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宋代雕塑的设计性元素
2015-02-09林永潮
内容摘要:本文以宋代雕塑的时代特征为基点,解析其世俗化,高度写实,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情趣的风格语言。进而结合相近艺术门类,探讨宋代雕塑风格和塑造手法的设计特征,通过造型,线条,色彩及空间关系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寻宋代雕塑所呈现的设计性元素。尝试从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遗产中吸取营养,并将其化为雕塑的现代性,从而延伸了我们的历史文化,并且拓展和提升现有的雕塑视角。
关键词:宋代雕塑;设计艺术;线条;色彩 ;空间
Abstract:Based on the time feature of the sculptures in Song Dynasty,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sis artistic languages of the sculptures in Song dynasty, which shows secularization, highly realism, vivid images, and the joy of life. In combination with similar art category, then to analysis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sculptural styles and plastic methods of the sculptures in Song Dynasty, to analysis some aspects like shapes, lin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rs and spaces,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sign elements that indicated in those sculptures. Try to absorb nutrition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design heritage, and to make them to own a sort of modernity, then to expand our history and culture, to expand and improve the existed sculptural views.
Keywords: Sculptures of Song Dynasty, Design, Line, Color, Space
陈寅恪在对宋代文化有过较权威的论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世人耳熟能详者,多是诗词歌赋、绘画书法,言之不尽,观之不绝。然而,不可否认,宋代雕塑作为该朝的一种文化形态,却也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处于一个划时代的坐标点,并在中国雕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翻开两宋雕塑的恢宏篇章,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石刻雕像与彩塑像两个方面。造型上,由魏晋、隋唐时期的写意象征转向高度自觉的写实的具象,形象生动,细致入微,富有生活情趣;审美特征上,则一改魏晋时期的秀骨清像和隋唐时期的丰腴华贵,以平和、典雅的气质取代神圣、庄严和肃穆。即,宋代雕塑真正做到了“走下神坛”、“放下身段”,去表现宗教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特别是抓住世俗生活中生动、亲和等的点点闪光。
无疑,宋代雕塑艺术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性,与传统绘画相融、相通,在线条、造型和结构等方面经营空间,表达情感和现实。而不可忽视的,是这些线条、造型和结构中挥之不去的设计性元素。雕塑是以形写意,以形体之经纶、谋划和变换,塑造出或静或动的虚、实空间,进而表达浩瀚宇宙中的个体对三维世界的认识、理解及感悟。与此同时,在赵宋相对宽松、开放的天空下,另有一条繁盛而蓬勃的设计造作脉络。其幻化为陶瓷、丝绸、金银器、漆器和玉器等门类为代表的工艺美术,从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生存中汲取最普世的智慧,一方面以极尽的谦卑姿态组成社会运行的各个零件、基本工具,另一方面又毫无保留地敞开胸襟,影响、指导并启迪着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宋代雕塑艺术即是其中之一种,因此,本文将尝试用设计的思维角度去思考、解析并品味宋代雕塑艺术中造型、线条、色彩和空间等,并探寻它们在当代雕塑艺术中呈现的设计元素。
妙趣横生:造型的观照与巧思
