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针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2015-02-09孙孝斌王鸿度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针灸

孙孝斌,王鸿度

(泸州医学院 中西医结合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



不同针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孙孝斌,王鸿度*

(泸州医学院 中西医结合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

颈椎病是多发病,也是常见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其治疗方案也多种多样,不同学科可以细化出不同的治疗手段。就颈椎病近几年在中医针灸领域的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为这一类型疾病选择更恰当的针灸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颈椎病;针法;临床疗效;研究进展

颈椎病(cervical spodylosis)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可引起颈、肩、臂、头痛、眩晕、瘫痪等各种症状。针灸治疗颈椎病有着广泛的研究,但对于不同类型相对应的优劣疗法研究却显得有些滞后,本文就近几年针灸中主要针刺方法对不同型颈椎病的疗效做简要综述,以期能供临床者选用。

1 耳针

耳针是指使用短毫针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查阅近年文献发现单一耳针对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其余型颈椎病要在结合其它针刺方法下临床疗效才较单一常规针刺好。席智杰[1]对9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研究发现,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能够安全且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左右旋转活动度。侯献兵等[2]运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结合排针刺法治疗6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现结合耳针沿皮透刺能快速缓解患者痛苦、缩短治疗周期。阮建国等[3]随机对69例颈型颈椎病眩晕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体针热补法。李云华等[4]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成耳穴针刺组与体针治疗组进行临床研究发现,46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较好的疗效,但耳穴针刺疗法与体针疗法疗效无明显差异。张慧兰、仲远明等[5]分别采用耳针加体针和单纯体针的治疗方法对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耳针加体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状态。

2 腹针

腹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以调整气机阴阳,实现人体阴阳动态平衡,从而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全新的针灸疗法。腹针对于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陈秋沄[6]对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釆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腹针经验方:“引气归元”加商曲、滑肉门和常规针刺疗法进行对照研究发现腹针和常规针刺均可以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总的临床症状,经4个疗程之后腹针疗法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眩晕症状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但对于颈肩痛症状的改善程度,常规针剌疗法优于腹针疗法。薄智云等[7]通过对3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痛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发现,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痛不仅在近期愈显率、改善症状体征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在远期巩固疗效方面也优于牵引对照组。徐勇刚等[8]对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腹针和普通针刺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发现腹针组的治愈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腹针作为一种无痛针法,在治疗时采取平卧体位,最大程度避免了晕针等针刺意外的发生,安全性优于常规针刺。傅惠兰等[9]对90 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采用腹针针刺治疗、麦肯基疗法治疗及两者结合疗法治疗,发现麦肯基疗法与腹针疗法均能改善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动作能力,两者结合能够提高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达到更好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同时采用同样的研究方法观察颈椎病颈痛症状后发现麦肯基疗法与腹针疗法均能显著缓解颈型颈椎病的颈痛症状,二者结合,能够提高镇痛的总有效率[9]。

3 腕踝针

腕踝针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进行皮下针刺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本疗法是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个纵区,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进针点,以横膈为界,按区选点进行治疗。临床研究报道此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同时更易于患者接受。成建平[10]对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运用腕踝针与颈夹脊穴进行临床观察发现,腕踝针法与颈夹脊穴针刺法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上疗效相当,且腕踝针操作方便,安全有效,无刺激,更易于患者接受。戴琳俊等[11]同时也发现腕踝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在与传统针刺疗效相当的情况下取穴方便、不易发生针刺不良反应等优点。古得宁等[12]采用腕踝针、普通针刺与腕踝针结合、普通针刺进行临床观察发现,腕踝针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显效率高于结合组及普通针刺组,两者都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的治疗方案,腕踝针组更易于患者接受。

4 浮针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使用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浅筋膜层(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是临床上一种新的治疗颈椎病的方法,相关研究表明浮针在治疗颈椎病方面疗效值得肯定。陈秉尧等[13]通过观察50例颈椎病患者运用浮针治疗后发现,经过1~5 次的浮针治疗,47 例患者症状即刻消失或治疗几次后消失;3 例经10 次治疗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率达100%;随访1年,仅复发2例,经再治疗1~2次后症状消失。周国香等[14]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与在常规针刺情况下结合浮针配合热敏灸治疗组进行观察,观察组有效率为 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0.5%,表明应用浮针配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陈晓禹等[15]分组观察60 例浮针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在短时间扫散与长时间扫散下的区别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和疼痛均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同扫散时间治疗颈椎病都取得满意的疗效。吴炜翰[16]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患者采用以毫针为针具的浮针疗法结合常规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以毫针为针具的浮针疗法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痛点疼痫;结合疗法与单纯使用常规针刺相比,能够更好地改善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范小艺[17]对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功能评定量表积分均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积分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浮针疗法能够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功能,并能迅速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根性痛。

5 火针

火针法,古代又称为焠刺,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以后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一治法,在我国秦汉时代已经应用,火针主要运用于虚寒性疾病的治疗。近年研究发现火针对于颈椎病也有较好疗效。邹波[18]将11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7%,对照组为 88.9%,表明火针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王洪英等[19]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毫火针治疗,针刺取穴:风池(双侧)、大椎、肩井、曲池、外关、合谷、阿是穴。针刺方法:阿是穴为毫火针刺法,其它穴位均取普通针刺手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颈椎牵引结合温热磁疗仪综合治疗。两组每天各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其研究结果表明毫火针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能够改善颈肩等部位的疼痛。欧阳泠星等[20]将 13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 例和对照组 60 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毫火针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表明毫火针疗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赵明华[21]将 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各30例。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1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8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为76.67% 。其研究表明两者对颈型颈椎病都有良好疗效,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且火针疗法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6 平衡针灸

