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流行特点及净化技术要点
2015-02-09李海琴
鸡白痢是由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以排白色粪便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鸡白痢沙门氏菌不但会通过饮水、空气、饲料等进行群间水平传播,还能通过携带病菌的种鸡垂直传播给下一代。其传播范围广,感染鸡只多,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地威胁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极其巨大。
1.发生特点
鸡白痢在雏鸡和成年鸡中所表现的病状和经过有着显著的差异。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多在孵出后几天才出现明显症状,7~10天后雏鸡群内病雏逐渐增多,在第2、第3周达到高峰。病程短的为1天,一般为4~7天,20日龄以上的雏鸡病程较长,且极少死亡。耐过的鸡生长发育不良,成为慢性患者或带菌者。发病雏鸡呈最急性者,无症状迅速死亡。稍缓者表现精神委顿、绒毛松乱、两翼下垂、缩颈闭眼昏睡、不愿走动、拥挤在一起。病初食欲减少,而后停食,多数出现软嗉症状。同时腹泻,排稀薄如糨糊状粪便,肛门周围的绒毛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影响排粪。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病鸡常发出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据报道,近几年还出现了无白痢症状型鸡白痢,常有无白色下痢特征性症状便突然死亡的临床表现。有些死亡后的雏鸡,口内尚含有饲料,经相关的实验室诊断,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菌。此外,还有一种为肺型鸡白痢病型,鸡发病后呈现呼吸困难,剖检可见有大小不一的肝变坏死区和肺部大量粟粒大小的坏死结节。
2.危害
鸡白痢不仅疫情风险高,患病雏鸡和幼禽的死亡率几乎达到100%,中鸡偶然暴发高死亡率的疫情。处于产蛋期的种鸡白痢通常呈慢性或隐性感染,病愈后的康复鸡仍然可能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以损害生殖系统为主,不仅影响生产性能,而且可长期带菌和经蛋传播感染,成为危险传染源。商品代鸡群是沙门氏菌病在种鸡群散播的直接和最终受害者。
3.鸡白痢流行特点
鸡白痢的传播方式较多,其中,雏鸡和幼禽是该病的主要易感对象,成年鸡感染常无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鸡沙门氏菌病常形成相当复杂的传播循环。病鸡、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有多种传播途径,最常见的是通过带菌蛋传播。带菌蛋有的是从康复或带菌母鸡所产的蛋而来,有的是健康蛋壳污染有病菌,通过蛋壳而成为感染蛋。染菌蛋孵化时,有的形成死鸡胚,有的孵出病雏鸡。病雏的飞绒中含有大量病菌,又可污染饲料、饮水、孵化器、育雏器等。因此,与病雏鸡共同饲养的健康雏鸡可通过消化道,有时经呼吸道或眼结膜而受感染,被感染的雏鸡若不加治疗,则大部分死亡。耐过的鸡长期带菌,成年后也能产卵,卵又带菌,若以此作为种蛋时,则可周而复始地代代相传。鸡白痢在国内养鸡场广泛分布,感染率较高。
4.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防治和净化
(1)检疫时间:分别在60~70日龄、开产前1周、产蛋高峰后2周。
(2)检疫方法:用鸡白痢全血平板法、血清法或卵黄平板法。全血平板法:鸡白痢全血平板抗原自冰箱取出后,平衡至室温(20~25℃),在玻璃平板上分开滴3滴(约50微升)抗原,取待测鸡血液1滴,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各1滴,在平板上分别与抗原混合,轻轻振荡,2分钟内判定结果。卵黄平板法:可用卵黄代替全血,方法是:打破鸡蛋,去蛋清,留下卵黄,刺破卵黄膜,用移液器取50微升卵黄与滴在玻璃平板上的抗原液迅速混合均匀,其余要求同全血平板凝集法。但用卵黄检出的敏感要低于全血。血清法:用无添加剂的采血管采血,分离血清,用血清与全血平板抗原反应,其余操作与全血平板法一致。用血清进行检测的优点是可重复性较好,缺点是成本较高。
(3)检疫操作应注意的问题:检疫器材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做到每只鸡一个塑料吸头,每只鸡的血液量(或卵黄量)与抗原量大致相等并混合均匀。结果判定:抗原与全血、血清或卵黄混合后在2分钟内出现明显蓝色颗粒凝集或凝集为片状的判为阳性,在2分钟内不出现凝集或仅呈现均匀一致的微细颗粒判为阴性。并应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在现场检疫过程中,如因受鸡舍条件影响或抓鸡时有大量灰尘落在玻璃板上,使抗原和血样混合后,在边缘处形成有细絮状物,也判为阴性。阳性鸡的判定直接关系到种鸡场净化的质量,所以结果的正确判定甚为重要,判定结果时应注意凝集反应要控制在20~25℃下进行,并注意避免风吹和暴晒。
(4)净化鸡群的管理:鸡场的合理选址,鸡场合理规划与布局;饮水的卫生与消毒,饲料的卫生;种蛋的收集与消毒,孵化场的卫生与消毒;鸡舍的卫生与消毒,老鼠与苍蝇的控制,人员进出鸡场的消毒;用具的卫生与消毒,鸡粪的处理,鸡场的环境卫生,引进种蛋、鸡苗或种鸡的检疫;合理的用药和疫苗免疫,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李海琴 邮编:330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