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实现幸福教育
2015-02-10肖丽
肖丽
在创新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从教十八年来,作为教师,深感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要想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
创新的教育观念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正确的人才观
作为班主任或者老师,从各个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赏识尖子生,会让他们更优秀,赏识学困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所有学生同样赏识,也就是公平对待学生,是很重要的。比如,有些学困生,他本身自己就感觉自卑,如果老师在这个时候不拉他一把,很可能学习路就此结束,而且他在方方面面都会感觉不如别人,以学困生自居。这样的学生不好管理,对于他自身的长期发展也非常不利。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只要有机会,比如一些简单的问题,我就会让他们回答,学困生对学习上成功的体验,会珍惜更多,带给他们的动力很多时候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2.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就平时的做法而言,为了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能认真预习。第二个重要环节是课堂,课堂分六步进行:一问二解三看四练五改六检测。一要先提问课本上的基本内容,检验学生课下自学的质量,再问学生的疑点、难点有哪些。针对学生的疑点、难点,进入第二步,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进行解答,学生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来解答。第三步是看,问题解决完毕,再让学生看课本,此时学生看书的感觉与预习时的感觉差别很大,感觉更有看头,收获更大。此时进入第四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是信心百倍,无论是解题方法、技巧,还是解题的质量,都比单纯听老师讲完再做题,效果好多了。练习完了,订正完答案,一定要让学生经过第五步:改错,在改错的过程中,既复习巩固了不会的内容,也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老师再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难度稍大的题目,很好地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的问题。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是第六步:当堂检测,设置检测题时,要体现层次性,对于学困生,要降低难度,解决学困生“吃得下,消化得了”的问题。在检测的过程中,让中等生的知识和解题方法都得到升华,并且能激励学生进入第三个环节:课后认真完成适量作业。在这“三环六步”中,不同的学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同发展。
二、具有创新性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最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和发散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摆脱复制型思维,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组织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只有打破常规,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式,学会并善于运用发散性创新思维的方式分析、思考和研究问题,开发自身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活动。其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课堂上并不是太深奥的问题。平时的课堂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我认为较好的做法是:不怕耽误时间,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给学生讲解不同解题方法的时间,甚至给学生因分歧而进行争论的时间。在这些被一般老师认为浪费时间的过程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具有创新性教学能力
教师的创新性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够创新性地把握教材的能力
要求教师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提炼、组合,挖掘和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知识点、切入点、发散点),将课标规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有机结合起来,把创新教育渗透、贯穿到教学中去。比如,在教学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字母表示数》一节时,课本上出现了路程、买报纸、面积等例子,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它编成一个连贯的小故事:小明骑自行车去街上帮妈妈买报纸,这时给出骑车速度和时间,求路程,再给出所花的总钱数,让学生算算报纸的单价;这时小明感觉很热,想开窗透透风,这时给出窗户的高度和拉开的宽度,让学生计算开窗的面积。会水到渠成地把问题都解决。
2.能够创新性地运用教法的能力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得法者事半功倍”。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的原理和原则应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形成新的教学结构与方法。通过灵活运用创设情境、激起疑问、求异发散、引导发现、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获得摄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方法,达到“会学”和“学会”的目的。
3.具有创新性教学应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的活动中教师能够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提出新见解、创造新方法。教学过程中,善于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当时的情景,随机应变地对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的处理和决策。在正常教学计划的实施中,善于捕捉反馈信息,据此及时巧妙地设计安排,使教学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作为一名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享受着创新教育带来的改变和成绩,伴随着创新教育发展的十年,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不小的进步。相信,伴随着创新教育的发展,终将会实现教育的终身幸福。
参考文献: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