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过程,“究”其内涵
2015-02-10黄养彬
黄养彬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渗透进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课堂与实验教学环节中,对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成为化学课改的主要方向。基于上述背景,提出了“探究过程,究其内涵”的思想,以理论结合案例教学的形式论述了自主探究教学策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为探究教学思想在化学课堂中的推广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自主探究;中学化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探究性教学”的模式逐渐得到推广,成为我国中学课堂中十分流行的教学形式。在“探究性教学”的背景下,“引导—探究—获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脉络,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动态性、交互性和摸索性十分浓烈,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能得到最大
限度的发挥。
在新课标以及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的今天,教师应将“探究性教学”的理念充分引入到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主动探究”的情境中,思维得到不断碰撞,从而迸发出化学学习的火花!以下,我将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实例,详细论述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在中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问题引导,激发探究意识
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问题环节,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流程,对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行培养,不失为新课程改革下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例如,我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时,便采用了“问题引导,探究意识激发”的教学手段。
【教学情境1】
教师:同学们!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你们能举出以铁为主要物质的生活用品吗?
(采用问题情境导入课堂,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探究)
学生1:老师!我们家烧饭用的铁锅!
学生2:学校围墙上的铁栏杆!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我这里有几个问题,你们能够回答吗?
问题一:在工业生产中,铁是如何炼制的?
问题二:一些铁质产品表面会刷上油漆,有什么作用?
问题三:一些食品袋中,常会放入一小包铁粉,其作用是什么?
(创设连锁式铺垫问题环节,让学生进入探究模式)
(由于上述三个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因此,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3:老师!我们这组通过探究和查阅资料,对比了没有刷油漆的铁制品和刷了油漆的铁制品,最后得出结论:刷了油漆的铁制品不容易生锈!因此,我们认为:油漆可以防锈!
学生4:老师!为了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动用了手机,“百度”了一下!食品袋中的铁粉会与水、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铁锈,铁锈可以起到防潮防腐的作用!
教师:同学们探究的结论都十分正确!但都提到了一样物质:铁锈!
学生5:老师!铁锈是什么东西啊?
教师:问得好!铁锈,与我们今天的课程——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请大家翻开书本,找到氧化反应这章节的内容……(顺理成章地,引入了今天的课程)
教学反思:
在上述教学情境中,教师采用了“层次式”问题导入策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特别是第二层次问题,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通过分组探究、资料搜索探究等形式,获取了问题的答案,心中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因此,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得到提升。
二、兴趣培养,构建探究情境
化学课的魅力在于实验,而实验正是培养学生化学兴趣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有效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将之与生活充分联系起来,为学生构建一个“兴趣探究学习情境”。
例如,明矾与小苏打是常见的化学物质,也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使用的材料。在授课环节中,我便将教学内容与食品安全联系在一起,构建了“兴趣探究”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2】
教师:泡打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起泡剂,主要应用在油条、油饼、面包等食品的加工中。很多市面上销售的泡打粉中都含有明矾和小苏打,我们如何对泡打粉的气泡原理进行说
明呢?
学生1:老师,我们能不能通过试验来进行探究呢?
下面学生分组试验,要求他们进行泡打粉气泡试验探究!并提出了两个问题:(1)泡打粉如何起泡?(2)气泡的速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汇报交流:
学生1:老师,我们小组通过试验证实:泡打粉搅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气体,气体越多,气泡现象越明显。因此,气体是泡打粉气泡的催化剂!
学生2:我们发现,搅拌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点燃的火柴熄灭,说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学生3:老师!泡打粉气泡的过程中产生了Al(OH)3,且实验会吸收热量,温度越高,反应越激烈!
教师:Al(OH)3的产生,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4:Al(OH)3能够被胃液溶解,而铝元素的过量吸收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我们不能吃太多油炸的食品!
……
教学反思:
一个简单的试验,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大家纷纷动动手,动动脑,在实验过程中找寻出问题的答案,并将答案与生活结合起来,既获取了化学知识,又汲取了生活常识,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探究性教学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将探究性教学思想充分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在“探求过程,究其内涵”的氛围中感受化学的
魅力!
参考文献:
马建峰.化学实验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编辑 薄跃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