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本对话 挖掘文言文的文化底蕴
2015-02-10陶军
陶军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有效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课堂气氛不活跃,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老师感到棘手与烦恼。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翻译和语法的讲解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两大支柱。老师只顾“灌”,学生被动接受,完全处于死记硬背状态。把一篇篇原本充满着深刻意蕴、内涵丰富、有着动人的诗情画意的文言文支离破碎了。这样的教学是不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的,不利于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开展。
笔者在教学高二上册《游褒禅山记》时,除抓住重点文言知识考点外,力求挖掘文章内在文化底蕴,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课文重点抒写人生感悟,议论“志、力、物”在人生事业中的作用。文章议论形象深入,观点态度鲜明,因此,全班学生在读完课文后总结出王安石成功法则:成功=志+力+物。而在这三者中,王安石特别强调“志”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意义,突出“尽志无悔”的观点。因此,在疏通文言字词后,我单独用一节课要求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因此,我从四个问题入手,力求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挖掘和再度创造,期望学生在对话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让学生坚定人生信念,勇往直前。
首先,笔者要求学生理解文中所说的“志、力、物”到底指的是什么。学生研读课文,找出了文中关于这次游历的“志、力、物”。然后将三者引申到人的生命创造过程中去思考,此时,学生不断丰富“志、力、物”的文化内涵,最终学生明白“志”是一种目标、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力”即是外在的体力,更指个人能力、修养、学识、品行等;“物”可指提拔赏识自己的人,也指关心和帮助自己的良师益友,也可指一种机遇等。在逐层引领下,学生明白了王安石关于“志、力、物”的真正内涵。
当学生弄清“志、力、物”的内涵后,紧接着我提出第二个问题:王安石一生是如何践行“志、力、物”的人生法则的?他的一生是怎样体现“尽志无悔”思想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交流,明确王安石从小生长在官宦世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兼济天下成为他从小的志向,加之当时宋朝“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坚定了他救世的人生信念。正是在此种信念的支撑下,王安石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力”,极力寻求可凭借之“物”。虽在变法过程中屡屡受挫,但他始终坚持。最终变法的失败,乃客观因素造成,因此“尽志无悔”在王安石一生中成为最耀眼的光辉。
在明白作者的精神内核后,笔者抛出第三个问题: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我们心中的英雄形象是否也体现着王安石“尽志无悔”的思想?此时,学生纷纷谈论自己心中的英雄,谈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从屈原谈到谭嗣同再到埃蒙斯;从石缝间的小草谈到悬崖上的苍松;从一只蟋蟀的执著到日本的一匹“不赢马”春丽。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了精神的伟大力量,他们分明被同学们所举的一个又一个英雄事迹所震撼着,“尽志无悔”的人生态度也逐渐被学生接受。
学生感悟到此时,也对“志、力、物”和“尽志无悔”思想有了深入的感悟,实现了一个由外到内的精神内化过程。于是,笔者再次发问:让我们回到当下,用文章所阐明的人生哲理对目前自我现状进行深入的自我剖析。此时,学生提笔凝思、有感而发。10分钟后一篇篇自我认识反思的短文浮现在眼前。叶洪伟(化名)同学这样写道:反思目前我的学习现状,我自认问心无愧,我抓紧了一切时间学习,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我将珍惜亲戚朋友老师的帮助,我将最大限度地丰富我的学识修养,我将执著于我的大学梦。邓悦(化名)说:面对一切外物的帮助,我常常无地自容;父母的期盼,老师的信任,让我羞愧难当!直到现在人们对我的评价都是“聪明有余,勤奋不足”,看到王安石那句“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让我幡然醒悟,我知道我应该怎么做了。在此次自我解剖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也看到了自己要实现自我理想所存在的问题,最终坚定了“尽志无悔”的信念。
最后,我顺势要求每位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尽志无悔”的感悟,此时的学生跃跃欲试,最后笔者总结道:王安石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生命仅有一次,只有那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才能经得起风雨人生,只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才能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在与文本的层层对话中,文章的文化内涵就展现在学生面前,内化为精神动力。
总之,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深刻感受到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性,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必须融入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不但看到花架,也看到花架上的花,让学生真正领略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编辑 董慧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