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管理
2015-02-10刘丰,刘敏
刘 丰,刘 敏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湖南长沙410016)
浅谈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管理
刘 丰,刘 敏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湖南长沙41001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大型医疗设备和精密医疗设备涌入医院,对医疗的发展、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进行探讨,以致能发挥医疗设备的最大功效,为医院创造更大的效益。
医疗设备管理;保养;信息化;维修管理;人才培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医院的诊疗越来越依赖现代化医疗设备的诊断。目前,医疗设备的总资产占医院的总产值的比例越来越大,已成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进行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工作最为重要的物质保证,是影响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医院,对医疗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一系列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因此,如何通过医疗设备的管理使医疗设备在医疗实践以及临床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问题,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论述。
1 完善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形成一个现代化、专业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法
建立建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医疗设备管理现代化、专业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加强医疗设备的制度建设,是为了发挥出医疗设备的作用和功效,不断增加医疗设备在医疗服务中的实际效用。就目前医疗设备管理来说,医疗设备本身的价值能否体现也依赖于医疗设备的良好管理,管理不到位也会导致医院的业务发展陷入呆滞状态,造成医院经济效益的直接下降。为了保障临床一线科室的工作能有序、稳步的开展,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也可加大各科室的医护人员正视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针对不同情况,对医疗设备制定出相适应的管理措施以及操作规程,使医疗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医疗设备功能的有效发挥,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
2 强化医疗设备信息化的管理,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益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球各行各业逐步信息化,对于医疗行业来讲亦是如此。我院目前建立了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大范围对医疗设备进行全面监管。以往各大医院设备科都是采用人工记帐的方式来记录医疗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一系列工作的情况,工作量大、速度慢,还不利于进行各类数据的统计,使得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复杂且时间长,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医疗设备也由以前的单一变得复杂、多变,以前的管理模式往往只能拖慢管理的效率,不利于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益。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可以研究医疗设备的运行质量,包括完好率、使用率、故障率等等信息,实行全程优化的科学管理,能有效地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给医院带来巨大的医疗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总之,医疗信息化管理是建设现代化医院必须跨出的一步。
3 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管理
3.1 强化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是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大型医疗设备的保养工作是医院维护保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在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医疗设备的维修成本、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医疗设备保养管理可分为三级保养:
一级保养:使用科室实行医疗设备专人负责制,有专人对所使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基础保养,做到日常表面灰尘的清洁,开机前检查,关机后的整理。
二级保养:设备科派遣设备维修人员到使用科室定期进行医疗设备内部灰尘的清洁以及医疗设备技术参数的校正。
三级保养:每年度由设备科维修人员陪同计量检测、医疗设备厂家随访人员定期进行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以及医疗设备参数的校正。
目前医疗设备电子集成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电路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随着医院的发展,大量的大型医疗设备涌入医院,加上医疗设备生产厂家对医疗设备的维修技术和维修资料的垄断,促使医院难以依靠本院的设备维修人员做好技术上的支持,因此在今后医院要充分的利用维护保养工作,尽量减缓医疗设备的磨损老化程度,做到“勤养少修”,保证医疗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使医疗设备有较高的设备完好率以及利用率,充分发挥出医疗设备的效能。
3.2 强化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的使用完好率,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医疗设备的维修存在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 (1)事后维修; (2)预防维修; (3)改善性维修; (4)综合维修。我院的医疗设备维修实行的是即时维修。即时维修是一种无计划的临时维修,当医疗设备发生故障后,由使用科室随叫随到现场维修。这种维修要求维修部门随时做好准备,以及维修人员技术熟练精湛。做好医疗设备维修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是保证维修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有效的维修制度管理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也会减少一些意外的疏忽导致维修不及时以及用时过长。
3.3 加强维修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
在目前新的形势下,医疗设备迅速发展,大型医疗设备以及尖端医疗设备越来越多。高端的医疗设备对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要求也提高了,只有不断提高维修技术水平,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符合医院的发展需要,才能更好的完成医疗工作中的各项任务,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随着医院的发展,医疗设备已发展为现代医疗机构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医疗设备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医院正常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医院诊疗、教学、科研等工作能建立在良好的物质基础上,发挥医疗设备的最大效用,为医院获得最佳的医疗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姚振波,高伟娟.浅谈医疗设备的全程管理[J].医疗装备,2014,(07).
[3]金杏梅.谈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规范化管理[J].医疗装备,2002,(03).
[2]吕晓辉,杨建群,姚毅,等.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09,(03).
[3]金杏梅.谈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规范化管理[J].医疗装备,2002,(03).
[4]李帅帅,李宪军,施安,等.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现状及对策[J].医疗装备,2009,(03).
[5]杭建金,张超群,吴向阳.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1,(03).
R197.39
B
1002-2376(2015)03-0075-02
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