有别于唐代雕塑充满宗教感的庄严大气,宋代雕塑的世俗性倾向更加明显。雕塑家们所关注的已经不是虚无缥缈的佛道仙人,深宫宅院,而是回归到最真实、朴素寻常巷陌,市井生活,所以于此时代,最能代表雕塑水平和特征的,不是大型的宗教雕塑,而是塑造普通人的小雕塑。来自陶瓷的智慧,以水、泥的混合、幻化,成就最归真的艺术形态,同样,泥塑成为这个时代的主体。
小雕塑易于成形,又便于携带、移动,无论是作为文房、起居之摆件,还是用作祭祀、陪葬之冥器,都有其极大的便利性。宋代文人地位突出,社会风气崇尚儒雅。因此,此期涌现了大量的用于清赏、把玩之“小器”。著名者如瓷器中的兔毫盏、玉壶春,玉器中数量较多的小人、小动物。这些恐怕都成为宋代雕塑小型化的背景与诱因。犹如玉器,小泥塑多取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动态略微夸张。女性一般带有一点左顾右盼的扭动感,有的表情羞涩,有的略带泼辣,极具表现力,也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男性小雕塑的动态则更强调动势。表现最为生动的也是在田间或市井活动中的劳动者。宋代小雕塑,虽然注重对生活、生产的描绘,人物的造型和装束服饰也基本是时代真实的写照。目前存世不多的宋代织绣印染,与这些雕塑人物的服饰形成极好的印证。在服饰写实造型的基础上略有夸张、动态上注重神韵的写实。同时,玉器工艺更是与之形成了相互借鉴与参照,在不同材质上展现各具特色的风采。
小雕塑并非宋代雕塑艺术的全部,大型的宗教题材亦是可圈可点。然而,大者难为,需要雕塑家的观察与巧思方能接近“完美”。这些设计的细节包括人物造型,一般比例为头略大,手脚较小,头、胸、胯的动势变化大,造成视觉上的多角度变化,通过转折产生节奏感和整体动态的流动感。头部略大则有利于更好更细致地表现人物的五官,精妙之处是眼神和嘴角部位的描写。不但世俗人物刻画生动,宗教雕塑也融入了生活的气息。李泽厚先生曾对中国古代雕塑有如此评断:“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行程,所以,尽管同样是硕大无朋的佛像身躯,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它的人世内容却并不相同。”2宋代宗教雕塑如大足北山石雕《数珠手观音像》,造型非常之美,表情自然天真,美姿令人倾倒,令人陶醉。这些一般菩萨像所不予强调的娇美,在这尊像上却被着意刻画,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雕制出不同于其他菩萨,倒象是民间纯真少女的观音像,难怪被人们称为“媚态观音”。因手拿数珠,因此也被叫作“数珠手观音”。她一直享有大足“北山石刻之冠”的美誉。由此可见,不论是审美的世俗化还是刻画手法的细腻,都是源于雕塑家们对人世的观照,对其他工艺门类之闪光的借鉴和汲取。造型而不单纯的“应物象形”,细微之处的变化正蕴藏了宋代工匠们设计的巧思。如此,方使其在雕塑史中独树一帜。
以线传神:线条的灵动与鲜活
线条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根基,也是其艺术精神最简约的表达方式。同样,线条对于设计,也是其实现的基础,它们或直或曲,承载着无数匠人的灵感。中国的雕塑艺术从魏晋以来便能熟练地应用线条来加强雕塑作品的表现力。而这种线条的应用,在宋代雕塑中也达到一种新高度,更具有设计性和思想性。
宋代雕塑不仅从外型上,通过动态的夸张、曲线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整体的线性流动感和韵律,从精微处即五官和手脚部的描写,也很好地应用了类似宋代瓷器刻花、划花以及漆器錾刻的线条语言。宋代雕塑的人物脸部造型结构并不是完全立体的,而是在整体圆形的三维空间上,加以绘画性的描绘刻画。这与宋代瓷枕的人物纹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正是这种看似游离于结构之外的线的延展,给观者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
宋代雕塑加强线条的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物的服饰。因为注重现实生动的描绘,人物服饰往往也是写实的。宋人的衣服一般为开襟、束腰,布纹复杂生动,有利于线的安排和穿插应用,来加强雕塑表面的丰富性。而市井中的劳动者,或缠头巾、或绑脚、或挽袖,这些生活中的细节更是有利于也必须应用线条来表现。比如宋代大足宝顶摩崖石雕《养鸡女》,细眯的双眼,微微上翘的嘴唇,前俯的身姿,掀开鸡笼的双手动作,都充分应用了线性语言。源于服饰的褶皱纹理,巧妙地运用于生硬的石材上,以一种巧妙的设计手法重现了织物的意味。塑像的眼神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一切都是幸福的。丝毫也未受到生活环境的干扰与破坏,其面容纯洁与慈祥,就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就在她掀开鸡笼的一瞬间,鸡群争先恐后地跑出来,两只鸡由于同时发现一只蚯蚓而争夺起来,农妇也被这盎然生机所陶醉了,她的辛勤劳动在此时得到了慰藉。而这浓郁的生活情趣,这朴实无华、亲切感人的形象,不正是宋代雕刻匠师对他们所熟悉和热爱的真实生活的写照吗?塑像身上线条的长短、轻重、缓急甚至干润,无不体现了匠人们对生活的理解、认知与态度。衣食住行,生活之本,只有真正地巧思和巧手,方能记录生活的点滴,并转化为具有时代性,具有亲和力的设计性语言。
