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与TPP协议
2015-02-09毅冰
毅冰
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了原来的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这四大区域,成为中国贸易行业的新的试验田,被外界视为中国继当年加入WTO以后的“再入世”。
笔者认为,上海自贸区之所以初入公众视野就获得众口称赞,一方面是中国出口行业在经历过去20多年的黄金发展后,最终遇到瓶颈,在劳动力上涨、国际大环境萎缩和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压力下,前途黯淡;另一方面也是WTO架构已经没落,国际贸易争端日益加剧,中国极希望在新秩序的建立中加大话语权。
多哈谈判失败,WTO备受质疑
2006年的多哈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标志着WTO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权威地位和管理者角色备受质疑。由于国际性的金融危机和贸易萎缩的情况,使得各国的贸易保护性倾向抬头,贸易壁垒和各种贸易摩擦愈演愈烈。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领头羊,实际上也是最大的贸易国——美国,却一次次以反倾销反补贴的名义随意滥用“733条款”,保护本土企业而挑起贸易争端。
WTO在这种情况下,未能有力改变现有的格局,也没有有效处理和解决这类贸易问题的手段。而美国在WTO架构之外,接连主导和启动了区域贸易协议谈判,如Plurilateral Service Agreement(多边服务协定,简称PSA)、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TIP)和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进一步将WTO推向边缘化。
这其中,PSA是美国针对盟友的优惠措施,算是照顾追随自己的“小伙伴们”的一种贸易优惠措施;TTIP是美国与欧洲的贸易磋商,意图在经济危机的全球背景下,掌控美欧之间的贸易话语权;TPP是美国在整个亚太地区主导贸易发展的一个大框架,借此来掌握整个区域的贸易制高点。
这三大协议,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成为压倒WTO这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全新的贸易秩序,也可能会在摩擦和整合中逐步出现。
而中国在这个时候成立上海自贸区,显然是希望能在未来的贸易秩序中,增强话语权,增加中国贸易行业在世界贸易领域的分量,在未来可能的贸易变革中占据有利地位。
自贸区背后的大战略
很多人容易把上海自贸区看成一个区域性的试点,其实是错的。这是一个国家概念的战略规划,显然是以上海这个前沿窗口作为试点,一旦成功,可能就会迅速复制到全国。这从自贸区的命名就可看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字头,而非粤港澳自由贸易区等区域自贸区可比,侧重点是对外贸易的一个新窗口、新尝试,并非区域贸易的整合和资源优化。
我们容易看到,这背后巨大的战略智慧。一旦上海自贸区成立,上海必然会成为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为未来的人民币国际化铺路;这也容易培养上海成为中国重要的物流、金融和船运中心,有望与新加坡在整个亚洲范围内竞争;而免税和自由区域必然会吸引国际高端制造业的入驻,也会推动上海在整个长三角工业的依托下,提升产业格局并推动制造业变革。
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国际贸易分工领域,中国需改变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世界工厂”,改变产业布局和自身定位,在未来的TPP贸易协定中突围,掌控制高点和话语权,重新参与全球化的贸易分工。
而目前的TPP框架内,已经涵盖了环太平洋的主要贸易国家。
中国借自贸区这个支点,撬动的是整个亚太区的贸易大格局,为将来的国际分工率先布局,也为了与多边国家的贸易谈判,尤其是美国的谈判中赢得话语权。
所以自贸区成立的背后,不仅是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为了给增长放缓的外贸出口注入一剂强心针,更为了突出中国在未来TPP谈判的重要地位,为了人民币离岸结算和国际化进程,还为了制造业和整个出口行业的升级转型,意义可谓深远。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和香港会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两个中心,一个依托长三角星罗棋布的工业基础和自贸区的政策优势,一个依托珠三角完整的产业链根基和香港的物流金融地位,以“两极”带动多个区域乃至全国的制造业和贸易行业。
一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