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老师的三点建议
2015-02-10屈鑫
古城七月,2014年陕西省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圆满结束,我作为2013年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有幸被聘为本次大赛高中语文组的评委。对于从教时间不足十年的我,这既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又是一次充满挑战的考验,更是一个开阔视野、学习提高的机会。在为时三天的赛教活动中,我领略了来自全省各地市优秀教师的风采,收获颇丰,特将几点感受略述如下:
一、语文老师要有功底
语文老师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肩负着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语文课堂更是传播文明,启迪性灵的圣殿。在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当代中国,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一座灯塔,为学生指明人生的方向;应该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感知艺术的光华;应该开启一双慧眼,让他们明辨真、善、美;应该唤醒一颗心灵,让他们不再懵懂、不再困惑、不再麻木,成为一个热爱国家,尊重生命,志趣高雅的现代文明人。
基于语文教育“培养塑造人”的使命和任务,新时代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老师不应是一个照本宣科、喋喋不休的教书先生,而应该思接千载,学贯中西;既要满腹经纶,又要紧扣时代的脉搏;既要有对传统的痴爱与坚守,又要对当下有着新锐的思考与认知。简言之,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内容、有想法的人。
生命的内容源于积淀。一个没有文化积淀的语文老师上不出一堂有深度的课,一个思想平庸的老师也很难点燃学生的激情。语文老师要把自己从某些重复无效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解放自己也就是解放学生),多读一些书。古人云“功夫在诗外”,不妨读一些杂书,都是大有裨益的。读史可以让人睿智,哲学书可以让人深邃,文学作品可以让人洞察人性而通明豁达……人类文明的结晶从多方面充盈着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人生,这些都可以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唯有如此,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语文老师才是坚定的、自信的,因为他们的足下,有坚持的土地,是深厚的文化之根。
二、语文老师要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
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美育。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美。语文之美,除了文本的意蕴,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教师的课堂语言。语文教师是汉语言文字的使用者和示范者,更应该展现语言在传递信息上的准确与凝练,在表达情感上的艺术美与感染力。
在赛教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堂精彩生动、富于诗意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精心锻造的课堂语言,一个用语优美、凝练、得体的语文教师是语文魅力最直接的体现者。充满激情的语言,可以营造相应的情感氛围,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带领他们走进风光旖旎的语文情境。
豪壮慷慨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受建安风骨的苍凉悲壮,领略曹孟德的壮志与忧思;哀婉凄切的语言,犹如浔阳江头那一轮秋月,映出迁谪司马的沦落与哀伤;清新优美的语言,可以带领学生品味清华园里无边的荷香月色;深情细腻的语言,有如落落秋雨,展示出故都不尽的秋意……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语文之美,就这样从教师的唇齿间滑落,落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成长为一片醉人的风景。
三、语文老师应是一个有心灵的人
当代有位诗人说:西安是给有心灵的人准备的。我想说:语文之美是为有心灵的人绽放的。“眼因多流泪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禁要反思:捧着墨香沁人的语文课本,我们可曾为那些文字感动?可曾在只言片语间瞥见万千之美?可曾被那久远的情绪悄悄地撩动心弦?……如果不能,我们拿什么去教语文?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又怎可奢望去感动学生?凭借丰富的知识、华丽的语言,甚至最先进的理念、最全面的教参?
不,这些都还不够!语文课应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那些伟大、动人的诗篇就在那里,我们只需要一颗裸露着的柔软的心房,卸下虚伪沧桑的铠甲,和学生一起,去聆听、去触摸、去感知、去疼痛、去热爱……泪水可以涤荡尘埃,让枯燥的说教变成灵魂的洗礼,痴爱会使那些被人遗忘的文句熠熠生光,让传承不再只是口号。课堂的温度与深度都在这里,哪怕只是一句由衷的赞叹,一声轻轻的叹息,一场面红耳赤的争辩,一颗挂在眼角的泪珠,一刻静静的默思……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文本不再是独立于我们的鉴赏客体,那些伟大的灵魂也不再是令我们费解的知识重难点,因为心灵在场,他们的人生经历被揉进了师生真真切切的情感体验中,课堂是有限的,情怀却无涯际。语文教学对人的关注与悲悯正现于斯。
赛教活动结束了,而给我的启示与思索才刚刚开始。语文老师应当具备学者的素养,诗人的情怀,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永葆青春的赤子之心。也许,多年之后,学生已不记得你所传授的知识,但他们却记得你的语文态度,记得你某一次真诚的笑容与泪水,记得你是如何影响他(她)的人生:你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美丽的桃花源,让他们成为一个毕生追求美的人。那么,你便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你给了他们最好的语文。
作者简介:屈鑫,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2013年教学能手比赛语文学科小组第一,2014年担任评委。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