艳而不俗:矿物色彩的大胆运用
无论何种艺术形式,恐怕都离不开造型和色彩两个基本的维度。特别是色彩,其功用不仅仅在于简单的装饰和美化。在设计工艺上,该点体现的最为明显。更为难得的是,它们还要兼顾实用性,这个最本质的属性。因此,一件艺术品色彩的选择,往往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还要考虑它们相互之间的冷暖搭配,设计好深浅浓淡之关系。宋代雕塑的用色也是如此,比起前朝更加大胆突破。题材的世俗化和生活化带来造型和塑造手法的变化改进,也要求雕塑在色彩上应具备喜闻乐见、适应大众的真实审美,活泼而富有生活气息。这得益于宋代服饰文化的大发展,其在织染上较为丰富开放的用色,给本朝雕塑,特别是人物雕塑带来了许多可资参见的现货素材和现实灵感。不同于织物采用的植物染料,宋代雕塑上以各种具有颠覆性的色彩亮度和厚度极强的矿物染料为主,如朱砂、石青、石绿等,同样实现了浓烈而协调的艺术效果。这种特色不仅体现在市井小雕塑上,也体现在宗祠、庙堂的大型雕塑上,如著名的山西晋祠等。色彩的艳丽往往会带来一个烦人的问题,就是搭配不好容易花哨、容易俗气。宋代雕塑的色彩通过制造一种暖灰色的底子来化解这个问题,用底色和墨的灰度来抵消、统一各种有亮度的色彩。泥胎的灰黄色被有意地透露出来,让颜色渗进去,从而降低色彩的亮度和纯度,再通过局部墨线的勾勒,来明确和统一色彩的格调,使其艳而不俗,既生动又低调。
其乐融融:多重空间的交叠与互用
众所周知,雕塑是三维空间的展现,这本身就是谋篇布局的设计。正如屋舍的搭建,亦是另一种空间的营造和设计。
首先,从个体上来研究,宋代雕塑的个体本身就包含了雕塑空间和个体空间。以晋祠彩塑侍女为例,按当时皇宫中“尚室”“尚缮”“尚宝”来分,她是“尚宝”侍女。她双手捧着如意,略略偏向左侧,身子在直立中又稍事放松,头上梳着高高的双髻,髻上包裹着绿色的花巾,上身穿着绿边红色窄袖衫,下身穿着绛红色的长裙。她美丽端庄,双目痴痴地注视着前方,也许是在思念亲人,也许是觉得归宿一片渺茫,眼神中流露着企盼,流露着淡淡的忧伤。从她那稚气未脱的脸庞,从她那158cm的身高看,还完全是一个单纯的少女,再看其他31尊彩塑,均是年龄各异,体貌、表情各尽其妙,被中外人士一致誉为中国雕塑史上的瑰宝。晋祠的侍女塑像,从造型的曲线到脸部的塑造,再到服饰飘带的描绘,不但具有雕塑的体量感,也充满设计的语言——与真人等比的身高、略带倾斜的姿态,尽管个别细微之处的留意处理,却收到整体造型空间的传神效果。
再者从整体上来研究,即雕塑个体和绘画背景的统一。该种布置方式的设计处理,将三维空间与二维空间结合,将个体置入群体,从而实现一种虚实相映、块面交融的特殊效果。这点可以从宋代的洞窟、寺庙或者宗祠(以晋祠为例)来分析。一般宋代雕塑的绘画背景都是以雕塑立体为中心往四周呈放射状延伸,线条的分割呈流动性发展,这恰好跟宋代雕塑的形态特点是统一的,即动态感强,其次是色彩的统一。文章前面分析过宋代雕塑大量应用工笔画中的矿物色、雕塑上也会用墨线来加强结构,所以人站在洞窟或宗祠外往里看去,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整体的彩绘空间,慢慢地才把视线回收到中心点的雕塑上面。而视觉又可以随着线条的延伸循环,从而造就了雕塑和绘画空间的整体统一。
综上所述,对宋代雕塑的设计性元素进行分门别类地解析,尝试从中国传统设计的遗产中汲取营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赏析宋代雕塑的文化底蕴和世俗审美,能认识到中国造型艺术在宋代达到一种整体的高度,并以发展的思路,将其转化为雕塑的时代性语言,从而延伸了我们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而认识到艺术学科从来不是单独地自闭性发展,总是在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地发展。这种整体的思维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有利于指导我们当下雕塑艺术创作,拓展和提升现有的雕塑创作视角。
(林永潮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注释:
1 陈美延.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0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三联书店,2009
参考文献:
1 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
社,2012
2 屈健,刘丹.中国美术史 [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
社,2012
3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4
4 李险峰.雕塑与平面造型艺术 [M]. 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2007
5 王铁城,刘玉庭.装饰雕塑 [M].北京: 中国纺织
出版社 ,2005年版
6 李泽厚.美的历程 [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