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医疗设备培训

2015-02-10赵芬

医疗装备 2015年3期
关键词:工程师医护人员医疗

赵芬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临床医学工程部,浙江杭州310009)

如何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医疗设备培训

赵芬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临床医学工程部,浙江杭州310009)

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设备的技术也不断提高。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的数量、种类、型号都在不断增加。设备科工程师的职责已经不简单的拘泥于设备维修,而是应该更加注重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设备操作能力及常见故障判断和处理能力,充分提高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

医疗设备;设备科;培训;经济效益

1 培训的必要性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及电子信息技术的的蓬勃发展,医疗设备已成为是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1],也是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医疗设备在现代医生检查诊断、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仪器的发展,甚至在医疗行业发展中,其突破瓶颈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医护人员对于医疗设备的正确操作直接决定了设备的诊疗效果。

现在各级医院医疗设备出现“三多现象”,即数量多、品种多、机型多,由于设备种类多操作复杂,很多说明书都是英文版的,再加上医院人员一线的工作量已经很大,根本抽不出空余时间去学习关于设备的知识。正是因为医护人员对于医疗设备的正确操作及维护保养的不熟悉,导致出现很多“人为故障”及“假故障”。事例1:有次值班时遇到我院中心监护室有一台G3000的血气分析系统故障,到现场看了之后发现是由于他们医护人员在冲洗时没有关闭糖,导致试剂包故障。这就属于一例“人为故障”,由于血气分析系统在做血气时血容易堵塞,这时就需要冲肝素,在进行这步操作时需要将系统中糖成分关闭,否则导致电极损坏,整个试剂包作废。事例2:还有次值班接到报修电话被告知门诊1台除颤仪故障,到现场发现原来除颤仪除颤功能完好只是打印机纸没了,这种打印纸科室都有备货,没了自己安装就可以,这就是属于一例“假故障”。

根据工程师每月巡检的监测数据发现类似的“人为故障”及“假故障”每月都会有,这不仅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而且也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从而降低了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提醒我们设备科工作人员要重视对临床医护人员的医疗设备培训,除了新到机器的安装培训外,后期每年还应该制定不定期的培训计划,把培训纳入常规的工作内容之一。

2 培训的途径

2.1 新设备的安装培训

每一台新购买的设备到货安装完成后,设备科都会安排厂家工程师对临床的医护人员进行一次新机器使用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机器的构成原理、日常操作流程、日常维护方法、注意事项、简易故障判断及处理。例如:病房手术室里的手术床是需要锁定之后才能进行基本功能操作,否则按任何按键都没有反应。腔镜的视频图像需要选对正确的信号输入源才会有图像显示。每台设备在使用和保养上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项。

2.2 设备科工程师组织的培训

全院每年都有新的机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我们医护人员工作繁忙,每次新机培训时科室人员不能全部出席,再加上医护人员学历水平、接受能力参差不齐[2],所以出现虽然新机安装时组织过培训,但是仍存在很多人员对于机器还是很陌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操作,导致后面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由于人为的操作不当引起的机器故障。

我院设备科工程师人员少,每个人分管区域多,工作量大,当有多个地方出现故障时就来不及处理,设备的维护仅仅依靠设备科已经不能满足于实际的工作需要[2]。设备科工程师通过和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得到护理部和科教部的支持,针对自己分管区域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内容涵盖医疗设备的操作流程、工作原理、安全使用、日常维护、注意事项等,开展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将集中教育与个人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2]。例如工程师每月例行巡检时或是设备故障检修后,针对医疗设备的运行情况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3],也可以在临床举行的晨会或是科务会上集中给他们培训,通过不定期的集体授课、专题讲座、仪器求教、模拟训练等多种形[3],让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及维护。

2.3 邀请设备厂家工程师组织的培训

由于医院设备种类多,设备科工程师也不可能样样精通,特别是针对一些技术含量高的设备,往往就需要邀请厂家工程师前来给临床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培训。对于这块培训设备科工程师会在年度培训计划中安排好哪些设备需要厂家工程师培训,提前做好安排,以此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这种培训较之前的新机安装培训内容要更加深入,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厂家工程师进行沟通讨论。这种培训一般年资高、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强的医护人员参加的多,他们接受能力快,需要学习更加深层次的知识,再由他们在平时工作中对低年资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

2.4 临床科室内部组织的培训

由于临床经常有实习或是进修的医护人员,而且流动性大,如果仅仅依靠设备科组织的这些培训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这时就需要临床科室内部组织培训。通过科室内部人员对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维护保养方法进行介绍,可以是讲课形式或是一对多、一对一带教形式,通过这些方式都可以增加他们对设备的认识,促进大家学习。

3 培训的效果

通过多种方式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不定期的强化他们对医疗设备的认识,加深对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知识的掌握。通过这些培训方式明显的降低了设备的“人为故障率”和“假故障率”。据统计,2013年通过各类医疗设备培训,我院医疗设备人为故障率已由原来的5%降低到1%左右。

4 结论

医护人员通过厂家工程师、设备科工程师及科内人员组织的各种培训,增加了对医疗设备的认识,对设备的操作使用、日常维护保养更加了解,同时还能处理简单的设备故障,这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为设备科工程师减轻了压力。设备科工程师在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的同时,自身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沟通交流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提高[3]。对于医院来说,设备的故障率小了,使用率高了,自然就提高了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医院带来效益,为社会带来福利。

[1]仲慧.医疗设备培训之我见[J].医疗装备,2012,25(4):49-50.

[2]李雪梅.临床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86-87.

[3]余华良.规范设备科对医护人员开展教学、培训的探讨[J].医疗设备装备信息,2004,19(2):63-64.

R192

B

1002-2376(2015)03-0078-02

2015-01-05

猜你喜欢

工程师医护人员医疗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青年工程师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