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5-02-10魏贤达
魏贤达
摘 要: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大到社会生产,小到日常生活都与之息息相关。化学变化中往往因为伴随有声、光、色的变化,所以很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对于好奇心很重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会在结果上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感受往往就会被忽视。长此以往的机械记忆便失去了化学作为理科通过利用逻辑分析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魅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发散性;实践;训练
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的突破点,也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作了以下总结。
一、设计发散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经常听到有的学生反映说:“上课时能听得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但是一做题就发怵。”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思维上缺乏灵活性,不能灵活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对优等生和学困生的解题过程进行观察后发现,优等生可以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不同的假想,并且会对那些假想进行思维推理,一种思维推理受到阻碍就换另一种思维方式推理,直到把所有的假象都一一解决掉,最终找到正确答案;而学困生在同样的题目的信息源上产生的假象就会显得既单一又缓慢,往往会“一条道走到黑”。所以我们就要通过培养这些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来使这些学生脑袋开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同一问题有目的地设计发散性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很有必要。如,选择可以一题多解和多变的习题讨论,来使学生的思维发散与知识交叉,从而增加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二、强化实验,在实践中发展思维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通过借助实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实验中又可以提供新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有新的发现,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重视用实验来展示化学现象、验证化学原理、探索客观规律外,更要注重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实验来补充协同教师实验的完成,将课堂实验带回家,带到生活中去实践,将实验习题改编为课堂探索实验。如,在学习“苯酚”一节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实验探究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溶度高于65℃时,则能:(1)与水混溶;(2)苯酚显酸性;(3)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学生先讨论实验设计,再分级进行操作,最后进行实验汇报。又如,在《电离平衡》一章的复习课中,教师设计了如下实验习题:用实验证明CH3COOH是一种弱酸,并在课堂上提供了如下药品:(1)0.01mol/L的CH3COOH溶液;(2)冰醋酸;(3)0.01mol/Lr稀盐酸;(4)蒸馏水;(5)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的锌粒;(6)CH3COONa晶体;(7)紫色石蕊试液;(8)无色酚酞试液;(9)pH试纸及标准比色卡;(10)红色、蓝色石蕊试纸以及试管、滴管、烧杯、量筒等仪器。
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敢于打破常规,对学生放心放手,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发展思维。
三、运用学科思维方法,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从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归纳、提炼出来的学科思维方法符合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具有更广泛的实用范围,但学科思维方法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大量实践活动来训练、巩固,使之不断完善和得到补充。
教学中发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将“4可分为2和2,也可分为3和1或1和3”的这一小学数学中分“数”的方法得到运用就有很多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生的理解程度却差得多。如,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其中表现酸性的盐酸与起还原作用的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即“4分为2和2”,而铁和过量的稀硝酸反应,表现酸性的硝酸和表现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3和1”。追究其中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小学时所学的分“数”的方法已经伴随着“小棒”的丢失,遗落在孩提时代,而且再没有找回来过,直到我们再唤醒。可见学科思维方法,如果不经过必要的训练就会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在不断运用中才能得到强化,才能将提炼的较为抽象的方法转化为良好的思维模式,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使思维方法得到补充和完善。
我们常说的“有所教,有所不教”,“教”指的是“学科思维方法”,是“渔”,不教的是“知识”,是“鱼”。由“教”而“不教”,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引领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思维过程的反思,整理思维途径,获得思维方法,从而形成自学能力。“不教”而“教”,即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的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要实现“不教而教”,首先得“教而不教”、得“有所教”,即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面向大多数学生,教会他们学会反思,掌握重要的思维方法,最终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刘媛媛.融入化学教育中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9).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