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雁门关的回响

2015-02-09王本道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5年1期
关键词:雁门雁门关雄关

王本道

古长城上的诸多关塞隘口有些是亲身登临过的,如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等,但多数还只是慕名而未及登临。深秋时节,我与文友自北京而至大同,游罢五台山又驱车南下,来到了萦怀既久的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作为历史上的边关要塞,雁门关曾是中原地区汉民族疆土的重要门户,边关瓮城的门楣两侧,至今镶嵌一副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顺着断壁残垣之中一条依稀可见的小路,我得以登上东陉关城楼。纵目远眺,只见峰峦错耸,峭壑阴森,让人蓦然生出念天地之悠悠的情感。据《山海经》载:“雁门关,飞雁出入其门。”因雁门山群峰都在海拔1900米以上,周围群山环抱,只有过雁峰两旁有两道比较低矮的山峪,每年春天,南来北往的大雁只能从这里飞过,而雁门关城楼正坐落在这山峪之上。据说,若是季节相当,还可以观赏到雁阵过关的奇景呢!

中华民族的文史典籍中,对雁门关不乏浓墨重彩之笔。《吕氏春秋》曾将雄关雁门称为居“天下九塞”之首。从周穆王起,历代都把这里看作关口要塞。战国时期,赵国良将李牧曾奉命长驻雁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从雁门关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了阴山之北,并修筑万里长城。汉代的雁门关一带更是风云多变。汉武帝继位后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驰骋雁门关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唐、宋时期,雁门古塞“胡”汉、宋辽(契丹)相争,群雄逐鹿,战事连绵。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世代忠良,保家卫国,就连烧火丫头杨排风也披挂上阵,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忠义文化和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

沿着群峰夹峙、危岩绝壁的雁门古道,我在城楼下徘徊许久。古老的内长城在黛色的山脊之上由东向西蜿蜒而去,直至茫茫的云海。俯观周遭,幽谷深深,林木挺秀,芳草萋萋。瑟瑟秋风渐起,黄沙飞扬,漫卷四野。

雄关千古,征人无数。关山今犹在,将士几人存。历史上的雁门关不啻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唐代诗人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全唐诗》中,单是咏雁门关的诗就达1000多首,足见关隘文化、边塞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影响力在炎黄子孙中源远流长。

沿着崎岖不平的边关古道,我和文友们渐次走下雁门关城楼。正午时分,山脚下的一个小小村落里已升起袅袅炊烟,我们也感到饥肠辘辘了。见到路边有个小小的摊子,忙上前搭问:“是否有吃食可买?”那摆摊的大嫂忙转身回到家里,顷刻捧出一盆热腾腾的茶鸡蛋,乐呵呵地说:“都是自家养的溜达鸡下的蛋,快来吃个够!”边吃着香喷喷的茶蛋,边与大嫂搭讪。那快言快语的大嫂说:“这里很安静呢,以往的边关重镇,随着雁门关的废弃,现在只剩下了七户人家,总共不到三十口人。强壮的劳力都到关外去打工了,我们也不闲着。这不,家里养了二百多只绒山羊,又开个小店,秋后,有专人来收羊毛,一年能赚一万多块呢!”说着话,见对面走来一位老者,背上还背着一大捆熟透的庄稼,看时却是一捆芸豆。老人慢条斯理地在路边摊开芸豆晾晒,一颗颗熟透的红芸豆粒立刻蹦满路边。摆摊大嫂接着说:“这豆粒在城里用来掺在大米里做饭,味道煞香,一斤能卖上一块多钱呢!”

乘车重新驶上高速公路时,秋日的阳光显得分外娇媚。再次回望雁门关,我想到,古长城的诸多雄关要塞,如今虽已失却往日的雄风,但长城内外却正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活跃在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正以从未有过的昂扬姿态,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道路上。

(选编自《长江文艺》 2008年第6期,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雁门雁门关雄关
登雁门关
八月十五雁门开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雁门关下人
从对话教学角度谈董一菲执教的《雁门太守行》
杨吴政权代北家族的本土化——以《李娀墓志》所见雁门李氏为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专访千百辉董事长沈永健先生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山西省雁门关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药敏试验
萨都剌《雁门集》(十四卷本)辨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