平衡针灸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针灸调节大脑中枢系统的平衡,达到对各脏器生理功能修复的科学。其阐明的规律是通过研究发现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位调控下,依靠病人自我修复的现代针灸学。张盛正[22]将108例颈椎病患者分为平衡针灸配合推拿组与传统针刺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3.0%、治愈率为96.3%,对照组分别为40.7%、83.3%,表明平衡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陈国献[23]运用平衡针灸对50例颈椎病疼痛患者进行治疗,痊愈(治疗在7次以内,疼痛消失,颈部活动自如,停止治疗后不复发) 39例,其中1次治愈33例;显效(治疗8~10次,疼痛消失,停止治疗后不复发) 9例;有效(治疗在14次之内,疼痛明显减轻) 2例,无效(治疗14次以上,症状减轻不明显或无变化) 0例,总有效率为100%。许本忠[24]对100 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分组采用传统针灸方法与平衡针灸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治疗、2个疗程及4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发现首次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有效率为 88.0%; 治疗 2 个疗程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4.0%,观察组有效率为 94.0%;治疗4个疗程后,对照组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结果表明平衡针灸对治疗颈肩腰腿痛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同时李义峰[25]对10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研究也表明平衡针灸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针刺组。

7 皮内针

葛小苏[26]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传统针刺组与传统针刺结合皮内针组进行研究,发现短期内两组疗效比较差异不大,长期疗效比较皮内针结合组优于传统组。孙伟[27]的研究也证实长期疗效皮内针结合传统针刺优于单纯的传统针刺。

8 穴位埋线

陈维[28]将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颈部阿是穴组(A)、大杼穴加颈部阿是穴组(B)与大椎穴加颈部阿是穴组(C)进行埋线疗法治疗,10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总有效率A组为83.92%、B组为94.64%、C组为100%。结果表明埋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疗效。冼耀东[29]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颈夹脊穴(C5-C7)、曲池、外关、合谷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穴位埋线组每周1次,治疗2周;常规针刺组每周6次,治疗2周。结果发现,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33.3%,显效率为46.7%,有效率为1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13.3%,显效率为30.0%,有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0.0%。结果表明穴位埋线治疗优于常规针刺。王丽平[30]将6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 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5 例,有效11 例,总有效率100%。

9 结语

综上所述,针灸对于颈椎病的疗效值得肯定,同时也表明不同针刺方法对于颈椎病的不同证型疗效存在差异。多种针刺治疗方法相结合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总体优于其他型;耳针对颈型颈椎病疗效较好;腹针对于椎动脉型患者头晕改善明显;火针对有虚寒表现的颈椎病患者疗效较好;平衡针灸对于颈椎病急性疼痛改善明显。中医的核心在辨证论治,临床病症、病机不一,面对同一种病要辨证治疗,灵活选择不同针灸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精神。

针灸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式,但不是全部。虽有多种针灸治疗方法,但不能满足每一个病人对于疗效的需求。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其相应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开展,比如在不同针刺相结合的同时与西医相结合,与中药相结合,与各种康复手段相结合等,才能更好地治愈疾病。

[1] 席智杰,梁倩倩,王拥军,等.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1):25.

[2] 侯献兵,刘英莉,王美英,等.耳针沿皮透穴刺法结合排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1例[J].中国针灸,2014,34(7):651.

[3] 阮建国,徐天舒,李明.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184.

[4] 李云华.耳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随机对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5] 张慧兰,仲远明,彭国民,等.耳针加体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影响[C].2005香港国际耳穴诊治暨美容保健研讨会论文集,2005.

[6] 陈秋沄.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7] 薄智云,牛庆强,朱文罡,等.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6):387.

[8] 徐勇刚,宣丽华,华江,等.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7):157.

[9] 傅惠兰,曲姗姗,陈俊琦,等.腹针配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4):650.

[10] 成建平.腕踝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1例[J].湖南中医杂志, 2012,28(5):75.

[11] 戴琳俊,李丹丹. 腕踝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3(5):96.

[12] 古得宁.腕踝针结合体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3] 陈秉尧,张新颖.浮针疗法治疗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 2013,26(10):1110.

[14] 周国香,赵洁敏.浮针配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11):1764.

[15] 陈晓禹,王翀敏.不同扫散时间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4):302.

[16] 吴炜翰.浮针疗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疗效观察[D].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17] 范小艺.浮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18] 邹波.火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5):310.

[19] 王洪英,佐欣慧,刘宏光.毫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1):62.

[20] 欧阳泠星,方鑫楷,黄壑霏.毫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8):662.

[21] 赵明华.火针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痛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4,29(7):1451.

[22] 张盛正.平衡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108例[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3):34.

[23] 陈国献.平衡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疼痛5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 2011,46(5):323.

[24] 许本忠.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50例[J].河南中医,2014,34(5):878.

[25] 李义锋.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5(6):41.

[26] 葛小苏.皮内针加针刺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27] 孙玮.皮内针加针刺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28] 陈维.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29] 冼耀东.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30] 王丽平,程秀丽.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J].山西中医,2012,28(8):31.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12-08

孙孝斌(1987-),男,泸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疗学。

王鸿度(1956-),男,泸州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骨骼肌系统疾病。

R245;R681.5+5

A

1673-2197(2015)07-0062-03

10.11954/ytctyy.201507028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