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015-02-09陈秀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培养情感语文

陈秀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还强调三个方面要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关键词:语文;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218-01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由于小学生情感极易受他人和环境的情感感染而产生共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氛围,将学生带入意境。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先播放“月光曲”让学生欣赏后,再让学生谈谈从这首曲子中感受到了什么。有的说:“我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变化很大。”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有的说:“我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于是我适时引导,自然过渡引入课文的学习:这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这首曲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然后,通过视频配音画朗读等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这样教学情境氛围,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呜,让他们处于一种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最佳心理状态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可见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性。

二、重视文本朗读与感受,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诗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艺术形象总是经过作者的情感过滤加工,渗透着作者浓烈的“情”的,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主宰。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激起感情上的浪花,并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读”中受到心灵的触动。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因此必须加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朗读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也便于学生从个体角度深切体会文章的情感因素,所以,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朗读是一种和作者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每个人在读中一定都会产生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朗朗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由此可见,没有学生对文本的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的课堂教学是何等的荒谬。除朗读外,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其他阅读方法感受文本的意蕴。

如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首先简单介绍时代背景,然后播放课文配乐朗诵,而后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音乐朗读、自由读、学生相互点评朗读等。整整一堂课,在反复朗读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朗读的技巧,而且在朗读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度赞扬和深切缅怀之情,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也就跃然纸上。在第二节文本讲读时,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表达了自己阅读课文后的独特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中得到了培养。

三、树立“育人”意识,引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特别强调教师要有“育人”的意识,要充分挖掘所教学科内在所特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同时要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教师要特别注重价值观导向,把教学生学会做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例如在教《狐狸与乌鸦》一课时,老师请同学们把狐狸对乌鸦说的话找出来细读,结合乌鸦的表现,谈谈读后的感受。一学生说:我认为狐狸很“聪明”,而且很有“恒心”。其理由是:它不但善于观察,而且很有心计,它不断改变说话的口气,由向乌鸦问好,到“关心”它的孩子,到赞美它的羽毛和嗓子,直到乌鸦开口,最终得到了乌鸦口中的肉。老师这样引导:“这位同学读得很深入,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说的有理有据,值得大家学习。但是,狐狸的聪明和恒心用错了地方——想欺骗别人达到不劳而获的目的,这是心术不正的“聪明”和“恒心”是不可取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主要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机制而发生作用。如果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空洞无力的,也是低效或无效的,它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有实际的作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加以培养,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更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契机,积极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熏陶感染,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培养美好情怀,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培养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