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时政教学的几点认识与收获
2015-02-10张如峰
张如峰
摘 要:通过多年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坚持时政教学得到的一些感悟,得出如何开展时政教学的一些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时政教学;学科能力;教学实践
本人自1994年开始中学的思想品德教学,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时政教学进课堂,多年教学实践获得以下几点收获,望与大家共享,并得到批评指正。
一、必须树立课程资源新观念
1.时政教学不是可有可无,不是我们在教学中的表演,耍的花架子,它是我们教学必须与必然的延伸,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课程的再开发,时政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动态,是了解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教学。它不仅能使学生通过这种延伸了解国内外大事,而且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我认为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2.时政教学必须与教材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我在讲“战胜挫折”时联系“南京青奥彩排中”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中战胜挫折的方法与意义。但一些教师忽视时事新闻事件和学生生理和心理接受水平,忽视时政和教材的关联性,忽视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把时政当成故事,当成笑话,这样时政教学就成了画蛇添足。
二、时政教学是教学的必要性——教学改革的必须与必然的延伸
1.学科功能的要求。思想品德的教学首先必须突出其德育功能,教材中的知识如何内化为学生的德育行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时政的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又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鲜活的人和事不仅可以给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学生以榜样的作用,而且给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
2.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断涌现的知识信息让人目不暇接,使青少年学生获得新信息的速度又非常快,他们渴望表现,渴望表达,展示自己价值。时代的发展需要有知识有创新的人才。
3.学科能力培养的要求。思想品德教学过程和考试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学科能力,如分析、归纳、演绎、推理、判断、辩证分析、综合,这些学科能力的培养仅仅依赖课本是不够的,时政材料为学生培养这些能力提供了大量丰富的阅读材料,现在的思想品德试题原材料也来源于此。
三、教学实践的基本方法
1.“新闻发布”——培养兴趣,张扬个性。每次上课前,由学生代表进行3~5分钟时政新闻发布。具体的内容由学生本人根据自己兴趣来决定,并结合教材进行评析。学生发布后,由其他学生补充或指正,做到自评、他评、师评三结合。每次发布近期发生的国内和国外发生的大事,通过新闻发布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张扬个性,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演绎、表达能力等,培养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学科能力。
2.制作“时政报”——精选素材,积累知识。在班级中开展制作时政板报、手抄报、时政读本等活动,并定期开展评比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选材学会了鉴赏,提高了组织能力、编辑能力、竞争意识等。
3.“专题活动”——配合活动,理解主题。结合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初一刚开学时开展了“读书与成才”的演讲比赛;初二开展拒绝电子游戏读书活动;初三开展募捐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行为。
4.课中教学渗透——潜移默化。时政教学应该在教学的过程得到渗透,它不但能使教材得到深化,而且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宽。如,我在教学“消费者权益”这一框时,不但选择了教材中的案例,而且补充时政材料,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的知识,了解如何做一个聪明、理性的消费者。在时事政治教学中,围绕考点、社会热点,立足于课堂,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并尝试用学科知识分析社会现象。
编辑 王团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