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家姓之姓窦姓(DOU)

2015-02-07

侨园 2015年1期
关键词:清河

百家姓之姓窦姓(DOU)

姓氏起源

窦姓源出有四:1. 出自姒姓,为夏帝少康之后,以地名为氏。据《风俗演义》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所载,上古夏帝太康在位时,荒废政事,不理民情,沉湎于游乐田猎,远去洛水的南面打猎,他的五个弟弟和后络也跟随去。这时,有穷国的君主羿由于人们不能忍受太康这种所作所为,就在黄河北岸抵御太康回国。太康的五个弟弟和他们的母亲(即后缗),就到洛水转弯流进黄河的地方去躲避和等候太康,等了100多天,不见太康回来,他们也被有穷国人发现管制起来了。这时,后缗怀孕临近产期,就逃出自窦(洞穴地名),奔归有仍,生下少康。太康失位后,弟中康(一作仲康)继位;中康死后,子帝继位;帝相死后,子少康继位。为了纪念祖上这个历史事件,少康就给他留居有仍的抒、宠两个儿子姓窦,世代相传姓窦,形成窦氏。窦氏后人奉少康为窦姓的得姓始祖。

2. 出自古代氐族姓氏有窦氏,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一带。据《魏志》载有氐王窦茂。

3 . 出自少数民族被赐改窦氏。据《通志·氏族略》载,有鲜卑族赐姓没鹿回氏、纥豆陵氏,后魏孝文改为窦氏。

4. 出 自战国时魏国有窦公,其后代简改为窦氏。

郡望:堂号

郡望

扶风郡:后汉汉武帝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治所现在陕西省咸阳市。三国曹魏时改右扶风为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隋唐扶风郡即岐州。

河南郡:汉市帝置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清河郡:汉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省清河东南)。东汉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省临清东)。历代均置。北齐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治清河,即今清河。隋唐为贝州清河郡。

堂号

窦姓的主要堂号有世和堂、承恩堂等。

历史名人

窦婴:西汉大臣。字王孙,窦太后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封为大将军,守荥阳。七国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推崇儒术,反对道表法里的黄老学说,为窦太后贬斥。后因罪被杀。

窦威:字文蔚,汉代扶风平陵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初为汉高祖丞相府司录参军,博学多识,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终内史令。

窦巩:字友封,唐扶风平陵人。窦庠弟。宪宗元和二年进士。平居与人言不出口,时号“嗫嚅翁”。工五言诗。

窦默:字子声,元代广平府肥乡县兴教乡人。是中国元代杰出的政治家、理学家、教育家和医学家。窦默自幼熟读诗书,广结朋友,和许衡、姚枢等当时的理学家共同探讨程朱理学,“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无所不学。他的儒学知识丰富系统,为他日后出仕元廷,辅佐世祖,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

窦太后:中国黄老学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名漪(公元前205-公元前135),河北清河郡观津人,在吕后时被选入宫。吕后赏赐每个诸侯王宫女五名,窦漪也在被选之列。因家在清河,窦姬请求分配的宦官把她分到离家较近的赵国去。但宦官把事给忘了,她被分配到代国去,就这样她到了代国,但代王刘恒非常喜欢她,和她生了刘启和刘武。窦姬信奉黄老之学(道家学说,“黄”指黄帝,“老”指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宽政待民),在她的影向下,景帝刘启以黄老治国,直到窦太后逝世为止。

窦叔向:字遗直,唐代宗大历初登进士,诗法谨严,有诗传世。著有《联珠集》。

窦汉卿:金代医学家,名默。广平肥乡人,曾官居太师,故世称窦太师,精针灸八脉穴法,著有《针经指南》、《标幽赋》。

猜你喜欢

清河
Observation on efficacy of thumbtack needle combined with pediatric Tuina for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caused by liver depression and Qi stagnation
大城市边缘区滨水空间发展初探——以北京清河海淀段为例
江城晚晴天
河南三门峡唐代清河夫人吴傅氏墓志
清河堡考略——明朝防御建州女真及后金的前沿堡城
清河坊导游词
隔壁住着男朋友
承传统振百年清河 重实践育清正少年
不同药剂及施药方式防治玉米螟田间药效试验
清河菜豆腐