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2015-02-10潘峰
潘峰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相比较与传统教学理念,新课改理念更新颖,力度空前,使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但有利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精神面貌的改善。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推行的主体,必须要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合理、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实现“发展学生,提高自己”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新课标
一、反思教育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要实行课改,就必须先更新观念。传统的教学注重强调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师也习惯于“以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言堂”“满堂灌”将学生视作是消极盛放知识的容器,学生接受知识被动,缺乏内在动力,学习效果事倍功半。新课改中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获取新知、发展思维,并让学生通过质疑、尝试、探索、失败、成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角色是随着教学任务和形式动态变换的。课堂上“以学生文中心”,教师是指导者,是合作者;课堂下,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是知心人,是好朋友。
二、反思初高中的衔接
相比初中的数学知识,高中教材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也正是这些初高中的差异,使得很多学生步入高中,无所适从,从而导致成绩出现严重滑坡。这其中除了学生升入高中对于即将面临的变化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之外,还由于学生在高中的学习中仍旧沿用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因此,教师应特别关注初高中的衔接问题。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学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是高中还要继续深入学习的,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加强学法指导,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提高适应能力。
三、反思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的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波利亚曾经说过: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想写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根据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反馈信息,反思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出现了问题又该如何调整教学计划等等,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才能确保教学在最佳的运行轨道上,实现教学的高质高效。
此外,教学中要注重巧妙地设疑。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它一方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但是,在课堂上组织设问、答疑的过程中,切忌形式化。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梯度性的问题,保证学生能“跳一跳,够到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回答问题的行列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保持课堂的张力;其次,教师要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设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深入思考。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质疑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能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反思学生学习方法
高中知识相对于初中知识来说,无论是知识的深度、广度、难度还是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质的飞跃。有些基础好的、接受能力强、会学习的学生,会因为学得其法而成绩优秀,紧随着成绩优秀而来的是自信心增强、兴趣高涨、更想学;成绩越好,能力越强,良性循环;相反的,基础不好、接受能力差、不会学习的学生,则会因为没有适当的学习方法,即便是很努力,也是成绩平平。懂得及时反思,总结教训的,会适当调整学习方法,经过努力,迎头赶上。然而那些不善于思考,埋头死学的或者是不思进取的学生,则会成绩越来越差,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拒绝学习,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花些时间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状态、精神需要等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实行转变思想和传授方法相结合,课上教学与课下辅导相结合,完善教学方法和教授学习方法相结合,统一授课指导和个别单独辅导相结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教学效率。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对于反思问题最简洁的表述。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不但为新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章水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中学数学研究,2006.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