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种叛逆
2015-02-10张贻婷
张贻婷
不知什么时候起,总是喜欢对着干。若有人要我往东,我便硬是要掉头往西走。老爸的口头禅也改了:“我看你这个人越来越不对劲了,越来越叛逆了。”
上个星期六的早晨,一起床就什么都不想干了。对着枯燥的作业,咬咬笔,转转书。一想到今天下午还要学这学那的,就很烦躁,这种生活什么时候可以结束?我竟然有勇气对老妈说:“老妈,今天我不想去上英语课了,他讲的我都懂了。”我把那里的劣势挑刺一样全挑了出来。好不容易老妈同意了,老爸却死活不答应,我也懒得听他讲什么“大道理”,关掉手机就出门了。
上完还有一点听头的数学课已经是下午两点了。站在路的分岔口,面临着选择……耸了耸书包,我竟有勇气走出了大门,回望身后邪恶的教室,加快了脚步。
我不知道我该去哪,可以去哪,就这样漫无目的走着。路过市民广场,很多人奔跑着放风筝,绽放出一朵朵的笑容……我在干吗,我为什么要去上课,周末不就是用来放松心情,好好休息的吗?
一旁似乎起了争执,是一对母子。“小轩,你今天晚上6点去上作文课!”“不要,我不想去!”“我都帮你报名了,你去吧。”“你怎么不找我商量就自作主张啊?”“我不管你这么多,你一定要去上!”“我就不去……”唉,他和我是有多像啊,所有家长都这样吗?
目光转移,不经意间看到了那棵苗。那本是一颗我放在石头旁的种子,却硬是要从石头缝里挤出来,这大概也是一种叛逆吧,这不好吗?这不是正需要一种勇气吗?
还记得《林中杂想》里有一段话写得挺好:“把孔子所不屑的‘三思后行的踌躇让给老年人吧!年轻人不就是有莽撞往前去的勇气吗?年轻就是手里握着大把岁月的筹码,那么,在命运的赌注里作乾坤一掷的时候,虽不一定赢,气势上总应该能壮阔吧?”
记得之前面临分岔道时,我的选择不就是正确的吗?大人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越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每个人都有选择属于自己的那条路的权利……
风很大,拼了命地钻进我仅穿一件的单薄衬衫,散开了头发,在风中狂欢般地欢呼,一瞬间不再有原有的踌躇。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多远,一辆计程车从身旁停下,放下窗户,问我去哪。
去哪?我能去哪?我连我在干什么,接下来该干什么都不知道……
也不知道后来怎么到家的。只是一进门就看到了老爸,他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气愤(大概是在忍耐),他开口了,语气很平淡:“老师家没去吧?”“嗯。”我敷衍着回答了,只想快点逃开他的视线。还是被他叫住了,他和我讲了许多他自认为都对的“真理”,其实也不多,就一句话,反反复复……我虽然理由很多,但“大人的话都是对的,一定要听”仿佛已经成了一条公理。老爸看我态度坚决,渐渐失去了耐心,大发雷霆,一条条“死命令”,将我压得难以喘气——大人似乎都这样。
躺在床上仰望着灯,有点刺眼,我样子看上去很狼狈,布满泪痕的脸,用力敲打墙后手上留下的伤痕。
没有人告诉过我成长是痛苦的,叛逆也是痛苦的,那是一种不被理解的痛苦。可谁能否定这一个过程,在经历这些后获得的自主、快乐,战胜自己拥有勇气的快乐。勇气是很重要的,年轻人需要“莽撞”和“勇气”
在叛逆中成长,在叛逆中获得勇气。
(指导教师 彭武胜)
@边边:相信很多同学都正处于这个敏感多变的青春叛逆期,总觉得父母的话特别啰唆,烦,不爱听,有一种“想要我干,我偏不干”的对着干的冲动,看了本文是不是感同身受呢?文章紧扣中心,集中笔墨写一件事的始末,文笔流畅;有对话,有联想,有感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