寄予某种生命的灵动,让它能够拥有我的灵魂,时常陪伴在劳作一生的父亲身边,回报那如山之高、如海之深的父母之爱!

(责编  冰蓝)

猜你喜欢

县城爷爷奶奶回家
在小县城仰望浩瀚星空
我的爷爷奶奶
我的爷爷奶奶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向爷爷奶奶致敬
依纲扣本,返璞归真
我的爷爷奶奶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临城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